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邢台市临西县非遗-潭腿、手工挂面、贡砖烧制、饼卷肉制作(第2页)
三、贡砖烧制:运河畔的千年匠心
历史渊源:从明永乐初到“明清贡品”
临西贡砖始于明永乐初年,因当地“莲花土”沙黏适宜,烧成后“击之有声,断之无孔”,成为修建皇宫的主要用材。明中叶后,临西贡砖通过运河漕运至京师,经历“官窑万垛青烟袅”的鼎盛时期。2018年,贡砖被中国老字号文化研究中心认定为“明清贡品”。
工艺精髓:十八道工序的极致追求
贡砖烧制需经选土、碎土、澄泥、熟土、制坯、晾坯、验坯、装窑、培烧、洇窑、出窑等十八道工序。其中,制坯需将泥土反复揉练,装窑后以果木为燃料,控制火候达数日。出窑的贡砖“坚硬茁实,不碱不蚀”,被誉为“会呼吸的砖”。如今,临西县规划建设运河贡砖博物馆,全面展示这一古老技艺。
当代传承:从皇家御用到文化符号
贡砖传承人陈建磊通过非遗进校园、研学活动等方式,培养新一代匠人。2023年,临西县举办“贡砖文化节”,吸引数千名游客体验制坯、烧窑,让这一千年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贡砖不仅是建筑材料,更成为临西运河文化的象征。
四、饼卷肉制作:舌尖上的百年传承
历史溯源:从纤夫创意到地方名吃
临西饼卷肉源于清同治年间下堡寺村的“王家薄饼店”与“王记牛肉”。一日,纤夫将牛肉与薄饼结合,创造出“饼卷肉”,这一美味迅速流传。1958年后,王俊桥广收学徒,使饼卷肉遍及冀鲁两省。2016年,它被列入邢台市非遗名录。
工艺精髓:薄饼与卤肉的完美搭配
饼卷肉以薄而有弹性的面饼包裹卤牛肉。面饼需用中筋面粉加凉水(夏季)或温水(冬季)和面,醒发后擀至0.2厘米厚,以小磨香油烙制。卤牛肉则按祖传配方,经老汤炖煮4-5小时,酥烂醇香。制作时,将150克牛肉切碎铺于饼上,卷成圆筒即成。
当代发展:从街头小吃到文化品牌
如今,临西饼卷肉已形成“王三儿”“吴老胖”等品牌,日均销量超千份。2022年,河北电视台《舌尖上的河北》专题报道后,这一美食香飘全国。临西人通过快递将饼卷肉寄给游子,让乡愁化作舌尖上的温暖。
结语
临西县的潭腿、手工挂面、贡砖烧制与饼卷肉制作,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缩影。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承载着历史记忆,以独特的魅力连接着传统与现代。在现代化进程中,这四项非遗通过创新转化,既保留了文化基因的“根”与“魂”,又焕发出适应时代的“新”与“活”。它们如同临西大地的四颗明珠,交相辉映,共同照亮着文化传承的未来之路。
喜欢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请大家收藏:()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