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苏落到来

静安城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匍匐在大地之上。

它的城墙高厚,旌旗密布,属于魏阳的“蓝”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城下,靖乱军的营寨连绵,却透着一股难以驱散的沉闷之气。

武阳站在了望台上,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又一次攻势被轻易击退,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和残缺的兵器退回大营,留下的只有城下新增的尸首和更深的绝望。

“元帅,蓝延煜防守得滴水不漏。”

赵玄清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和尘土,声音嘶哑,

“我们的云梯根本靠不上去,他们的滚木礌石、热油箭矢,准备得太充分了。”

武阳没有回答,只是死死盯着那座坚城。

蓝延煜将他所有的军事才能都倾注在了这座城的防御上,每一处看似薄弱的地方,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陷阱。

靖乱军连日猛攻,除了损兵折将,一无所获。

更大的危机在军营内部蔓延。

谢戊面色惨白地来到武阳帐内。

“元帅…粮草…最多只够十日之用。后续补给被魏阳的游骑切断,迟迟无法运抵。”

消息像瘟疫一样传开。

士兵们捧着日渐稀薄的粥碗,眼神里的光芒逐渐熄灭。

抱怨声开始在营地里低声流转,将领们聚集时,也难免流露出对武阳久攻不下的不满和疑虑。

中军帐内,气氛压抑。

武阳沉默地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诸葛长明轻摇羽扇,但眉宇间也笼罩着浓重的忧色。

“强攻看来是行不通了。”

武阳终于开口,声音带着疲惫,

“蓝延煜不愧是魏阳名将,这静安城被他守得铁桶一般。先生,你可有良策?”

诸葛长明缓缓摇头。

“蓝延煜用兵谨慎,自身又无懈可击。硬撼之下,我军损耗太大。一时之间…我也暂无万全之策。”

连足智多谋的军师都感到棘手,帐内的气氛更加沉重。

武阳一夜未眠,次日清晨,眼中布满血丝。

众将前来议事时,也都面带忧色,帐内弥漫着一股无力感。

就在这时,营外传来一阵骚动。亲兵进来禀报。

“元帅,营外有一人,自称苏落,从幽岷山而来,要求见您!”

武阳猛地抬头。

“苏落?快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少年风尘仆仆地闯入帐中。

他一身远行的装束,脸上带着倦容,但眼神明亮锐利,正是武阳的徒弟苏落。

“师傅!”

苏落抱拳行礼,气息还未喘匀。

“苏落,你怎么来了?幽岷山情况如何?”

武阳急切地问道。

“山中无事,师傅放心。是杨不拙师祖,他听闻我军围攻静安受阻,特命我日夜兼程赶来。”

苏落语速很快,

“师祖说,蓝延煜据坚城而守,势不可正面强取。他建议,当充分利用静安城周边之山林地势。”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苏落身上。

“师傅的具体计划是?”

武阳追问。

“疑兵之计。”

苏落清晰地说道,

“师祖让我们分出数股小队,携带大量旌旗、锣鼓、号角,潜入周边山林。白日多布旌旗以为疑阵,夜间则鸣鼓吹角,佯装大军调动、夜袭。不断骚扰,使其守军精神紧绷,疲于奔命,无法判断我军真实主攻方向。久而久之,敌军必生懈怠与疑惧,军心自乱。”

帐内众人眼睛一亮。

诸葛长明抚掌道。

“妙!杨先生此计,正可弥补我军正面攻坚之不足!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乱其判断,耗其心力!”

武阳也是精神大振,但诸葛长明接着说道。

“将军,仅靠疑兵,或可扰敌,却未必能破敌。我有一计,或可与之配合。”

“军师请讲!”

“我近日观察城内动静,并综合多方情报,发现蓝延煜虽治军严明,但其副将张恺,却非与之同心。此人性格倨傲,常怨蓝延煜压其功劳,且与蓝延煜用兵理念多有不合。若我们能施以反间之计,让张恺深信蓝延煜已与我军暗通款曲,意图牺牲他们以换取自身富贵,则其内部必生祸乱。内讧一起,我军外攻,静安必破!”

武阳猛地站起身,眼中光芒闪烁。

“疑兵乱其外,反间裂其内!好!杨师祖与军师之策,相辅相成!就此决定!立刻依计行事!”

靖乱军的行动效率极高。

当夜,静安城周边的山岭便不再寂静。

密林深处,火把忽明忽灭,人影绰绰,仿佛有无数军队在暗中移动。

战鼓声毫无规律地突然响起,有时在东,有时在西,有时又好像从四面八方同时传来。

号角声凄厉划破夜空,却始终不见一兵一卒真正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