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烟火2046 作品

第337章 使命(第2页)

旱情最严重的那天,林乔带着族人连夜帮靠山村挖了一口深井,救了上百亩即将枯死的庄稼。当清澈的井水汩汩流出时,陈老汉扑通一声跪在了林乔面前。

"林劝农...不,林大人!老汉有眼不识泰山..."老人声音哽咽,"求您救救靠山村的庄稼吧!"

林乔连忙扶起他:"陈老伯言重了。抗旱救灾,是我分内之事。"

就这样,靠山村的抵抗土崩瓦解。陈老汉果真兑现诺言,亲自为林乔牵马,在村里游行一圈,逢人就说改良农法的好处。这个活广告的效果远超官方文书,周边村落的农户纷纷主动要求学习新方法。

旱灾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全县七成农田受灾。但令人惊讶的是,采用林乔方法的田地平均保住了五成收成,而传统农田往往只有一两成。活生生的事实胜过千言万语,林劝农的名声从此响彻青山县。

灾后,程知府紧急召见林乔:"林劝农使,此次旱灾,多亏你的改良农法,我县损失远小于邻县。朝廷特拨赈灾银五千两,命你全权负责灾后恢复工作。"

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也是更大的机遇。林乔连夜制定计划:一部分银子用于挖井修渠,增强抗旱能力;一部分购买粮种,帮助农户补种快熟作物;还有一部分则用来建立"农技学堂",系统培训农村青年。

"不仅要救灾,更要防灾。"林乔在县衙会议上侃侃而谈,"下官建议在全县修建三十口深井,开挖五条主干水渠,形成抗旱网络。"

知府和各县官员无不赞同。会议结束后,程知府单独留下林乔:"林劝农使,以你之才,屈居劝农使实在可惜。本官已上书举荐你为县丞,想必不久就有好消息。"

林乔心中一震。县丞是正八品官职,位列知县之下,若真能获此职位,林家将彻底摆脱"流民"的阴影,真正步入仕绅阶层。

"下官...下官..."一向口齿伶俐的林乔竟一时语塞。

程知府了然一笑:"不必推辞。为国荐才,乃本官职责。"

带着这个惊人的消息,林乔骑马返回林家垦地。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已经初具规模的林家院落上:东侧是整齐的住宅区,西侧是广阔的农田,中间的"耕读堂"飘扬着朗朗书声。远处,新建的造纸坊正冒着袅袅青烟,几个孩童在村口的枣树下嬉戏。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已是生机勃勃的家园。林乔下马,站在村口的高处,望着这一切,胸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爹!"小树远远地跑来,手里挥舞着什么,"你看!我今天写了十个大字!"

林乔接过儿子递来的纸张,上面歪歪扭扭但一笔一画认真地写着"天地人和,耕读传家"。孩子已经七岁了,在苏婉的教导下,进步神速。

"写得真好。"林乔摸了摸儿子的头,"去告诉你姑姑和四爷爷,今晚开族会,有重要事情宣布。"

小树蹦蹦跳跳地去了。林乔缓步走向耕读堂,透过窗户,看到苏婉正在教孩子们读《千字文》。女先生一袭素衣,手执书卷,神态专注而安详。自获赦免后,她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再不用隐藏才学或身份。

苏婉抬头看到林乔,微微点头示意。林乔也点头回应,没有打扰上课,转身向祠堂走去。那里,林老四已经带着族中长辈等候多时。

"乔哥儿,知府大人急召,有何要事?"林老四关切地问。

林乔环视众人,缓缓道出可能升任县丞的消息。祠堂里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欢呼声。县丞啊!那可是正经的朝廷命官,放在一年前,他们这些逃荒的流民想都不敢想!

"祖宗保佑!林家出官了!"林老四激动得直抹眼泪。

族人们兴奋地议论着,唯有林乔保持着一贯的冷静:"此事尚未确定,大家先别声张。眼下最要紧的是完成知府的赈灾任务,把农技学堂办起来。"

当晚,林乔在油灯下仔细规划农技学堂的课程。他计划分初级、高级两班:初级班教授基础识字和简单农技;高级班则深入讲解土壤改良、水利设计等专业知识。师资方面,除了自己和苏婉,还准备从县学请几位先生兼职。

"007,调出适合本时代的农业教材大纲。"他在脑海中命令道。

系统立刻提供了几种方案。林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夜深人静时,他走出屋子,望着满天星斗,思绪万千。

从流民首领到劝农使,再到可能的县丞,这一路走来,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真才实学和为民造福的初心。无论将来官至何位,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第二天一早,林乔就开始了农技学堂的筹备工作。地址选在耕读堂旁边,新建两间大教室和一间藏书室。消息传出,报名者络绎不绝,不仅有农家青年,连一些乡绅子弟也慕名而来。

与此同时,全县的水利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林乔亲自勘测设计,赵大锤、王大山等分头监工,三十口深井和五条主干水渠同时开工。灾后的青山县,非但没有萧条,反而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重建景象。

然而,就在一切顺利推进时,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平静:邻县爆发了蝗灾,正朝着青山县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