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李三 作品

第1045章 父皇,他是在怼你吧

朱翊钧那句带着些许调侃的“他们的国王,一个个的,怎就如此短命……”

话音还未完全落下,王家屏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这位素以方正刚直着称的老臣,仿佛被针刺了一下,猛地抬起头,竟也顾不得那许多的君臣礼仪分寸了,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近乎痛心疾首的意味,朗声道:“陛下!慎言!”

这一声“慎言”如同金石掷地,在空旷安静的乾清宫暖阁内显得格外突兀和响亮。

不仅朱翊钧愣住了,连一旁静听的朱常澍都吓得微微一颤,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位突然“发难”的尚书大人。

王家屏显然情绪激动,他向前半步,虽未再逼近,但姿态却极为强硬,继续沉声说道:“陛下,此言大谬,陛下乃九五之尊,天下共主,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朝鲜虽为藩属,然其君亦受陛下册封,名义上亦是陛下之臣,其国遭此连续巨变,国君横死,正乃举国哀痛、人心惶惶之时!”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愈发沉痛而肃穆:“陛下身为天下之主,于此时刻,纵有万般疑惑,亦当心存悯恤,示以哀矜之意,方显我天朝上国之仁德胸怀,方能使藩邦感念陛下恩泽,愈发归心!”

“岂可……岂可以如此轻佻戏谑之语,论及他国君主之生死存亡?若此言传出,非但有损陛下圣德,更寒了天下藩国之心!”

“让他们以为我大明视其君如草芥,徒增离心离德之隐患,陛下,君不戏言啊,尤其是关乎邦交国体,一字一句,皆当权衡万千!”

王家屏说到最后,几乎是句句铿锵,引经据典,将一番君臣大义、邦交体统的道理砸了下来。

他站在那里,虽然是在进谏,却自有一股凛然不可犯的气势……

不知道怎么回事,在这一刻,朱翊钧确实在王家屏身上看到了些许海瑞的身影。

朱翊钧确实被这突如其来、毫不留情的顶撞给弄懵了。

他御极近二十年,大权在握,乾纲独断,除了早年的张居正,海瑞等人,何曾被人如此当面、如此直接、如此严厉地指责过?

尤其是在自己继承人面前……

一瞬间,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直冲顶门,他的脸颊微微泛红,握着御案边缘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指节有些发白。

帝王的尊严让他几乎要脱口呵斥。

乾清宫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陈矩等内侍吓得大气不敢出,深深埋下了头。

朱常澍更是紧张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又偷偷瞥了一眼梗着脖子毫不退让的王家屏,小小的手心都为这个王家屏捏了一把汗,以为父皇一场雷霆之怒即将爆发,这个礼部尚书,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朱翊钧胸膛起伏了几下,那骤然升起的怒意竟被他硬生生压了下去。

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虽还有余愠,但更多的是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或许是理智压倒了情绪,或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确实不妥……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王家屏那固执而认真的脸庞,最终缓缓开口,声音竟恢复了几分平静,甚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和……自省:“王爱卿……所言极是。”

这话一出,王家屏紧绷的身体微微放松了些,但依旧保持着进谏的姿态。

朱翊钧继续道,语气变得郑重:“是朕一时失言,疏忽了。身为人君,确不该以此等轻慢之语论及藩国君主之殇。爱卿直言敢谏,匡正朕之过失,是为忠臣,是为国之柱石。朕……受教了。”

这个时候,老六眼睛瞪得更大了,自己的父皇竟然真的认错了。

虽然语气算不上多么热烈诚恳,但以帝王之尊,能当着臣子和皇子的面,如此明确地承认自己言语不当,并肯定进谏者的行为,这已是极为难得……

王家屏闻言,这才彻底放下心来,知道皇帝是真的听进去了,而非敷衍。

他脸上的激动之色褪去,重新恢复了臣子的恭谨,深深一揖:“陛下圣明!能纳臣之狂悖之言,实乃天下之福!臣……臣方才情急失仪,亦请陛下恕罪。”

“罢了,此事揭过,朕不怪你。”朱翊钧摆了摆手,显得有些疲惫:“你先退下吧,明日文华殿之事,好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