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皇帝的 “平衡术”:让翠妃和礼部尚书结对子(第2页)
一连串话像辣椒炮弹,炸得尚书大人晕头转向,山羊胡都耷拉下来了。他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最后憋出句:“你、你血口喷人!有证据吗?”
“证据?”苏晓晓冲外面喊,“小禄子,把证人带上来!”
小禄子领着个瘸腿的老厨子走进来,正是去年被尚书小厮推倒的王师傅的徒弟。老厨子一瘸一拐地跪下:“陛下,小人能作证,去年亲眼看见尚书府的小厮偷辣椒,还说……还说要给尚书大人做辣椒炒肉!”尚书大人的脸“唰”地白了,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苏晓晓笑眯眯地补充:“对了,那小厮后来被您打发去守库房了吧?要不要现在传他来对对质?”
“不必了!”尚书大人突然打断她,手哆嗦着拿起账本,“算、算你说得对……护手霜的支出,准了。”
苏晓晓憋着笑,继续念账:“接下来是给边防将士的辣椒补贴,每人每月……”
这次尚书大人没反对,只是皱着眉听,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案几,像在打什么算盘。等苏晓晓念完,他突然说:“边防用辣椒我没意见,但得立个规矩——不许用过于辛辣的品种,免得将士吃了上火,影响打仗。”
“这主意不错。”苏晓晓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我让人把小米辣换成二荆条,辣度适中,还带点回甜,您觉得怎么样?”
尚书大人愣了愣,似乎没料到她会同意,半晌才点点头:“可、可以。”
对账结束时,日头已经偏西。尚书大人走出御膳房,突然回头问:“那、那护手霜……真那么管用?”
苏晓晓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大人要不要试试?我这还有点样品,免费送您——不过得提醒您,里面加了点朝天椒,效果特别‘持久’。”
尚书大人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甩袖就走,却在门槛处被芦花鸡啄了下靴子,吓得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苏晓晓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这老顽固也不是那么讨厌,至少还知道边防将士的辛苦。
可她没料到,当天晚上,尚书府就传出消息,说老尚书用了“辣椒护手霜”,手辣得直冒泡,把自己关在书房骂了半宿“妖女”。更奇的是,第二天早朝,他居然没弹劾辣椒税,只是提了句“边防辣椒需选温和品种”,让满朝文武都惊掉了下巴。
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李德全的汇报,笑得直拍扶手:“朕就说这平衡术管用吧!让他们吵着吵着,就吵出章法来了。”
李德全补充道:“不过老奴听说,尚书大人偷偷让人去御膳房买了瓶护手霜,说是……说是给夫人用,治冻疮。”
皇帝笑得更欢了:“这老东西,嘴硬心软。继续盯着,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吵出什么花样。”
而此时的碎玉轩,苏晓晓正对着地图发呆。林婉儿刚送来消息,说八王爷的余党在边境活动,似乎想偷运辣椒种子出境,还买通了几个礼部的小官,准备在辣椒税银里动手脚。
“看来,”苏晓晓摸了摸芦花鸡的头,“得让尚书大人‘帮’个忙了。他不是懂礼法吗?正好用他的嘴,堵住那些被买通的小官的嘴。”
芦花鸡突然“咯咯”叫着,往门外扑去。苏晓晓跟着出去,看见皇后宫里的雪球蹲在墙头,嘴里叼着个小纸团,上面写着“礼部有内鬼,小心对账时动手脚”。
苏晓晓捏着纸团,眼神沉了沉。她突然明白,皇帝的平衡术看似巧妙,却把她和礼部尚书都推到了风口浪尖——八王爷的人要动辣椒税,第一个要除掉的,就是他们这对“临时搭档”。
下一次对账日,御膳房的铜锅里,鸳鸯锅正咕嘟咕嘟冒着泡,清汤那边飘着枸杞,红油那边浮着辣椒。苏晓晓和礼部尚书相对而坐,谁也没动筷子,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紧张,像暴风雨前的宁静。
“今天的账,”苏晓晓突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怕是不好算。”
尚书大人抬眼看她,山羊胡动了动:“老夫知道。有人想借对账的由头,栽赃咱俩私吞税银——昨晚老夫的书房,被人塞了张字条,说‘事成之后,保你脱罪’。”
苏晓晓的眼睛亮了:“看来,咱们得暂时休战,先对付外面的狐狸。”
尚书大人没说话,只是夹了片毛肚,扔进了红油锅底。看着毛肚在辣汤里翻滚,他突然说:“其实……二荆条确实比小米辣适合做菜。”
苏晓晓笑了,也夹起片毛肚:“那下次给您送点二荆条做的辣椒酱,不辣,还下饭。”
两人的筷子在锅里碰到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像在敲起合作的暗号。而窗外的阴影里,一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往锅里撒着什么,粉末遇热,瞬间融成了透明的液体——那是八王爷的人新配的“失声散”,无色无味,却能让人说不出话。
苏晓晓和礼部尚书都没注意到锅里的异样,各自夹起烫好的毛肚,往嘴里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