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要带风 作品

第247章 皇帝的 “惩罚”:去,把后宫那些破规矩改改(第2页)

正吵得热闹,华妃的銮驾从墙外经过,掌事宫女隔着墙喊:“我家娘娘说,刘嬷嬷要是闲得慌,就去给她捶腿,别在这儿碍眼——改规矩的事,她支持翠妃娘娘!”刘嬷嬷的气焰顿时矮了半截。苏晓晓趁热打铁:“嬷嬷要是没事,就帮我数数这鸡有多少只,数对了赏您根辣条——新改的规矩,干活有奖励。”

刘嬷嬷气得一甩袖子,跺着脚走了,拐杖在地上戳出个个小坑,像在种辣椒籽。

首战告捷,苏晓晓干劲更足。她让人把后宫的规矩抄录下来,贴在辣椒架上,像贴了串歪歪扭扭的符咒。看到“宴会上不许喧哗”,她改成“可以喧哗但不许掀桌子”;看到“嫔妃不许深夜吃火锅”,她改成“可以吃但得给邻居送一碗”;最绝的是“不许在宫墙上乱涂乱画”,她添了句“画辣椒除外”。

御膳房的王师傅第一个响应,把菜单改成“微辣区”“中辣区”“魔鬼辣区”,连太后最爱的银耳羹都加了点辣椒粉,美其名曰“祛湿”。太后喝了没发火,反而说“有点意思”,吓得李德全赶紧记在“翠妃观察日记”里。

可麻烦还是找来了。三天后,礼部尚书联名几位老臣,在皇帝面前弹劾苏晓晓“目无纲纪,擅改祖制”,还说她“让宫女太监吃鸡,是把后宫变成养鸡场”。

皇帝把奏折扔给苏晓晓,似笑非笑地说:“你自己看着办。要是搞不定,就去浣衣局陪刘嬷嬷搓衣服。”

苏晓晓拿着奏折,气得直拍桌子:“他们懂个屁!养鸡怎么了?鸡肉能吃,鸡蛋能补,鸡毛还能做鸡毛掸子——比他们只会拍马屁强!”

她眼珠一转,突然冲出去喊:“小禄子!备车!去礼部!”

春喜追出来:“娘娘您干啥去?”

“给他们送辣椒!”苏晓晓的声音远远传来,“让他们尝尝魔鬼辣,看还敢不敢多管闲事!”

礼部尚书正在给下属训话,看见苏晓晓抱着个辣椒坛子闯进来,吓得差点钻进桌子底。苏晓晓把坛子往他面前一放,拍掉封泥:“尚书大人,尝尝?这是新改的‘外交礼辣’,谁弹劾我,我就给谁送这个。”

坛子里的辣椒红得发黑,看着就够劲。礼部尚书的脸白了白,干咳两声:“翠妃娘娘,下官也是为了后宫安宁……”

“安宁不是靠规矩绑出来的。”苏晓晓掏出腰牌,往桌上一拍,“皇帝让我改,我就改到底。您要是不服,跟皇帝说去——对了,这辣椒您收下,就当我给您上的‘改革第一课’。”

从礼部出来,苏晓晓觉得腰牌都沉了三分。她突然明白,皇帝这哪是惩罚,分明是把她推到风口浪尖,让她当那把劈开旧规矩的刀。

夕阳把碎玉轩的影子拉得老长,辣椒架上的新规矩被风吹得哗哗响。苏晓晓坐在辣汤锅前,突然对着“情报鸡”叹气:“改规矩比对付八王爷难多了。八王爷是明枪,这些规矩是暗箭,防不胜防。”

春喜端来新腌的辣椒:“娘娘,王师傅说,御膳房的辣椒快不够了,问您要不要去四川采买。”

“去!”苏晓晓眼睛一亮,“顺便考察考察当地的火锅文化,给后宫菜谱添点新花样——就当是‘改革调研’。”

可她没料到,当晚就收到皇帝的密信,字迹龙飞凤舞:“四川暂不能去,礼部尚书在太后那里告了御状,说你‘用辣椒胁迫大臣’。太后让你明日去慈宁宫,说是‘聊聊规矩’。”

苏晓晓捏着密信,突然觉得这辣椒有点烧心。她知道,太后的“聊聊”,怕是比礼部尚书的弹劾厉害多了。那些看似过时的规矩背后,藏着多少盘根错节的利益?她这把刀,会不会被旧规矩磨成辣椒面?

辣椒架上的灯笼晃了晃,照亮了新改的最后一条规矩:“遇到搞不定的事,先吃顿火锅再说。”苏晓晓摸了摸空荡荡的辣条袋,突然笑了——大不了把太后也发展成火锅爱好者,到时候什么规矩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