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太后的秘密:年轻时偷种过朝天椒
慈宁宫的暖阁里,香炉燃着安神的檀香,却压不住窗台上那盆新搬来的朝天椒散发的辛辣气。太后戴着老花镜,手里捏着根绣花针,眼神却时不时瞟向那盆辣椒,针脚歪得像被风吹过的田埂。张嬷嬷捧着刚沏好的菊花茶进来,看见太后对着辣椒发呆,忍不住笑:“娘娘,您这几日魂不守舍的,莫不是被翠妃娘娘的辣椒税勾了魂?”太后摘下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子:“胡说什么。哀家是在想,这辣椒红得真精神,比御花园的牡丹看着顺眼。”
“顺眼也不能天天盯着看啊。”张嬷嬷放下茶杯,压低声音,“昨儿个翠妃娘娘派人送了罐‘魔鬼辣’,说是给您泡脚驱寒,您倒好,偷偷用它炖了鸡汤,还说‘比人参管用’——要是被言官知道了,又该说您‘失了太后体统’。”
太后端起茶杯的手顿了顿,嘴角勾起抹狡黠的笑:“体统?当年哀家偷种朝天椒时,可没人跟我说体统。”
这话像颗辣椒籽落进热油里,炸得张嬷嬷直瞪眼:“娘娘您说什么?您年轻时还种过辣椒?”
太后呷了口茶,眼神飘向窗外的宫墙,仿佛透过青砖看到了几十年前的光景——
那时她还是个不受宠的贵人,住在偏僻的景仁宫,院子里荒得能长草。有次父亲从四川出差回来,偷偷给她塞了包朝天椒种子,说“这东西泼辣,种着解气”。她愣是在假山后刨了块地,趁夜深人静时浇水施肥,看着小苗破土、长叶、结果,红得像串小火苗。
“最险的是有回,”太后的声音软下来,带着点少女的雀跃,“乾隆爷突然驾临,我慌得把刚摘的辣椒往袖袋里塞,结果辣得满手通红,还不敢说,只能假装被蚊子咬了,在他面前挠了半宿。”
张嬷嬷听得直乐:“那陛下没发现?”
“他哪懂这些。”太后笑出了声,“只说我‘手劲大,挠得地砖都颤’。后来那串辣椒被我晒干了,磨成粉,拌在御膳房的凉菜里,赏给了几个总刁难我的老嬷嬷——看她们辣得直跳脚,比喝燕窝还舒坦。”
正说得热闹,苏晓晓抱着芦花鸡闯了进来,绿裙摆上还沾着辣椒叶:“太后!我给您带好东西了——王师傅新做的辣椒护手霜,比上次的薄荷膏还管用,专治……”
话没说完,就看见太后对着窗台上的朝天椒笑,那眼神温柔得不像平时的“老佛爷”,倒像个偷藏糖的小姑娘。苏晓晓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起上次在辣椒基地,太后送来的补苗里混了几株罕见的“七星椒”,当时只当是巧合,现在看来……
“太后,您也喜欢辣椒?”苏晓晓把芦花鸡往地上一放,鸡立刻扑向那盆朝天椒,对着叶片啄得欢。
太后的笑容僵了僵,赶紧端起茶杯挡脸:“小孩子家懂什么,哀家就是看它红得喜庆。”
“喜庆?”苏晓晓蹲在花盆前,手指戳了戳红彤彤的辣椒,“这可是正宗的四川朝天椒,辣度能排进前三,一般人可种不活。我猜……太后年轻时肯定种过?”
太后手里的茶杯“哐当”撞在茶托上,茶水溅了满桌。张嬷嬷赶紧打圆场:“翠妃娘娘别瞎猜,太后怎么会……”
“她猜对了。”太后突然开口,摘下老花镜,眼神亮得惊人,“哀家不仅种过,还偷着种,偷着吃,偷着用辣椒‘收拾’过不长眼的东西。”
苏晓晓眼睛瞪得像铜铃,芦花鸡也停下啄叶,歪着头听。
“那时候的规矩比现在还死板,”太后的手指摩挲着茶杯沿,“贵人们连吃块辣萝卜都得偷偷摸摸,说是‘有失身份’。哀家偏不信这个邪,种辣椒、做辣酱,把那些说我‘粗鄙’的人辣得说不出话——跟你现在做的,倒有点像。”
苏晓晓突然明白,为什么太后总对她的改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什么会收下辣版银耳羹,甚至偷偷用辣椒泡脚——原来这位看似守旧的老佛爷,年轻时竟是个比她还野的“辣椒党”。
“那您后来怎么不种了?”苏晓晓追问,眼睛亮晶晶的。
“后来位份高了,身不由己了呗。”太后叹了口气,“当了皇后,再后来成了太后,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别说种辣椒,就是多说句‘辣’字,都有人说‘失了威仪’。”她瞥了眼那盆朝天椒,“倒是你这丫头,活得比哀家通透,敢把辣椒架摆进院子,敢用火锅底料收买言官,敢让皇帝给鸡封官……”“那太后要不要……再种一次?”苏晓晓突然提议,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我让小禄子在慈宁宫后墙根刨块地,咱种上魔鬼辣、七星椒、小米辣,等成熟了,就做成辣椒酱,赏给那些说闲话的言官——就说是‘太后御赐,驱邪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