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苏落到来(第2页)
城头上的魏阳守军被搅得神经紧张,一夜数惊。
每次鼓噪响起,都必须严阵以待,弓箭手引弓待发,士兵紧握兵器,结果往往空等一夜,疲惫不堪。
蓝延煜虽知可能是疑兵之计,但也不敢全然不顾,只能下令加强巡逻,密切监视,这让守军士卒的负担更重。
与此同时,更阴险的计策悄然展开。
武阳找来军中最好的笔迹模仿高手,伪造了数封“蓝延煜”与“武阳”的通信。
信中含糊其辞地提及“大事将成”、“静安易手之后,将军之位非君莫属”、“望里应外合,共谋富贵”,并特意强调“副将张恺性躁,恐坏大事,需严加防范”。
另一方面,几次小规模接触战中,靖乱军故意“失手”,让几名魏阳士兵“侥幸”逃脱。
这些士兵在溃逃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偶然”听到靖乱军士兵的议论——
“听说蓝将军马上就要投过来了…”
“是啊,到时候静安城不攻自破…”
“嘘…小声点,上头说了,不能让那张副将的人知道…”
这些士兵逃回静安城,惊魂未定之下,将这些听来的话悄悄传了出去。
流言像暗流一样在守军内部蔓延。
最后,一名被靖乱军刻意擒获后又故意“疏于看守”让其逃走的魏阳军官,带回了实质性的“证据”——一些金银和一封未来得及“送出去”的伪信。
他径直将这些东西呈给了副将张恺,并添油加醋地描述了自己如何“险死还生”才保住这些“蓝延煜通敌的罪证”。
张恺看着那些金银和伪信上的内容,尤其是那句“副将张恺性躁,恐坏大事,需严加防范”,积压已久的怨气和猜疑瞬间被点燃。
他猛地将信拍在桌上,脸色铁青。
“好个蓝延煜!我说为何一味死守,从不主动出击!原来是与武阳暗通,想要拿我等的性命和这静安城,去换他的高官厚禄!”
他对心腹将领低吼道,
“他想用老子的人头当投名状?做梦!”
从此,张恺对蓝延煜的军令开始阳奉阴违。
蓝延煜下令各部提高警惕,严防敌军疑兵下的真实偷袭。
张恺却故意懈怠部下,声称敌军虚张声势,不必理会,让士兵抓紧休息。
蓝延煜命张恺部派出精锐,夜间出城清剿山林中的疑兵。
张恺以“恐中调虎离山之计”为由,拒不执行,只派了些老弱敷衍了事。
几次三番,蓝延煜察觉出不对劲,召来张恺质问。
“张副将,近日你部为何屡屡怠慢军令?”
张恺站在帐下,态度不恭。
“大将军,末将只是觉得,敌军伎俩拙劣,无需如此兴师动众,徒耗我军精力。倒是大将军,似乎对此格外紧张?莫非…另有什么缘由?”
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讥讽。
蓝延煜何等人物,立刻听出他话中有话,勃然大怒。
“张恺!你此言何意?大战当前,你敢惑乱军心?!”
“是否惑乱军心,大将军自己心里清楚!”
张恺毫不退让地顶撞,
“末将只是不想让弟兄们死得不明不白!”
“混账!”
蓝延煜猛地站起,
“来人!给我拿下这个违抗军令、动摇军心的蠢材!”
蓝延煜的亲兵上前。张恺的部下立刻拔刀护在张恺身前,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瞬间紧绷到极点。
“反了!你们都要反了吗?!”
蓝延煜看着那些对自己刀兵相向的士卒,又惊又怒。
一名张恺的心腹大统领仗着人多,厉声道。
“蓝延煜!你通敌卖国!我等岂能再听你号令!”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火药桶。
蓝延煜怒极,猛地拔出佩剑,一剑便将那出言不逊的大统领刺死!
鲜血瞬间溅满军帐!
内讧彻底爆发!
张恺部下见自己人被杀,红着眼扑向蓝延煜。
蓝延煜的亲兵立刻反击。
一场血腥的厮杀在静安城内上演。
虽然蓝延煜最终凭借个人威望和直属部队控制住了局面,斩杀数名叛乱军官,张恺本人则带着一批死忠部下仓皇逃入内城负隅顽抗,但静安城的防御体系已经因为这场内乱而彻底崩溃。
军令无法畅通,士卒不知所措,人人自危,猜忌和恐惧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一直在城外紧密观察的武阳和诸葛长明,将城内的骚乱和火光看得一清二楚。
“内乱已起!时机已至!”
武阳眼中精光爆射,猛地拔出战刀,“全军听令!破城就在今日!”
诸葛长明补充道:“主公,当分兵进击,扩大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