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歇 作品

第16章 封闭一月去学艺

宾霜语接受了舒墨湘的樱花牙黎,并且与她说道:“既然是‘不为权力,只为真心’,那我就收下这牙黎,只是我不懂你一个士族大小姐,为什么就这么相信我这个外人?还是个差距悬殊大的人。”舒墨湘笑着打趣道:“你只说别人看重身世地位,你又何尝不是?说什么看不起那些攀附权贵的人,喜欢文艺学府的平等,可你如今张口闭口都是家世悬殊很大。人家好歹落得个正大光明,你表面对此嗤之以鼻,可内心还不是很在意?”

宾霜语听了后,默默地低下头,宾家祖上是贫下中农,后来娶了经商的媳妇,生活水平才开始转好。一直以来,朝廷都厉行重农抑商,可是到了大凉对商户反而没有以前的偏见。大凉还对商人有很多宽商恤商政策,比如取消坊市制度。

也就是说商人不必像大凉以前那样,只能在官府规定的地方做生意,而是看哪里市口好,哪里市场吸引力大,只要有钱租房子,就能在哪里开张。而且商人的税负很宽松,行税和住税都是百之二三。

大凉国库的财政收入也不是靠苛税,靠的是繁荣的工商业带来的量的积累。因此大凉比眴朝的百姓生活还要更加富裕。宾家也是这样,儿女们有了一定的条件去私塾念书。幸好也不负所望,宾家女儿宾婧妍考到了酒社的社长,才把宾家从商户的地位拉到了寒门。

只可惜,大凉还是以族权和政权相互结合的,不管怎么说,都是要看家族的地位。虽然宾婧妍是成为了酒社的社长,但是宾家还是低门小户,对于外人而言,还是会看不起宾家这个家族。

唐婉就是其中一人,还是算比较小的势力了。所以宾霜语一直都很讨厌家族地位的血缘论,也因此对文艺学府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可是舒墨湘的话让她大惊失色,她好像真的被说中了,内心的确很在意出身。因为出身,她遭遇过不少白眼;因为出身,她一直被嘲笑轻视;因为出身,她从来没有得偿所愿。她曾经立誓:必定要出人头地,并且尽自己所能做到平等待人。

“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你所谓的屈辱只不过是自己对自己的偏见罢了。”舒墨湘见她低头不语,看穿了她的心,“正因为在意,所以才想改变,若你心中不在乎,那这些事根本就不可能让你苦恼,更不会有改变的念头和心态。”

宾霜语闻后心想:这的确是个道理,只是这已经是根深蒂固的,又怎么可能真的不在意!她甚至认为,舒墨湘能说出这样的话,完全是因为她本来就是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相府大小姐。若这个大小姐真的尝试过她们这样的生活,也就说不出这样的话了!

只不过现在的宾霜语的心的确被她看透了,宾霜语打心底认为,她俩根本不是一个高度的人,也就不跟她反驳,随她去了。

翌日,文艺学府开始了雅舍和艺舍的课,三十位习优都集于一堂,从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到歌舞,没有一刻是停下的。

众人都换上习优的服饰,外穿直领窄袖对襟褙子,内搭吊带抹衣和褶裙。颜色统一为天青色。正所谓:雨过青天云**,这般颜色做将来。因此,以此颜色来象征未来如雨过天青。

上优、中优、下优三个等级的颜色也跟习优的不一样,只不过舒墨湘到现在还没有见到除了习优外的人,也就很好奇到底会是什么颜色的服饰。

舒墨湘坐在习优的正殿上出了神,本来她以为文艺学府只需要学十社里面的功课,没想到还有焚香、听雨、候月、寻幽等雅事,果然她还是太天真了!

现在是琴课,琴社长是刘馥芬,抚琴是雅舍中排行第一,若心自适,无弦亦可。她正襟危坐,一脸严肃道:“攻琴如参禅,岁月磨练,瞥然省悟,则无所不通,纵横妙用而尝若有余。”

说罢,她又起身,走向她们,刚好走到舒墨湘前方,继续道:“声音之道可与禅通。你们可知琴亦可养生?”说完,刘馥芬的目光刚好落到舒墨湘身上,也不知道是不经意还是故意的。

舒墨湘看了看四周,没有人回答,而刘馥芬又似乎在等着答案。她略显尴尬,先苦笑一声,无奈开口回答:“《养生论》中云: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也是大暑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她见没有人说话,便接着补充道:“陶靖节先生即使不会弹琴,也要长年在家中放一把无弦琴,每逢酒酣意适,轻轻抚摸,无声胜有声,也不失为一种寄托。”众人听到舒墨湘的回答之后,不禁失了神,就连本来趾高气昂的鲍思颖开始注意起这位女子来了。反观唐婉,却在背后低声地与他人议论起舒墨湘,讽刺道:“就爱卖弄自己的才华,前人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有人却巴不得显露自己的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