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慕 作品

第143章 诸葛长明的归宿(九)(第2页)

诸葛长明看着他,嘴角微微一扬,似是赞赏,又似是感慨。片刻后,他终于缓缓开口:“第一,我诸葛长明麾下将士皆是忠勇之士,此番归降之后,武帅不可对他们进行盘查、清洗、拆分调派。军心不可散,我与三位牙门将仍将继续统率旧部。”

武阳闻言,毫不犹豫地点头:“好,我答应你。我既求天下安宁,岂会疑人用人?你率众归我,我便信你用你,既然归降,便是我之人,断无再拆兵解将之理。”

诸葛长明眼神略显柔和,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第二,我所率之军,在编之中,归附于你,但日后作战调遣,并不接受你直接号令。我可以向你保证,我麾下之人,绝不会背叛你武阳之军,必要之时,亦可为你而战。但指令、调遣,仍由我自决。”

这一次,武阳微微沉吟,眉头略皱。一名天武骑将士在他身侧低声道:“主公,此举恐留后患。”

武阳却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言。

他望着诸葛长明的目光,变得格外深邃:“你的意思,是你归我旗号,但保有军队独立?”

“不错。”诸葛长明神情坦然,“你可以视我为盟友,而非部下。我不图权,不求位,只求保住这群随我出生入死的兄弟性命与尊严。”

武阳沉默了许久。火光在他眼中跳跃,他仿佛在衡量、在考量,也在揣摩这个老谋深算之人的深意。他不是不知道诸葛长明心机过人,若留此人一支军队于侧,确有隐患。但眼下局势之危,何尝不需一员能谋能断的大将助力?

再者,他既已三千骑围山,却仍选择“围而不攻”,心中自有算盘——这支残军虽然疲敝,但若能归顺自己,既能削弱谢必安势力,又能壮大自身军力,是再好不过的结局。

他抬头,看向诸葛长明,认真地说道:“我答应你。”

话音一落,营地中先是一片寂静,继而爆发出一阵惊呼。

“主公!”身后那名天武骑低声劝道,“此事三思——”

武阳却伸手制止:“不必多言。”

他再度望向诸葛长明:“先生既归,便是我军之柱。你之军,我予你统率;你之志,我愿相合;你之信,我且信之。若有一日你负我,我武阳必不念旧!”

诸葛长明点头:“若我诸葛长明负你,天诛地灭!”

两人之间虽无誓言文字,却以心交心,以兵合兵。就在这一夜,天狼山之上,昔日谢家军最后一支残军,正式归于武阳麾下。火光映照下,诸葛长明与武阳并肩而立,山风吹过,旌旗猎猎。

夜色浓重,火把映红了营地的每一寸土地。漫天星光之下,三千银甲骑兵肃穆立于营地四周,冷风吹拂,旌旗猎猎,却无人喧哗。战场的气息仍未散尽,血腥混着烟火,随夜风而飘荡,令人心头沉重。

诸葛长明站在武阳面前,面色复杂。他自认深谙人心,足智多谋,却未曾料到今夜竟落入武阳之手,还不得不向这个昔日无名小辈低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凝视着武阳,神情一瞬间变化莫测。终于,他长叹一声,朝着武阳缓缓拱手一礼,沉声道:“拜见主公。”

声音不大,却如山谷回响,沉稳有力。

身后的赵玄清、孙景曜、李仲庸三人神色各异,终究还是随着诸葛长明的动作,齐齐躬身,口中高呼:“拜见主公!”

这一声,瞬间如石落水潭,引起涟漪。数百名跟随诸葛长明浴血奋战至此的将士,纷纷面露犹豫,但在牙门三将的带头下,最终齐声鞠躬呼喊道:“拜见主公!”

声音轰然,震撼山谷。

他们虽未跪地,只是拱手行礼,却已是一种态度的转变,一种势力的归属。

武阳立于火光之间,望着这一幕,嘴角浮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看得出,这不是彻底的臣服,至少不是出自每个人的内心。但没关系,他要的不是一夜之间的忠诚,而是一场真正的转变。

他负手而立,目光掠过诸葛长明,又掠过牙门三将,最后落在众多谢家军残部的脸上。

“众位将士,今夜之后,你们将不再是被人驱使、任人宰割的弃卒。”武阳的声音不大,却清晰有力,“从今日起,你们是我靖乱军军中的一员,是真正为刘蜀百姓而战的英雄!”

这番话虽未激起热血沸腾的呼应,但不少将士的目光悄然柔和,眼中多了一份迷惘后的希冀。

武阳随即转身,对诸葛长明微笑道:“诸葛先生,今夜之事,想必已劳顿,便请安排将士休整片刻。待你我稍作歇息,后面还有好戏,想请你一同观赏。”

“哦?”诸葛长明挑眉,嘴角微翘,“不知主公所说的‘好戏’,指的是哪出?”

武阳却未明言,只道:“到时候你自然知晓。”

言罢,武阳将一枚令箭递予诸葛长明,“此令可调我军辎重营,粮草药品一应无忧。你率部暂驻天狼山,选一险隘驻守,我则留下,稍后会合。”

诸葛长明接过令箭,目光闪动,心中既惊又疑。武阳之意,分明是给予自己相当的自由与信任——哪怕明知他尚未完全归心。

“你就不怕我拿兵另立山头?”诸葛长明故意试探。

武阳淡淡一笑,“诸葛先生若真有此心,今夜就不会立于我面前。”

这一语封喉,诸葛长明嘴角微微一抽,竟无言以对。

随即,牙门三将各自召集旧部整队。赵玄清仍是神情肃冷,一言不发地巡视队列;李仲庸则悄声安抚弟兄情绪,尽量维稳军心;孙景曜则大喇喇地大笑着夸赞武阳“神机妙算”,仿佛今夜之败也成了成功。。

不多时,数千残兵在三将带领下,列队有序向天狼山北麓缓缓进发。

月光如银,映照下山林静谧如画,而在这宁静之中,正酝酿着另一场风暴的降临。

诸葛长明并未随军而去,而是与武阳并肩而行,在火把照耀的营地内,缓步而行。

“你说的好戏……”诸葛长明忽然开口,“该不会是谢必安那边的动静吧?”

武阳微微一笑,并未正面回答,只轻声道:“谢必安此人,刀不离身,疑心极重,终究走不了多远。”

“你准备如何让他现出原形?”

“很简单,”武阳望向夜空,“只需他亲眼看到,自己手中最信任的将领、最骄傲的军队,一个接一个倒向我便足矣。”

诸葛长明闻言,长长叹了口气:“你是在借我,来逼谢必安崩盘。”

“非也。”武阳轻轻摇头,“我是在借谢必安,成就诸葛先生你我。”

二人对视一眼,皆不再言语。

营地火光渐弱,夜色也愈发深沉,而一场惊天之变,正在不远处的山道中悄然酝酿。

诸葛长明背手而立,望着天狼山的方向,目光幽深如夜。

“且看你这出戏……能否精彩至极。”

喜欢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请大家收藏:()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