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要带风 作品

第271章 早朝变辣味辩论会:尚书被辣哭(第2页)

“尚书大人,”苏晓晓慢悠悠地嚼着小米辣,面不改色,“三个坏处呢?”

礼部尚书辣得说不出话,只能指着苏晓晓,手哆嗦得像抽风:“你、你耍诈!这不是辣椒,是毒药!”

“毒药?”苏晓晓举起辣椒碟子,“这是四川来的贡品,陛下前天还用来拌凉菜呢。倒是大人,连辣椒和毒药都分不清,怕是老眼昏花了吧?依臣看,该请太医院给您瞧瞧,免得下次把奏折当成辣椒啃。”这话彻底点燃了笑点,殿里的笑声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连站岗的侍卫都憋得满脸通红。礼部尚书又羞又气,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哭声比被踩了尾巴的猫还凄厉:“我不管!辣椒就是坏东西!先帝在时从来没有辣椒税!你们都欺负我老了……”

这一哭,满殿的笑声戛然而止。皇帝的脸沉了沉:“尚书大人,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苏晓晓却看出了不对劲——礼部尚书虽然固执,但向来爱面子,今天竟当众哭鼻子,眼底还藏着丝慌乱,倒像是在演一场戏。她突然瞥见尚书的袖口沾着点黄粉末,和上次端嫔用的“失声散”味道相似,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有人在他的茶里加了东西?

“陛下,”苏晓晓突然开口,声音清亮,“尚书大人许是被辣椒呛着了,不如先去偏殿歇息,咱们接着讨论辣椒税的事。”她转向众臣,“谁赞成废除辣椒税,站左边;谁觉得该保留,站右边——让陛下瞧瞧,到底是民心所向,还是少数人作祟。”

官员们面面相觑,片刻后,大半人挪到了右边,连几个老顽固都犹豫着站了过去。左边只有寥寥几人,还都是礼部尚书的老部下。

皇帝看着两边的人,心里跟明镜似的:“看来多数人觉得该保留。那就继续推行,但得加条规矩——每月公示税银去向,谁也不许中饱私囊。”

苏晓晓刚要谢恩,偏殿突然传来太监的惊呼:“不好了!尚书大人晕过去了!”

众人赶到偏殿,只见礼部尚书躺在长椅上,脸色发青,嘴角还挂着白沫。太医院的李太医正给他扎针,眉头皱得像团抹布:“陛下,尚书大人中了微量‘呛喉散’,不是辣椒的事!”

“呛喉散?”苏晓晓心里一凛——这是种能让人喉头水肿、产生剧烈辣感的药,上次端嫔想用来害林婉儿,被芦花鸡啄翻了药瓶。

李太医从尚书袖口沾了点粉末,凑到鼻尖闻了闻:“这药混在茶水?,遇热才发作,刚才尚书喝了凉茶,反而加重了反应。”

皇帝的脸色彻底沉了:“查!给朕彻查!是谁敢在太和殿下毒!”

苏晓晓看着尚书昏迷中还皱着的眉头,突然明白他刚才的哭不是装的——是真疼,但那慌乱的眼神,怕是在担心事情败露。是谁给他下的药?想借他的“被辣晕”栽赃自己?是八王爷的余党,还是另有其人?

正乱着,芦花鸡突然“咯咯”叫着从殿外冲进来,嘴里叼着块撕碎的衣角,上面绣着朵极小的辣椒花——和张老三杂货铺卖的布料一模一样。

“是八王爷的人!”苏晓晓捏着衣角,指尖冰凉,“他们想借尚书的事搅乱朝局,让陛下觉得辣椒税引发了祸端!”

皇帝捏紧了龙椅扶手,指节泛白:“传朕旨意,封锁京城所有城门,严查可疑人员!另外,把礼部尚书的老部下都叫来问话,谁也不许走!”

混乱中,苏晓晓瞥见殿角的柱子后闪过个黑影,手里拿着个空药瓶,正往殿外溜。她冲芦花鸡使了个眼色,鸡立刻扑了过去,铜铃“叮铃”响得震天,狠狠啄了下黑影的脚踝。

黑影惨叫一声,摔在地上,露出了真面目——是礼部尚书的小厮,袖口还沾着没擦干净的黄粉末。“不是我!是张公公让我干的!他说事成之后,给我十斤四川辣椒……”

张公公?张老三!

苏晓晓心里的疑团解开了——礼部尚书怕是早就和八王爷的人勾搭上了,今天的辩论、哭闹、中毒,都是演给皇帝看的戏,想借“辣椒害人”的名头扳倒改革派。

可她没料到,小厮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火折子,往地上一扔——他的衣角沾了煤油,瞬间燃起大火,火苗舔着梁柱,浓烟滚滚。“八王爷说了,谁也别想好过!”

“护驾!”侍卫们赶紧护着皇帝往外冲,官员们慌作一团,踩翻了案几,《礼记》和辣椒碟滚了一地,辣香混着烟味,呛得人直咳嗽。

苏晓晓被浓烟呛得睁不开眼,恍惚中看见芦花鸡叼着个油布包冲了出来,里面是本账册,封面上写着“礼部与八王府辣椒交易明细”。她刚要接过,横梁突然“咔嚓”一声断裂,砸向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