第412章 不一样的“真相”(第2页)
塔瞻骑在马上,握紧缰绳,目光灼灼地盯着燕山军的帅旗。
他并非不知父亲的警告,可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在他们眼中,燕山军强一点,但本质还是汉人军队。
"不过是些刚放下锄头的农夫花架子罢了!"
一个满脸横肉的牛录额真咧嘴笑道,露出几颗金牙。
周围的骑兵们哄笑起来,有人故意用刀背拍打马鞍,发出挑衅的声响。
塔瞻满意地看着士气高涨的部下。
这才是正黄旗应有的气势!
塔瞻听着身后此起彼伏的哄笑,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消散了。
塔瞻深吸一口气,年轻的面庞上写满自信。
"冲锋!"
两千铁骑如离弦之箭,冲向严阵以待的燕山军。
塔瞻一马当先,心中豪情万丈。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提着张克首级凯旋的场景,看到父亲欣慰的笑容,看到陛下亲自为他庆功的场面。
但他没有看到的是,燕山军陌刀兵眼中冷静的杀意,没有看到弩炮后攻城兵沉稳的动作,更没有看到两翼玄甲卫蓄势待发的姿态。
这些年来,他们何曾遇到过像样的对手?
即便是号称精锐的魏军边军,在正黄旗的铁蹄下也不过是土鸡瓦狗。
——燕山军再强,难道还能强过正黄旗的铁骑?
东狄军中流传的,从来都是经过修饰的“真相”。
代山贝勒战败之事,早已被黄台吉精心粉饰。
东狄人口中,代山是在三十万燕山军的重重包围下,又被高岳的定北军背刺;
力战不敌,最终火拼重创了十万燕山军后自刎殉国。
张克曾劝降,还差点被勇猛的代山射瞎了一只眼睛,代山贝勒宁死不屈,拔剑自尽,死得壮烈。
可真正的战况,却远没有这般“体面”。
先不问虚空三十万燕山军哪里来的,张克当时真定府和燕山卫当时所有男丁包含襁褓中的婴儿加起来都没又三十万。
老艾家素来擅长文字狱的把戏,这等有损国威的事情自然要被严加管制。
任何敢传播讨论代山战死真相百姓将领都要被启心郎带走“矫正记忆”。
实际上,代山所部败得极为难堪——燕山军不过四万之众,却将东狄正红旗杀得血流成河,大批投降被俘虏;
大贝勒代山不是战至最后一刻,而是在溃败后被愤怒的百姓活活打死。
这些耻辱的真相被严密封锁,因为黄台吉需要维护东狄战无不胜的神话。
若是让将士们知道真相,动摇的可不仅是军心,更是东狄以武立国的根基。
正因如此,哪怕一直视代山为眼中钉的黄台吉不得不编造出那凭空多出的二十几万燕山军给代山擦屁股,将他塑造成悲情英雄。
老艾家输也得输得体面。
像扬古利这样老成持重的高层,自然明白其中蹊跷和真相,但是这些事是被下封口令的,他作为黄台吉嫡系不可能揭陛下的老底;
只能不断提醒塔瞻谨慎,不敢说出真相,太丢脸了,丢脸到想起来扬古利都替代山脸红。
(作者思考:原本是想写东狄谨慎一点的,但是推演了东狄方面的行动后发现;
封关以后黄台吉为了统治是不可能把代山战死的真相公布的,比如49年广播里gj还在胜利;
战死和全军覆没的真相盖不住,但那也必须体面,得死的悲壮;
封口令是基本操作,塔瞻这样的年轻将领,自然接触不到这些隐秘。
即便贵为扬古利之子,他所知道的,也不过是那个精心修饰过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