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要带风 作品

第299章 送行宴上的不速之客:敌国使者求辣椒苗

御膳房的大红灯笼从檐角垂下来,映得满院辣椒串红得发亮,像挂了半空中的小太阳。这场为苏晓晓接风的送行宴(刚从四川回来,又要准备应对南洋事务)办得热闹非凡,青砖地上摆着八口火锅,牛油翻滚的声响此起彼伏,混着太监宫女们的笑闹声,把夜色都泡得滚烫。“翠妃娘娘尝尝这个!”王师傅端着盘新炸的辣椒酥,油星子溅在围裙上,像撒了把金粉,“这是用四川带回的七星椒做的,比京城的辣三倍,配着酸梅汤喝,绝了!”

苏晓晓刚咬了一口,辣劲就像小火箭似的窜上头顶,呛得她直拍桌子,芦花鸡在旁边“咯咯”笑,用翅膀递过酸梅汤,金牌子撞得碗沿叮铃响。“你这老头,想辣死我啊!”她瞪着王师傅,嘴角却忍不住上扬——这半个月在四川吃的苦,好像都融在这口辣里,变成了踏实的暖。

皇帝举着酒杯走过来,龙袍上沾了点辣椒油,倒比平时多了几分烟火气:“尝尝朕这杯‘辣椒酒’,王师傅用小米辣泡的,说是能驱寒。这次四川之行辛苦你了,那批抗病害的辣椒苗,可得抓紧推广。”

“陛下放心,”苏晓晓接过酒杯,辣酒入喉像吞了团小火苗,“王师傅已经选了十亩地做试验田,下个月就能出结果。倒是南洋那边……”她压低声音,“跟着咱们回京的那艘船,还在港口打转,形迹可疑。”

皇帝的笑容淡了些,用筷子夹起片毛肚:“朕已经让人盯着了。对了,你带回来的那个金蛋,太医院验出什么没?”

提到金蛋,苏晓晓从袖袋里掏出个锦囊,里面装着金蛋的碎片——昨晚不小心摔碎了,里面裹着块羊皮,画着艘船的轮廓,船底标着“辣椒舱”三个字。“这蛋是空心的,里面的羊皮应该是南洋船的结构图,他们把辣椒苗藏在船底。”

正说着,太后被张嬷嬷扶着进来,手里拄着那根包铜拐杖,杖头雕成了辣椒形状:“什么船不船的?先吃火锅!哀家特意让御膳房做了‘鸳鸯太极锅’,清汤那边放了人参,红油这边加了魔鬼辣,阴阳调和,正合咱们现在的处境。”

众人围着“太极锅”说笑,礼部尚书却缩在角落,对着碗清汤寡水唉声叹气。苏晓晓凑过去,用辣椒酥蘸了点红油,往他碗里一放:“尚书大人,尝尝?您这半年来反对辣椒税,怕是连辣条都没吃过吧?”

尚书的脸涨成了紫茄子,筷子在碗里搅了半天,终于夹起辣椒酥,闭着眼塞进嘴里——下一秒就猛地站起来,围着桌子转圈,手舞足蹈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水!水!辣!辣!”

逗得众人直笑,连皇帝都拍着桌子直乐。就在这时,李德全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袍角沾着泥,声音发颤:“陛下!太后!敌国……敌国使者求见,说是有急事,已经到宫门口了!”

满院的笑声瞬间僵住。敌国?就是去年冬天还在边境挑衅,被辣椒炸弹打退的那个部落?这时候来求见,准没好事。

“让他进来。”皇帝放下酒杯,脸色沉了沉,“我倒要看看,他们又想耍什么花样。”

敌国使者很快被带了进来,穿着件镶金边的皮袍,腰间挂着把弯刀,刀鞘上嵌着颗红宝石,像滴凝固的血。他对着皇帝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火锅,喉结滚了滚:“尊敬的大清皇帝,我这次来,是想求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太后用拐杖敲了敲地面,辣椒杖头在灯笼下闪着光。

使者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颗干瘪的辣椒,皱巴巴的像块老树皮:“我们部落的土地太贫瘠,种不出粮食,听说大清的辣椒能在石头缝里生长,想求些辣椒苗,回去教族人种植。”这话一出,满院哗然。敌国向来傲慢,从没求过大清东西,更何况是求辣椒苗?苏晓晓心里咯噔一下,想起在四川发现的南洋种子——难道敌国和南洋勾结,想借辣椒苗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