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0章

散工巷的铜板还带着体温,学堂的钟声又响了。放学的人流里,大勇一把勾住栓子的脖子,眼睛亮得惊人:“走!带你去个神仙地方!”他身边还跟着几个北境孩子,脸上都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兴奋。 栓子和小翠几个岭南孩子懵懵懂懂地跟着,脚步比往日轻快。铜板在贴身衣袋里硌着,那是他们昨天在散工巷糊纸盒、分草药挣来的,沉甸甸的踏实感还在心头。他们跟着大勇走出学堂后门,穿过几条越来越热闹的街巷,周围的人声、车马声渐渐鼎沸。

直到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庞然大物矗立在村外空地上。楼很高,青砖垒砌,巨大的窗户一排排嵌在墙上,里面透出明亮的光。楼顶覆盖着青灰色的瓦片,飞檐翘角,气派非凡。最显眼的是楼前挂着一块巨大的黑底金漆匾额,三个遒劲的大字:万货楼。楼前人潮涌动,男女老少,提着大包小裹,进进出出,热闹得像赶年集。

“季村长建的!”大勇扯着嗓子在嘈杂中喊,“里头啥都有!”

巨大的木门敞开着,一股混杂着各种气味的热浪扑面而来:新布匹的浆水味、炒货的焦香、糖果的甜腻、木头家具的漆味、还有隐约飘来的饭菜油香……无数种味道搅在一起,浓烈得让人有些发晕。

踏进门槛的瞬间,栓子觉得自己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光怪陆离的蜂巢。头顶是高高的穹顶,悬挂着数不清的、用玻璃罩子罩住的灯盏,把整个空间照得如同白昼,亮得刺眼。

脚下是光滑得能照出人影的青石板地。眼前是望不到头的通道,两边是数不清的小铺面,一家挨着一家,用齐胸高的木柜台隔着。每个铺子前都挂着醒目的牌子:布庄、杂货、铁器、陶器、纸墨、药材、南北干货……

小翠被旁边一个铺子吸引了。铺面不大,柜台上方挂满了各种颜色、各种式样的成衣!不是岭南自家织染的粗布褂子,是光滑的绸缎、细密的棉布、厚实的呢料。

红的像火,绿的像新叶,蓝得像雨后初晴的天。有长衫马褂,也有收腰窄袖的袄裙。几个妇人正在柜台前挑拣比划,伙计满脸堆笑地介绍着。小翠看得眼花缭乱,手指下意识地捏了捏衣袋里那几枚辛苦挣来的铜板。

大勇熟门熟路,拉着他们往深处挤。“看吃的!”他兴奋地喊道。一片区域弥漫着更诱人的香气。

几个大木桶敞着口,里面是炒得油亮喷香的葵花籽、南瓜子。旁边铺子摆着成摞的芝麻烧饼、焦黄酥脆的油条、雪白的馒头包子。

更远处,一个玻璃罩子后面,摆着码放整齐的、红亮亮的方块——腊肉!旁边是成串的暗红色香肠,油汪汪的。

还有整只风干的鸡鸭,吊在钩子上。一个北境老汉正掏钱买了一大块腊肉,伙计用油纸包好,麻绳捆扎。栓子咽了口唾沫,腊肉的咸香霸道地钻进鼻子,他想起昨天揣着的铜板,够买一小块尝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