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3483章
可惜孙家独在异乡为异客,长安的亲眷本就少,能派上用场的更是寥寥无几,许多事务都得靠仆婢和远亲张罗,难免有些手忙脚乱。亲不亲,家乡人。
同在一地的世家大族之间,联姻本就广泛。
从朱琼华那边细论起来,虞家与孙家还是远亲——虽说已是三代或五代以前的渊源,可“亲戚”这层名头,总归比陌生人亲近。
虞建元无论官品还是身份,都足以替代孙文宴承担一部分待客之责。
他俩一文一武、一内一外,虽然政见有所不同,但在一些事关地方利益的事务上,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更何况,这份待客的差事着实不坏。
既能在权贵面前刷存在感,又能卖孙文宴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在某些敏感话题上,孙文宴与吴越的盘算惊人地一致——谁当皇帝,他们就支持谁,绝不在事态尚未明朗之前贸然下注。
这种稳扎稳打的态度,让两人都避开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乎,当孙文宴带着孙安丰出去给宾客敬酒时,虞建元很自然地摆出了“半个主人”的姿态,主动上前与屋中贵客寒暄,一会儿问东问西,一会儿分享趣事,将场面维持得热热闹闹。
他甚至在心里暗自揣测,孙文宴该不会是故意“酒遁”吧?借着敬酒的名义一去不回,把这满座权贵都丢给他应付。
对眼前的修罗场,虞建元反倒没那么“敏感”,毕竟他只是一个柔弱的文官,左右逢源是天生的本事。
当吴越主动找上来搭话的时候,虞建元就明白这位年轻的掌兵亲王打得是何算盘。无非是想找个“安全”的人聊天,避开那些别有居心的宗室。
两人就着江南风物大聊特聊,虞建元绘声绘色地讲着江南的节令习俗,吴越则安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