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朝阳省 1

朱翊钧闻言,缓步走回御座旁,指尖摩挲着扶手边缘的龙纹,忽的开口:“你既这般急着推进,心中想必已有了初步的章程,说说吧。”“是。”申时行直起身,语速不急不缓,将谋划许久的思路一一铺开。

“陛下还记得万历十九年,朝鲜使臣金正三入京之事吗?彼时臣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如今朝鲜,虽然金正三势力庞大,但并非没有对手,旧时的宗室勋贵念着李氏王室的旧恩,只怕内附的事情,一旦泄露到了朝鲜国内,不少大臣会以‘保国祚’为由,朝金正三发难。”

“不过,金正三颇有能力,只需陛下,给李成梁一道旨意,让其支持金正三,他便可以,将所有的阻碍,一扫而空……”

朱翊钧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

“臣已派人传信给金正三,让他开始动手,扫清国内阻碍后,便是让他牵头,分三次派遣使臣来大明‘求附’——”

“每一次来,陛下都需当众拒绝,摆出‘大明不夺小国疆土’的姿态。这般三次往复,既显我大明的仁厚,也能压下朝鲜国内的非议,待年底之前,便能顺理成章敲定此事。”

“敲定之后呢?”朱翊钧追问,眼底多了几分兴致。

“待内附之事定了,便将朝鲜改名为‘朝阳省’,取‘面朝大明,永沐圣恩’之意。”申时行声音清晰。

“金正三献土有功,可任朝阳省左布政使,掌一省民政,右布政使则由我大明选派得力官员担任,一来能协助理事,二来也能确保政令与朝廷统一。”

“至于朝鲜原有的八道,可直接改为八府,府尹、同知等职,一半从大明官员中调任,一半从朝鲜归附的贤能中选拔,既安民心,也防异心……”

说到军事,他语气更显郑重:“眼下李成梁正率部驻守朝鲜,倭国战事未平,他需先稳住局势。待倭患彻底了结,再论调遣之事不迟。”

看来,李成梁的存在,在申时行看来,确实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朱翊钧沉默片刻,忽然摇了摇头:“不行,李成梁不能调回京城。”

申时行微怔,抬眼看向御座上的帝王。

朱翊钧语气平淡,却透着洞察人心的锐利:“朕知道你心中的忧虑,从前朕也担心他拥兵自重,可如今朝鲜成了朝阳省,他在那里反倒成了最稳妥的人选。”

“他熟悉朝鲜的风土人情,也镇得住那些军队与旧臣,留在朝阳省,比调回京城更有用,更何况,倭国之战,短时间也解决不了,这事,朕意已决。”

“臣遵旨。”

对于这个问题,申时行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朱翊钧又与他细聊了许久,从朝阳省的赋税定额,到如何安抚朝鲜百姓,从选派官员的标准,到如何将大明的律法与朝鲜旧俗融合。

殿内的檀香燃了又换,日头渐渐西斜,一份关于接纳朝阳省的详尽章程,终于在两人的对谈中愈发清晰……

申时行离开文华殿后,并未回府休息,而是径直回到了内阁值房。

他知道,陛下虽然拍了板,但将陛下的意图转化为可执行的国策,并让整个官僚机器运转起来,才是接下来更艰难的工作。

他立刻召集了其余几位阁臣以及相关部院的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