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要带风 作品

第174章 慈宁宫探病,太后的"戏精"日常

苏晓晓跟着皇帝往慈宁宫赶时,脑子里的小剧场已经演到第三幕了。太后晕倒?早不晕晚不晕,偏偏在丽贵妃被灭口、她们查到关键线索时晕?这时间点卡得比现代综艺的剧本还精准,说不是装的谁信?"皇上,"她凑到皇帝身边,压低声音,"您说太后这是......年度大戏之'关键时刻我躺平'?"

皇帝没忍住笑出声,赶紧绷住脸:"别瞎说。姑姑年纪大了,又刚经历瑞王叛乱,气着了也有可能。"话虽如此,他的脚步却加快了,龙靴踩在青石板上"噔噔"响,像在给苏晓晓的吐槽打节拍。

慈宁宫早就乱成了一锅粥。太医围着太后的床榻团团转,宫女们端着水盆、拿着帕子跑来跑去,管事嬷嬷叉着腰指挥,活像个菜市场的摊主。看见皇帝和苏晓晓进来,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齐刷刷地跪下,把路堵得水泄不通。

"都起来。"皇帝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太后怎么样了?"

白胡子太医赶紧回话:"回皇上,太后娘娘是急火攻心,加上旧疾复发,一时晕了过去。奴才已经给娘娘施了针,应该......应该没大碍。"

"旧疾?"苏晓晓挑眉,"太后有什么旧疾?我怎么没听说过?"

太医愣了愣,显然没料到她会追问:"是......是早年在江湖上留下的内伤,阴雨天就会发作......"

"江湖内伤?"苏晓晓眼睛一亮,这剧情比她的小剧场还精彩,"太医您详细说说?比如是被刀砍的还是被剑刺的?有没有留下疤痕?"

皇帝在旁边咳嗽一声,示意她别瞎问。苏晓晓赶紧闭上嘴,心里却把"江湖内伤"四个字记在了小本本上——这可是重要线索!

太后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得像张纸,嘴唇却红得诡异,像是刚抹了胭脂。苏晓晓凑过去看,发现她的睫毛在微微颤抖,显然没真晕。

"太后娘娘......"她故意提高声音,"您可千万别有事啊!您要是出事了,先皇后的案子就没人主持公道了,丽贵妃死得不明不白,瑞王的余党还在逍遥法外......"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太后的反应,果然看见她的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苏晓晓心里冷笑——还说不是装的?一提到这些事就有反应!

"胡说什么!"皇帝赶紧拉住她,"太后需要静养,别在这添乱。"他朝太医使了个眼色,"你们先下去,朕和翠嫔在这守着。"

太医和宫女们识趣地退了出去,殿里只剩下他们三个人。苏晓晓看着太后"沉睡"的脸,突然想起现代电视剧里的经典桥段,故意大声说:"皇上,我刚才在丽贵妃宫里发现个东西,像是......像是太后年轻时用的'千面狐'令牌,上面还刻着个鸟形符号呢!"

这话果然管用。太后的眼皮猛地跳了一下,呼吸都乱了半拍。苏晓晓心里的怀疑更深了——看来太后不仅知道鸟形符号,还跟这事脱不了干系!

皇帝显然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他走到床榻边,看着太后的脸,突然开口:"姑姑,别装了。您要是再不醒,朕就把瑞王生母的牌位请进太庙,让她享受皇家祭祀。"

太后的眼睛"唰"地一下睁开了,哪还有刚才的虚弱?她坐起来,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你个小兔崽子!敢威胁哀家?"

苏晓晓:"......"这反转来得比过山车还刺激!

皇帝没生气,反而笑了:"您要是再不醒,我就只能用这招了。"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姑姑,先皇后的死,丽贵妃的死,到底是不是您做的?"

太后的脸色变了变,避开皇帝的目光,拿起旁边的茶杯抿了一口:"你这孩子,怎么能怀疑到哀家头上?哀家跟先皇后情同姐妹,怎么可能害她?"

"情同姐妹?"苏晓晓忍不住插嘴,"那您刚才为什么装晕?为什么一提到鸟形符号和'千面狐'令牌就有反应?"

"我......"太后被问得哑口无言,突然一拍桌子,"哀家装晕是为了躲开那些烦心事!哀家在江湖上混了那么多年,认识几个有鸟形符号的朋友怎么了?这就能说明哀家杀人了?"

她越说越激动,从床榻上跳下来,指着苏晓晓的鼻子骂:"还有你个小丫头片子,别以为仗着皇上宠你就能胡言乱语!哀家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想给哀家扣帽子,还嫩了点!"

苏晓晓被她骂得狗血淋头,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觉得有点好笑——这太后的演技虽然浮夸,但至少比丽贵妃的"一哭二闹三上吊"高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