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要带风 作品

第280章 第三颗雷:改革派核心成员被诬陷通敌(第2页)

“能不能证明,问问林知府便知。”苏晓晓转向皇帝,“陛下,林知府此刻正在城外驿站,等着交割新一批辣椒种子。不如传他进来,当场对质?看他认不认这封信!”

皇帝犹豫了。他不是没怀疑过,可最近关于改革派的流言太多——有人说他们用辣椒税银资助北狄,有人说林婉儿的父亲在四川私通敌国,甚至还有人画了幅“改革派与北狄使者共饮火锅”的画,在京城悄悄流传。

“传林知府。”皇帝最终拍板,“要是他说不清,休怪朕无情。”

林知府很快被带来,穿着身沾满尘土的官服,显然是刚从马车上下来。他接过那封信,只看了一眼就气得发抖:“这是伪造的!陛下明鉴!臣上个月刚剿了北狄的辣椒走私窝点,怎么可能通敌?这字迹模仿臣的笔迹,却把‘椒’字的木字旁写成了提手旁,是臣最忌讳的错处!”

他说着,从袖袋里掏出份奏折,上面的字迹工整有力,“椒”字的写法确实与“通敌信”不同。王师傅也赶紧补充:“陛下,林大人剿窝点时,还让小的熬了二十坛辣椒水,泼得北狄人哭爹喊娘,这要是通敌,哪有自己打自己的道理?”

皇帝的脸色缓和了些,可李御史还在旁边煽风点火:“就算字迹不对,那狼头布怎么解释?总不能是八王爷闲得没事,给林答应送块破布玩吧?”

这话像颗辣椒籽掉进热油里,炸得气氛又紧张起来。苏晓晓突然想起芦花鸡脖子上的线头,眼睛一亮:“陛下,那布上的金粉,只有八王爷府的绣娘会用。上个月端嫔的屏风上,就有同款金粉,当时皇后娘娘还说‘这料子金贵,寻常人家用不起’!”

皇后宫里的素心恰好在外候着,闻言立刻进殿回话:“回陛下,翠妃娘娘说得是。端嫔屏风上的金粉,确实是八王爷府特供的,奴婢那里还有剩下的样本,可当堂比对。”

证据摆得明明白白,李御史的脸白得像张纸,突然瘫在地上,嘴里念叨着“不是我”“是张老三逼我的”。原来,那幅“共饮火锅”的画是他让人画的,目的就是配合这封假信,把改革派彻底扳倒。

“拖下去!”皇帝气得踹翻了脚边的香炉,“查!给朕彻查所有牵涉此事的人,不管是谁,一律严惩!”

可事情并没有结束。当天夜里,苏晓晓刚把林婉儿和王师傅送回住处,就接到小禄子的急报——负责押送辣椒种子的车队在城外被劫了,押车的改革派管事被杀死,身上搜出“与北狄交易的账本”,上面记着“每月送辣椒百斤,换战马十匹”。

“第三颗雷,还是炸了。”苏晓晓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漆黑的夜空,声音冷得像冰。这显然是八王爷的后手——扳不倒林婉儿,就用死士伪造新证据,非要给改革派扣上通敌的帽子。

芦花鸡突然“咯咯”叫着,用爪子扒拉她的衣袖,往城墙下指。苏晓晓探头一看,只见个黑影正往护城河扔东西,溅起的水花在月光下闪了闪。她立刻让人去搜,果然捞出个油布包,里面是本真账本,上面记着张老三与北狄使者的交易,用的正是从改革派劫来的辣椒。

“看来他们急了。”苏晓晓摸着账本上的油渍,突然笑了,“连真账本都敢随便扔,是怕我们查得太细。”

可她没料到,这真账本里还夹着张纸条,上面用胭脂写着“皇后宫里的三花猫,昨夜去了西郊辣椒窑”——那是八王爷藏辣椒种子的地方,皇后的猫怎么会去?

苏晓晓的心沉了下去。难道皇后身边也有内鬼?还是说,这场诬陷背后,牵扯的人比想象中更多?

养心殿的灯亮到天明。皇帝看着那本真账本,又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突然对李德全说:“把改革派的人都软禁起来,没朕的命令,不许任何人接触。”

这道命令像盆冷水,浇得苏晓晓从头凉到脚。她知道,皇帝虽然没治罪,心里却还是起了疑心。这第三颗雷,看似被化解,实则在皇帝心里埋下了根刺,早晚要发芽。

辣椒窖里,王师傅重新清点账目,却发现少了三斤最辣的“魔鬼辣”。林婉儿翻遍了所有陶罐,最后在角落里找到个空坛子,坛底刻着个极小的“八”字。

“他们拿走辣椒,是想模仿我们的手法,去北狄那边演戏。”林婉儿的声音发颤,“让北狄人相信,真的是我们在通敌。”

苏晓晓没说话,只是把那枚刻着“八”字的坛子碎片收好。她突然想起太后给言官发的辣椒戒尺,里面藏着的线索中有一条是“西郊辣椒窑藏着通敌铁证”,当时只当是假的,现在看来,或许该去看看了。

夜色里,芦花鸡蹲在城墙上,铜铃的响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像在提醒什么。苏晓晓望着远处模糊的山影,突然觉得这第三颗雷炸开的,不是结束,而是更大风暴的开始——八王爷不惜用通敌的罪名诬陷改革派,绝不仅仅是为了辣椒税,怕是有更可怕的阴谋,藏在那些红彤彤的辣椒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