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巴镇会战(中)
郑南谢家军大营,营火熊熊,旌旗招展,夜色虽深,军中却灯火通明。中军大帐内,一炉香烟袅袅升起,氤氲之间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帐外巡哨的甲士步履沉稳,刀枪交错间传来金属轻响,如同夜色中潜伏的战歌。 帐中,诸葛长明身披玄色儒袍,正襟危坐于主位之上,面容温雅,目光深邃,眉宇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他面前案几上,堆放着新绘制的军略图,纸面上赤红与墨黑交错,一笔一划尽显战局的锋芒与杀机。
他端起一盏温酒,面含微笑,目光投向下首三位将军:“恭喜三位将军旗开得胜,郑南一战不仅迅捷拿下,且重挫武阳之势,可喜可贺。”
赵玄清坐在左首,一身银甲未解,甲胄上仍带血痕,却丝毫不减其锐气。他抱拳朗声道:“诸葛先生谬赞了!此战能得捷,靠的正是先生妙算与提前调度。我等三人,不过按图索骥,借东风罢了!”
李仲庸微微一笑,继而点头:“正是。若无先生早布伏兵于南门、北丘,哪有我等轻骑绕后、破敌于瞬之良机?”
孙景曜更是直言不讳:“兵行诡道,智者为先。我本疑郑南城高池深,难攻难破,未想诸葛先生三策定局,令敌将自弃郑南,实乃神机妙算。”
三人言辞间无不流露出对诸葛长明的敬佩。这一战之后,诸葛长明之名,在谢家军内愈加威重,几乎与主帅谢必安并肩而立。
诸葛长明微笑颔首,未露骄色,反而语气淡然地转开了话题。他看向赵玄清,问道:“赵将军,坠龙谷一战,你未能擒下武阳,心中是否仍有遗憾?”
赵玄清眉头微蹙,重重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诚如先生所料,那武阳竟能借地势之利,率少数精锐突围而出。末将曾亲率铁骑追击数里,却终究慢了一步。可惜了!若能将此獠斩于谷中,那巴镇和西州恐怕已唾手可得!”
帐内一时沉默。诸葛长明却淡淡一笑,声音清和而深远:“坠龙谷之败,并非将军之过。武阳此子,命不该绝。之前老夫夜观天象,连老夫也未曾算出此异象。想来,这是天意未尽,留他一线生机。”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转为坚定:“但天意也须人谋补之。此子若不除,后患无穷。我们要趁其新败、军心未定之际,速战速决,彻底击垮靖乱军!”
三将闻言齐齐颔首,目光愈发炽热。他们知道,诸葛长明此刻要布的,不只是一次胜战,而是一场毁灭性的围剿。
诸葛长明起身,缓步走至军图前,指尖点在郑南以西的“巴镇”二字上,缓缓说道:“此战,我军虽胜,但损兵两千三百,再缓不得。下一战,目标便是——巴镇!”
赵玄清走上前,拱手问道:“巴镇为何如此关键?先生以为,一举可破西州之局?”
诸葛长明目光如电,沉声说道:“巴镇为武阳靖乱军粮草重地,也是其辎重集散之所。据密探回报,武阳曾在巴镇屯粮上万石、扩军练兵,若我军拿下巴镇,断其粮道,西州不攻自破。”
孙景曜皱眉:“巴镇虽不设重兵把守,但四周丘陵环伺,且水源充足,易守难攻。若贸然进攻,恐陷泥潭。”
“不错。”诸葛长明点头赞许,“但我军兵锋正盛,可乘胜猛攻,且不走正面强攻之策。”
诸葛长明神情沉稳,右手执朱笔,目光如炬地凝视着案上的军事地图。他缓缓地在地图上画出三条鲜红的曲线,笔锋如剑,斜斜斩过丘陵、河流与村镇。
第一道红线直指巴镇西门,其上标注“诱敌”;第二道红线自东南方绕行,直达巴镇后侧,标注“粮线”;第三道红线则自左翼绕行林丘之间,最终汇于巴镇东南,旁注一行小字“主力伏击”。
诸葛长明起身,环顾三人,肃然道:“孙景曜。”
“末将在!”孙景曜立即起身抱拳,眼中光芒凛冽。
“你率八千谢家军,为我打头阵,正面攻打巴镇。”诸葛长明的语气如同寒铁砸地,“但记住——许败,不许胜。”
孙景曜眉头一挑,却不作声。
诸葛长明看穿他的疑惑,缓缓走至他身边,语气低沉:“此战并非图胜,而是激怒敌军,尤其是武阳与卫钟。武阳手下靖乱军刚从郑南大败而归。你这一战,不求破城,但求激怒对方,激发靖乱军的复仇欲望。”
“是,末将明白。”孙景曜咧嘴一笑,“既然许败,那末将便败得精彩些,让那武阳恨我入骨。”
帐中微笑声四起,诸葛长明却依旧神情凝重。
“李仲庸。”
“末将在。”李仲庸亦上前一步。
“你率三千谢家军,押送三万石粮草,绕行巴镇东南山道,从右翼进入前线阵地。途中多林密路,行军艰难,务必要防靖乱军伏袭。”
李仲庸拱手答应,“放心,诸葛先生,我会留下二百斥候,沿路布岗,遇袭则守,不战。”
诸葛长明点了点头,最后将目光转向赵玄清,“我与赵将军留下千人守郑南,其余主力兵马将随我从左翼林丘疾行,一旦孙景曜与靖乱军交火三日,便会强行突破东山谷口,于巴镇正面与其汇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玄清轻抚长须,朗声道:“诸葛先生此计,调兵遣将有张有弛,诱敌深入又三军联动,堪称妙算。” 李仲庸与孙景曜也纷纷点头称赞,李仲庸笑道:“巴镇若拿下,靖乱军就会彻底溃散了!武阳这个叛贼终将一败涂地,让他后悔背叛大帅!”
孙景曜大笑:“那武阳定然中计!我定让他愤怒攻营,到时……嘿嘿。”
诸葛长明收笔,轻轻拂平地图上的皱折,道:“武阳虽年轻,却非庸才,务必快准狠,一击定音。若能活捉武阳,我谢家军之势,将横扫整个刘蜀。”
众将闻言,热血沸腾,各自领命而去。
诸葛长明等到诸将离去后,立即吩咐手下一名心腹:“去把张威的人头秘密处理了!”那人应声而去。
武阳派人扔在郑南城墙下的张威人头,被诸葛长明秘密派人处理,没有被赵玄清等人知道。因为诸葛长明知道这是武阳的计谋,此刻的诸葛长明眼神中精光闪烁,杀意弥漫了整个大帐,武阳此子必须死,不然谢家军未来注定会毁在其手上!
巴镇,绿意盎然,城墙之上旌旗猎猎,地势险峻,三面皆山,仅西门可通旷野,易守难攻,堪称屏障之地。此刻,巴镇城下尘土飞扬,谢家军的旗帜遮天蔽日,孙景曜率八千精锐自郑南疾行两日,终于抵达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