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全城搜捕记,咸鱼追凶笑料多
苏晓晓捏着那对龙凤佩,感觉手心的汗都能把玉佩泡软了。总管太监那句“扶持新君”像根刺,扎得她后颈发麻——这后宫除了瑞王,哪还有什么“新君人选”?难道是……她不敢往下想,偷偷瞟了眼皇帝,发现他正盯着窗外的乌鸦,眉头拧成了疙瘩。“皇上,”她把玉佩往怀里一塞,突然想起现代警匪片的套路,“咱们得搞个‘全城搜捕’!画通缉令,贴满大街小巷,悬赏捉拿总管太监!就说抓到他赏黄金万两,再送个‘皇家荣誉市民’称号!”
皇帝被她逗笑了,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些:“黄金万两可以,荣誉市民就算了——宫里没这规矩。”他转身对御林军统领说,“按翠嫔说的办,画通缉令,封锁所有宫门,凡出入者都要严查。”
御林军统领领命而去。苏晓晓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什么,追上去喊:“通缉令上别忘了画他袖口的朱砂印!还有,他走路有点内八字,左脚鞋跟比右脚磨得厉害!”
统领愣了愣,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跟,赶紧点头:“记下了!”
安嫔凑过来,小声说:“你怎么观察得这么细?连鞋跟都注意到了。”
“职业病。”苏晓晓得意地扬下巴,“以前在公司抓摸鱼的,就得看谁鼠标动得慢、咖啡喝得多——观察细节是基本功!”
接下来的三天,皇宫变成了大型搜捕现场。通缉令贴得满墙都是,总管太监的画像画得歪歪扭扭,鼻子大得像蒜头,眼睛小得像绿豆,苏晓晓每次看见都忍不住笑——这画师怕不是跟总管太监有仇。
“小主,御膳房说找到点线索。”春喜跑进来,手里拿着个糖人,捏的是总管太监的模样,肚子鼓鼓的,手里还举着个算盘,“他们说总管太监常去御膳房偷吃桂花糕,每次都要算清楚欠了多少银子,记在账本上。”
苏晓晓拿起糖人咬了口脑袋:“算银子?这老狐狸还挺讲究。账本呢?拿来我看看。”
账本上的字迹跟通缉令上的画像一样潦草,上面记着“三月初五,桂花糕三块,欠银五文”“四月初二,绿豆汤两碗,欠银三文”,最后一笔停在“七月十三,桂花糕一屉,欠银一两”——正是总管太监逃跑那天。
“七月十三?”苏晓晓盯着日期,突然拍大腿,“他逃跑前还去御膳房吃了一屉桂花糕!这心也太大了!”
安嫔指着账本角落的小字:“你看这备注——‘记账人:小豆子’。小豆子不是御膳房的学徒吗?说不定见过他!”
两人赶紧跑到御膳房,小豆子正在灶台前偷啃馒头,看见她们,吓得馒头掉在地上。
“小豆子,”苏晓晓捡起馒头塞回他手里,“总管太监七月十三来吃桂花糕时,有没有说什么奇怪的话?”
小豆子咽了口馒头,含糊不清地说:“他说……说要去‘见老朋友’,还说‘那东西藏在最甜的地方’……”
最甜的地方?苏晓晓和安嫔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御膳房的糖窖!
御膳房的糖窖在地下三层,阴森森的,堆满了糖缸,空气甜得发腻,呛得人嗓子疼。苏晓晓举着灯笼往里走,突然踢到个硬东西,低头一看,是个算盘,珠子上还沾着糖渣。
“是他的算盘!”她捡起算盘,发现算珠的缝隙里卡着张纸条,上面写着“玄字营暗语:甜过初恋,涩如黄连”。
“甜过初恋?涩如黄连?”安嫔皱着眉,“这是什么意思?”
苏晓晓摸着下巴,突然笑了:“我知道了!‘甜’指糖窖,‘涩’指苦胆!他把东西藏在糖缸和装苦胆的罐子之间!”
她扒开糖缸,果然在最里面的缸底发现个油布包。打开一看,是本玄字营的名册,上面记着所有暗卫的名字和代号,最后一页画着张地图,标注着“出宫密道:从冷宫枯井直达城外破庙”。
“找到了!”苏晓晓激动得差点把名册掉进糖缸,“他肯定从这条密道跑了!”
两人刚想去找皇帝,就听见糖窖门口传来脚步声,玄字营的几个暗卫举着刀冲了进来,为首的正是那个说见过“龙袍人”的小头目。
“把名册交出来!”小头目举着刀,手抖得像筛糠,“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苏晓晓把名册往身后藏,抓起旁边的糖缸就往他们身上泼:“不客气?先尝尝我的‘糖衣炮弹’!”
砂糖劈头盖脸砸过去,暗卫们被甜得睁不开眼,手忙脚乱地抹脸。苏晓晓趁机拉着安嫔往外冲,刚跑到门口,就撞见皇帝带着御林军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