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孚 作品

第282章 荣华照当年 一(第2页)

天下不是没想过曹操会赢,只是没料到这么快就结束战争。胜利后曹操做了两件事:以钟繇救灾不力为名一撸到底撵回家哄孩子;由夏侯惇重新担任司隶校尉,赵俨以假节都督雍凉的身份坐镇长安,同时留下夏侯渊一起镇守关中。

关中军阀虽然败了但没灭亡,马超韩遂占据陇西和朝廷对抗,段煨随时会打着梁王的旗号再出手,还有一个金祎被隔绝在武关说不上什么时候杀出来。人人都看得出关中战事没完,可是做完这两件事曹操却火速返回许昌。

除了拜见皇帝没有过多停留马上赶往淮南战场,孙权正在那边和薛悌打的有来有回。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曹操着什么急,因为都清楚薛悌有本事,有他在合肥孙权就打不下淮南。

薛悌和赵俨在军事上的风评差不多,都没什么耀眼的战绩,不过不能只用战绩评论将领是否合格。淮南兵团是出名的刺头部队,军中三名主要将领一直不和,还不是一般情况下的不和,可说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首先,三人出身背景不同。淮南兵团实力最强的是士族出身的李典;此外曹军外姓将领中第一猛人,小豪强出身的乐进排第二位,这两人和兖州士族出身的薛悌是天然的盟友。张辽边地武夫的出身比较尴尬,虽说和薛悌一样假节,身份最高然而兵力最少。

其次,三人没有隶属关系,不存在职务高低谁指挥谁。李典属于赵俨麾下,乐进属于曹仁兵团,两人都是借调到淮南战场。赤壁之后张辽脱离赵俨兵团序列属于淮南坐地户,只有他一个人归薛悌管辖。

第三,张辽和所有将领都有矛盾,而且由来已久。就拿现下三个人来讲,李典全家为曹老板的事业献身,乐进最早参加革命战功能排第一。张辽出身低,有过两次卖主求荣的污点,结果一个后参加革命的人却得到假节的身份,李典、乐进肯定不服气。

要知道孙权从没放松对江北的攻击,广陵陈登没有内部问题,孙权打不下广陵转头来合肥打薛悌,大大小小出兵好几次都打不下来。淮南兵团靠薛悌斡旋没出大乱子还能顶住孙权,这恰恰说明薛悌的本事足够,曹操根本不用亲自去。

曹操率军还在朝淮南进军,各地陆续接到伏完去世的消息。老头一直活的好好的,怎么曹操前脚离开许昌后脚人就没了?猜测一段时间就被好消息掩盖,曹操大军到淮南和孙权小打一阵,没见胜负孙权就撤退回江东。

孙权拍拍屁股就走可苦了当地的草头帮,当初打河北时曹操割让过六个县给陈兰等人,这次曹操不客气,借口陈兰等人响应孙权,派于禁收回六县连带击杀陈兰梅简。雷绪一个人坚持不住索性南下进入长江,一口气跑去荆州投奔在刘备麾下的老东家刘馥。

打完孙权曹操立刻回军,孙观和臧霸还在徐州北部割据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军队待久了怕他们心里紧张。从淮南返回许昌曹操连下两道命令,首先加刘和特进,拜太常卿,依旧留在幽南巡视边防,少府卿由耿纪接替。

关中打完刘和就该回中央,让他继续恶心刘珪也行,但是授予特进就很难说正常。朝侯授特进班亚车骑将军明显压刘珪一头,是个人就看得出来曹操又瞅刘珪不顺眼。至于提拔耿纪倒好解释,他是关中士族,这样做是告诉关中人我老曹既往不咎。

其次,下令在邺城营造铜雀台,同时曹操发布“述志令”,又叫“让县自明本志令”。告诉天下我老曹自愿让出三个县,留下一个武平县足够养老。

开始社会上都称赞曹操文笔雄伟,感情浓烈确实称得上性情中人。可越琢磨越不对劲,让县就让县你大张旗鼓喊什么呀?你淡薄名志,干嘛要耗费民力修铜雀台显摆?汉献帝是傀儡没能力对抗权臣,你没必要学张良的故事吧?

真是君子就该坦坦荡荡接受皇恩,别说四个县,就算给十个县你一辈子也是侯爵,只有公爵才有资格让县。你又不是。。。。。。等等!铜雀台修在邺城!百姓忽然想明白,这是急不可耐的要建极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