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声东击西(第2页)
“到底差不查得出?”
“既然搜过身了,你们可以离开了吧。”
“至少,至少给我们一个结果,纵火犯在哪里?”
嗡嗡的议论声,让真金也有些混乱。但他们自知不再得理,便也没有人去争辩。
真金心里盘算,在考场打杂的小吏也都已经搜过了身,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考场内外也全搜了个遍,并无可疑的墨锭。
目前,只剩下六个考官们还没有搜身。
或许嫌疑犯正在主考之中?
真金刚刚想到这里,便听到有考生说道:“我想不然,这里还有人没有搜过身呢?”
“对,考生要搜,考官自然也要搜。总不能说我们考生的脸上才写了纵火嫌疑犯这几个字。”另一个考生接话道。
省试考官又称知贡举,是最高负责人。另有同知贡举作为副手,大概有四五个人。目前,考官共有六人。
他们不是尚书便是翰林学士,又或者是谏议大夫。官职不低,在朝廷里多少也都有些名望。
要搜身,确实是容易得罪人。
考生们的话让气氛走到了这一步,考官们默默不语,并不表态,开封府和潜火军骑虎难下。
黄判官有事就躲,一句话不说。
真金想了想,硬着头皮道:“吕尚书,李真金,这里冒犯了。”
知贡举吕尚书回了个礼又道:“所有考官,尽管搜来,包括老夫。”
吕尚书是有名大多儒士,也是不少士子的榜样。
这话一出,众考官纷纷配合。
真金又行礼道谢,吕尚书又笑道:“我们自当配合,不必多礼。”
搜完了考官,同样没有发现任何可疑。
这时,真金又突然想到,他好像忽略了一个问题。
纵火犯大费周章,甚至不惜牺牲掉自己的科举前途和家族的命运。难道他就是为了烧掉试卷?破坏考试?
按照火神以往的出招路数,他们的目的远远不会这么简单。
这个纵火犯也不会那么简单。
他们还有什么计划?
烛笼!每个考生都会携带烛笼。
防风设计,用来纵火,不失是一件好工具。
真金突然又问:“哪个考生的手里,没有烛笼?所有人,拿出自己的烛笼!”
考生们已经不太愿意配合,但还是纷纷举出了手里的烛笼。
张择端率先明白了真金的意思,纵火犯有可能是声东击西,想趁乱用烛笼再次纵火。
他立刻带人检查烛笼的数量。
黄判官似乎觉得真金的判断很有道理,连忙附和道:“所有人,请配合,我是开封府,我们开封府,检查烛笼。”
黄判官又搬出了开封府,考生们,也只好配合。
经过盘查,发现人人手里都有一个烛笼,并无缺少。
正在这时,烟气再次冒了上来。
贡院又起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