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不一样的“真相”
铁蹄踏碎初冬的冻土,塔瞻率领两千正黄旗精骑终于抵达燕山军中军大营前。
当他勒住缰绳,眼前的景象让他攥着缰绳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
燕山军没有如他预料般龟缩在寨墙之后,而是堂堂正正地在旷野上列阵相迎。
约莫五六千步骑兵组成的军阵肃然而立,最前排的重步兵将包铁大盾深深插入冻土,长枪如林斜指苍穹。
其后是密密麻麻的陌刀兵,丈余长的陌刀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泛着寒光。
更远处,弩炮已经架设完毕,黑黝黝的弩箭直指前方。
"少主子,撤吧。"完颜阿什达尔汉催马靠近,声音压得极低。
这位牛录脸色煞白,这哪里是什么"中军空虚"?分明是铜墙铁壁!
"燕山军军容严整,这不是普通的魏军。"
塔瞻没有立即回答。
他的目光扫过燕山军的阵列,在心中快速估算着敌我实力对比。
对方看起来约有五六千人,但阵型严整,毫无破绽。
这与他想象中的场景完全不同——按照他的预想,此刻燕山军应该躲在营寨里才对,汉人不都这样。
"来都来了..."塔瞻喃喃自语。
他今年二十岁,是东狄年轻一代第一人,十三岁开始随父征战,镇压过草原叛乱,横扫过高丽叛军。
在他过往的战阵经验里,不是针对谁,除了东狄人,全天下的所有民族都是乐色胆小鬼。
即便父亲再三告诫燕山军非同小可,他也只当是危言耸听。
即便是号称精锐的西羌铁骑和草原王帐骑兵,在正黄旗铁骑面前也不过是土鸡瓦狗。
还记得十五岁时,在高丽数万起义军中带着不足百骑杀得七进七出开无双割草;
奠定他东狄年轻一代第一人虎父无犬子的人设。
"少主子,你看那军阵,"
阿什达尔汉继续劝道,"盾墙严整,陌刀如林,两翼还有重骑策应。这是支绝对的强军啊?"
"闭嘴!"塔瞻突然厉声喝道。
他感到一阵烦躁,既是对眼前局势的意外,更是对自己内心动摇的不满。
作为扬古利的长子,东狄未来的第一巴图鲁,他岂能未战先怯?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仔细看去,燕山军的步兵防线气势确实唬人,但也不过三千之数。
若能集中兵力突破一点,直取中军...
塔瞻的目光越过军阵,落在远处望楼车的定北侯的大纛上。
那是燕山军主帅张克的大纛,只要砍倒了那杆大纛;
或者更进一步,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斩杀张克...
"不过两千多步兵的薄阵。"
塔瞻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自信,"传令,五个牛录正面突破,两个牛录牵制两翼骑兵。"
完颜阿什达尔汉脸色骤变:"少主子三思啊!这..."
"我意已决!"
塔瞻厉声打断,猛地抽出腰间佩刀。
刀身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刺目的弧光。"勇士们!"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看见那面帅旗了吗?拿下它,燕山军必溃!
杀张克者,连升三级!
世袭梅勒额真,我代表父亲和舒穆禄氏的荣誉向你们保证。"
这番鼓动立刻在骑兵中激起一阵骚动。
正黄旗骑兵并不了解燕山军的真实战力,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早已不把汉人军队放在眼里。
这些年来,他们踏破草原,横扫高丽,所到之处,敌军无不望风披靡。
哪怕主帅扬古利三番五次告诫他们:燕山军绝非寻常魏军可比,必须慎之又慎——可真正听进去的,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