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快刀斩乱麻

朱翊钧那句“由朕来担着吧”如同最终的法槌落下,重重地敲在文华殿每个人的心坎上……殿内陷入了一种极其诡异的寂静。

方才还激烈争论的双方,此刻都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一时间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陛下……这是……同意了?

同意接纳朝鲜内附了?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各种复杂的情绪在官员心中蔓延。

支持派在短暂的难以置信后,涌起的是狂喜和胜利的激动,但他们不敢表露,只能强行压抑着,偷偷交换着眼神。

反对派如王家屏等人,则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和挫败,他们看着御座上那位仿佛被“逼”着做出痛苦决定的天子,又看了看跪在地上刚刚上演了“死谏”戏码的首辅,满腹的劝谏和道理此刻都堵在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还能说什么呢?

首辅连拽龙袖、甘愿赴死的话都说出来了,陛下也被“逼”得愿意承担“万世骂名”了,他们若再纠缠,反倒显得不顾大局、不通情理了。

朱翊钧将下方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明镜似的。

他并非真的爱惜那点“仁德”虚名到了迂腐的地步,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帝王,朝鲜的战略价值和现实利益他看得比谁都清楚。但他不能主动表露这份渴望。

为何?

只因他是大明天子,是天下共主,是宗藩体系的维护者。

大明朝可不只有朝鲜一个小弟啊。

人家都再旁边看着呢。

今日若轻易笑纳了朝鲜,消息传开,西南半岛诸多土司诸多小国会如何想?

他们会不会兔死狐悲,觉得大明前面还是仁德父兄,一旦利益所需便可轻易吞并藩属?

这将会对大明经营百年的朝贡体系和国际信誉造成毁灭性打击,引发的连锁反应和边疆动荡……

所以,他必须抗拒,必须犹豫,必须表现出是被“形势所迫”、被“臣子死谏”、”逼得“不得不”做出这个“痛苦”的决定。

而申时行,不仅给了他这块遮羞布,更是用一场惊世骇俗的“拽龙袖”,将这出戏推向了高潮,把所有潜在的非议和骂名都吸引到了自己身上,将他朱翊钧彻底摘了出来。

朱翊钧脸上依旧保持倦怠,无力地摆了摆手,声音沙哑:“此事……就此定议。具体如何施行,内阁会同六部详议章程,再报于朕……朕乏了,都退下吧,申爱卿,暂留片刻。”

“臣等告退……”百官如梦初醒,纷纷躬身行礼,然后怀着各种复杂难言的心情,小心翼翼地、鱼贯退出了文华殿。

每个人经过依旧跪在地上的申时行身边时,目光都极为复杂,敬畏、不解、敬佩、甚至一丝恐惧兼而有之……

王家屏离开时,脚步沉重,回头望了一眼御座上的皇帝和地上的首辅,最终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摇头离去……

很快,大殿内变得空旷起来,只剩下御座上的朱翊钧、刚刚站起身的皇六子朱常澍、以及依旧跪伏于地的申时行。

朱常澍看着老师,想上前去扶,又有些害怕地看了看父皇。

朱翊钧对儿子温和地说道:“去把你老师搀扶起来。”“是,父皇。”

朱常澍得到命令之后,赶忙上前,将自己的老师给搀扶起身,随后,在其父亲的的示意下,也退出了文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