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两首歌(第2页)
陈风看了下时间不早了,就问陈波:“波哥可以帮我把这两个小丫头送回去吗,明天晚上再过来喝点,今天太晚了。”
陈波明白陈风的意思,带着两个丫头走了,温晴和唐果随即也起身回家。
陈风先把王茹和冯青青的歌曲写出来分别是《土坡上的狗尾草》和《父亲写的散文诗》,然后版权注册。想了下,自己的名字肯定是不能用的,嗯,上次不是弄了个,知书,好吧,就这个了。
又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陈风睡的格外舒爽,却不知道千里之外的B市某别墅内却是炒翻天了,其中一个老者说:“疯子的这首劝学诗就是一首打油诗,遣词造句俚俗,没有诗的意境和意味。”
“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我们就说读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名利,诗中直白的指出读书会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收益,可以极大的激发学子们的读书热情,虽然说有功利性,却也非常直观的展现了读书改变命运的美好前景。”
“我更加看好知书的这首劝学诗,不但提醒我们,读书要全力以赴,读书确实很难,要有恒心,一直坚持下去,还告诫我们,不要死读书,还要懂得把知识用于实践。”
“我觉得知书这首诗吧,好是好,但是教育意义完全没有疯子的那首直接,这首诗中写着读书困难,少壮开始到老才能读成,会让很多学子却步。”
“这是比喻,比喻,不是说非要等到老了才能读书大成,是要我们一生都去学习。”
看着哄哄的成什么样子,做学问,可以意见不同,一千个人可能就有一千重意见,我们只需要尊重别人的想法,不是要你们去同化别人的想法,这两首诗就让他们挂在文学网上醒目的位置让大家一起去评比,最后谁是第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大家多参和,还有可以联系这个疯子和知书参与7月中元的投稿,如果还是有惊艳的诗文,可以吸纳到我们文学协会来。”
底下一众老者都叫好,老者内心也是也是无奈,文学底子太薄弱了啊。
打开手机一看,自己的亲亲外孙女给自己发信息来了,是半首诗“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急忙叫住准备散去的众人。
“诸位,我这里刚又新得了半首诗,大家鉴赏一下”随即大声朗诵:“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大家觉得怎么样。
“好诗,看诗写梅,也可喻人,梅花经历苦寒,才有扑鼻花香,人经过一番磨炼,才能取得非凡成就,不知道整首诗是什么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