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一强一弱(2)
只不过,由于当年青州是面向整个大汉十三州售卖“青州特产”,而江南只能向扬州、交州两地销售“江南特产”,当前的江南只能说是富甲一方,距离当年青州的富甲天下还差得很远。
不管怎么说,当前的江南四郡不缺钱粮,而且越来越富足,人口也在逐步增长。
尤其是二十万的振汉军和十万水师,在桓佑制订的《训练手册》指导下,虽然战力比护民军还差上那么一点,可也相差不大了。
《训练手册》是怎么回事?
还记得鲁肃、周瑜提醒孙策要防备长沙桓氏吧?
当前,长沙桓氏几乎主导了整个江南四郡的政务,可就是无法渗透到军队中。
而孙策不仅自任为荆州牧,还将桓阶任命为牧府长史,将桓佑任命为牧府政师。
既然不让桓氏接触军队,自然不能叫“军师”。
江南四郡还没有立国,更是不能称为“国师”、“太师”。
于是鲁肃便想了一个名字,叫“政师”——政务之师,地位与长史相平。
至于训练军队,按周瑜的主意,前期由桓佑训练出两千对孙策绝对忠诚的西凉悍卒。
然后这两千西凉悍卒全部为教官,或返回各军中,或入少年训练营。
同时,桓佑编撰一本《训练手册》,分为水军篇、步卒篇和骑兵篇,用以指导全军的训练。
当然,《训练手册》上是不署名的。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振汉军,并不知道真正训练他们的是桓佑。
护民军正面厮杀的杀手锏鸳鸯阵,早在三年前便已为振汉军所掌握。
可这样岂不是会拖慢全军的训练进程吗?
不怕慢。
孙策、周瑜、桓佑都还不到二十岁。
何况又能慢多少呢?也就是拖慢了一年时间而已。
周瑜任振汉军大都督,同时兼任水师都督,文聘为水师副都督。这些年来,倒也培养出一些水师将领。
当年华容一战,周瑜被陆水军打得肝胆俱寒。
周瑜总结护民军的几个优势:
士气上,护民军绝对临危不乱,而且领军将领身先士卒,还悍不畏死。
指挥上极为果断,而且从头到尾,都没发现有错误指令。
战术上灵活多变,尤其是那个连环鸳鸯阵,防则滴水不漏,攻则摧枯拉朽。
兵器上,强出振汉军太多。
最让周瑜胆寒的便是护民军的弓箭。不仅精度高,而且射程远。护民军普通士卒用的,起码都是两石半的半强弓。
而射向韩当那几箭,以及以箭矢追杀时,周瑜清晰地看到,护民军中起码有十数人持的是五石以上的硬弓。
(一石为软弓,两石为常弓,两石到三石为半强弓,三石到五石为强弓,五石以为上硬弓。——编者注)
也就是说,哪怕韩当的射术再高明,也不敢面对护民军十数个硬弓手。
刀枪上,周瑜亲眼看到两刀相拼,然后自己一方的环首刀就断成两截。
所以,周瑜在训练上绝对投入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前期几乎每天都跑去向桓佑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