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宫锁心玉3
姜琳跟在胤禩身后,穿过一道道朱红色的宫门。每过一道门,她的心跳就加快一分。真实的紫禁城比现代作为博物馆的故宫更加恢宏肃穆,红墙黄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侍卫和太监们肃立两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待会儿见到良妃娘娘,记住礼数。"胤禩头也不回地低声提醒,"不该说的话一句也别说。"
"是。"姜琳轻声应道,手指不自觉地摸向藏在衣襟下的玉佩。它微微发烫,仿佛在提醒她与这座皇宫的神秘联系。
良妃居住的宫殿位于东六宫之一,名为"景阳宫"。与姜琳想象中的奢华不同,这里布置得素雅别致,庭院中种着几株海棠,正值花期,粉白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八阿哥到——"门口的太监高声通报。
胤禩整了整衣冠,大步走入殿内。姜琳深吸一口气,低头跟上。踏入内殿的瞬间,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混合着檀香的气息,让人心神为之一静。
"儿臣参见母妃。"胤禩行礼的声音比平时柔和许多。
"快起来,让额娘看看你。"一个温柔却略带虚弱的女声响起。
姜琳偷偷抬眼,看见一位约莫三十五六岁的女子半倚在榻上。良妃卫氏并非绝色美人,但眉目如画,气质温婉,脸色虽然苍白,却掩不住眼中的光彩。她穿着淡紫色的常服,发髻简单挽起,只插了一支白玉簪,朴素得不像一位得宠的妃子。
"这位就是你说的那位懂医理的姑娘?"良妃的目光落在姜琳身上,带着好奇而非审视。
"是,她叫姜琳。"胤禩示意姜琳上前,"儿臣见她略通医术,特地带她来为母妃看看。"
姜琳上前行礼,动作虽不熟练却足够恭敬:"民女姜琳,参见良妃娘娘。"
"好孩子,起来吧。"良妃微笑着招手,"听禩儿说,你曾遇见过一位游方郎中,教了你些特别的医法?"
姜琳心跳加速——这是她随口编的谎言,现在却要圆下去。"回娘娘的话,确实如此。那位郎中教了些针对心疾的按摩手法和食疗方子。"
"那便试试吧。"良妃出人意料地爽快,"太医院的方子吃了这么多年,效果越来越弱了。"
得到许可,姜琳小心地靠近床榻。近距离观察,她发现良妃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嘴唇微微发紫,手指关节有些肿胀——这些都是心脏功能不佳的表现。
"娘娘,可否让民女为您把脉?"
良妃伸出手腕。姜琳三指搭上她的脉搏,发现脉象细弱而不规律。结合症状,她初步判断良妃可能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在现代这需要系统治疗,但在清朝...
"娘娘是否常感胸闷气短,尤其在夜间?下肢可有水肿?"姜琳专业地问道。
良妃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说得一点不差。"
"这是心气血两虚之症。"姜琳用中医术语解释道,"民女建议用丹参、三七活血化瘀,辅以黄芪补气。同时..."她犹豫了一下,"民女还学了一套按摩手法,可暂时缓解症状。"
在获得许可后,姜琳开始按压良妃手腕内侧的内关穴和胸口的膻中穴。这是现代中医治疗心脏不适的常用穴位,但在清朝可能还未广泛应用。
"奇怪..."良妃微微睁大眼睛,"确实舒服多了。"
胤禩站在一旁,目光在母亲和姜琳之间来回,眼中的警惕逐渐被惊讶取代。
姜琳继续解释:"娘娘平时可多用山楂泡水饮用,有助于活血。睡眠时可将枕头垫高,减轻胸闷。若允许,民女还可教娘娘一套呼吸法..."
她边说边示范腹式呼吸法,良妃跟着学,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真是神奇。"几次深呼吸后,良妃的脸色竟然红润了些,"比吃药还管用。"
姜琳松了口气:"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症状,娘娘还需按时服用太医开的药。另外..."她犹豫片刻,"民女斗胆建议,娘娘每日可在庭院中缓行片刻,活动筋骨,但切勿劳累。"
"你这丫头,倒比太医说得明白。"良妃笑道,转向胤禩,"禩儿,这姑娘不错,我想留她在身边几日,你看如何?"
胤禩显然没料到母亲会如此直接提出要求,略显尴尬:"这...恐怕不合规矩。姜姑娘并非宫女..."
"那就暂时当我的侍女好了。"良妃不以为意,"反正我这儿也没那么多规矩。"
姜琳屏住呼吸,等待胤禩的决定。留在宫中固然危险,但也是了解这个时代、寻找回归方法的最佳机会。更重要的是,历史上良妃早逝,如果能改变这一结局...
"既然母妃喜欢,儿臣自当遵从。"胤禩最终点头,"不过姜姑娘初入宫廷,还需学习礼仪规矩,以免冲撞了其他贵人。"
就这样,姜琳被留在了景阳宫。胤禩临走前给了她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似乎在警告她谨言慎行。
良妃确实如她所说"没那么多规矩",很快就让宫女带姜琳去安排住处,并准备了合身的宫女服饰。换上一身淡绿色宫装的姜琳,看起来已经与周围的宫女没什么两样,除了她那双过于明亮、充满好奇的眼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的几天,姜琳每天为良妃按摩穴位,指导呼吸练习,并悄悄改良了太医开的药方——她不敢直接改动,但会建议良妃在某些时辰服用,以发挥最佳效果。她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中医的结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良妃的症状明显减轻,甚至能在庭院中散步小半个时辰了。 "琳丫头,来陪我说话。"一天下午,良妃招呼姜琳到榻前,"整日躺着,骨头都要酥了。"
姜琳乖巧地坐到脚踏上:"娘娘想聊什么?"
"说说你吧。"良妃的目光温柔却洞察,"你绝非普通商贾之女,究竟从何处学来这些医术?"
姜琳心头一紧,正欲辩解,良妃却轻轻摆手:"不想说便不说罢。这深宫里头,谁没有些秘密呢?我只看你心地纯善,医术高明,这就够了。"
"多谢娘娘体谅。"姜琳松了口气,犹豫片刻,鼓起勇气问道,"娘娘可否也跟民女说说...八阿哥的事?"
良妃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了然:"你对他有兴趣?"
"不、不是!"姜琳脸颊发热,"只是...八阿哥救了民女,民女想多了解恩人一些..."
良妃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显然不信这番说辞,但还是缓缓开口:"禩儿啊...从小就是个特别的孩子。"
她望向窗外,仿佛看见了过去:"他出生时我不受宠,皇上甚至很少来看他。其他皇子都有生母护着,他却总是一个人...记得他六岁那年冬天,感染了风寒,高烧不退。我跪在乾清宫外一整夜,求皇上派太医来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