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2章(第2页)

而此时恰逢各国军政机关因战争需求而招募“编外劳役”,这些原本无地无依之人,便成为战争的第一批炮灰。在楚国,曾有“农军一策”,即将所有贫农编入边军,许以战功换田地;民国则设立“义勇征粮队”,本质上是以民逼民之征税方式。这种以战争来转嫁经济危机的手段,短期内维持统治稳定,实则激化社会矛盾,使“起义”成为农民除死亡之外唯一的出路。

纪元王朝原以“众生归一,四海一体”为号召,试图统一天下制度。但此理想在落地之初即遭遇现实的强烈阻力。首先,纪元王朝本身并非传统贵族出身,而是“改革派”与商贾联盟扶持而上,其法制化、制度化的理政方式直接挑战传统宗法与士族权力。

纪元王朝建立初期便遭五大贵族宗派集体抵制,后虽“整合”,实则表面统一,实为裂化之始。尤其在“南乡法典”修订之后,地方王侯之“祭祀权”与“任官权”被夺,引发齐、楚、和三国宗族集体倒戈,逐步脱离纪元控制。

与此同时,底层意识形态亦在裂变。传统的“君权神授”已不被信服,这些教派往往将“末日”“重启”“真王再临”作为信条,在灾荒与战乱中迅速吸收信众,成为义军乃至地方军阀的精神支柱。齐国的“赤巾军”、楚国的“黑川部”即是教派与军事结合的产物。

长期以来,诸国之间保持着脆弱的军政平衡。纪元王朝居中调度,齐楚两国各拥重镇,民国、韩国、和国则依靠战略联盟与经济绑定而存。然随着纪元王朝在财政与军力上的式微,这种平衡迅速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