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先子 作品

第二十三章 穷则思变(第2页)

夏天是一个生长的季节,田里的稻苗长得很快,那种看得见的疯长,实在令人欣喜。林大娘看着长势喜人的稻田整天微笑着,这种微笑,给了别人希望,也给自己许多希望。这个夏天,胡冬雪遇到了林大娘,就是像是遇到了一个恩人。

雨季说到就到,进了伏天,偶尔的一两场大雨过后,空气就会清凉很多,天空也少了很多燥热。不知不觉中,胡冬雪和石头妈妈在林大娘家的水田里又拔了半个多月的稻草,最高兴的是,她们又攒了很多钱。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们又能乐此不疲地过得轻松一些。

八月的清晨,温暖的阳光柔柔地涌进屋子里面的墙壁上,像波动的水纹一样,显得格外明媚。院子里面散发着淡淡的花香和蔬菜的味道,在空气中四处弥漫。

胡大海站在院里面的水井旁边,慢慢地压水。在他的手掌下,水井里面的皮抽儿和水管互相摩擦的声音,带着凉凉的气息,在有条不紊地起伏着。这些声音,就像泥沼里面艰难的脚步,倔强地向前走着。

胡大海压完一桶水后,就弯下腰,拎着它到马棚里去饮马,然后,在院子里面取来一捆青草,放在铡刀虫被拦腰斩断后,冒出奶汁般粘稠的浆液,粘在铡刀的刀刃上,再被一些铡碎的草沫擦掉。

大田封垄以后,村子里面游手好闲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无良人士开始四处游逛,无所事事。很多年轻的妇女们,三五成群地腻在一起,不是互相扯皮,就是天天打麻将,她们招蜂引蝶的日子过得像一盘肆无忌惮的散沙,致使大榆树的屯风越来越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有人又开始悄悄外出。男人,女人。他们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出路。在这个村子里,没有人过多地约束他们的脚步,他们像一群逃离圈圈框框的毛毛虫,在各种欲望的驱使下,对那片熟悉的土地,越来越不感兴趣。他们似乎都过够了那种贫穷与愚昧的日子,再也不想潦倒下去,选择逃离,也就选择了再生。但是,走这条路,真的很辛苦!

他们就这样走了,撇下了家中的老人和童稚的孩子,然后把希望都寄托在城市里面,他们或在城里打工,或在城里求学,或在城里学手艺,或在城里陪读。他们都想改变现实的命运,然后做最精明的城里人。这群汹涌的大军,如洪水泛滥,无疑给城里人带来了巨大压力和诸多危机,同时,他们也给自己带来很多潜在的麻烦。

他们走后,大榆树村里的胡同和房屋越发的萧条和冷落。像一座废弃的荒城,残留着脏乱,破败,被人遗忘和抛弃的痕迹。紧接着就出现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这些令人心寒的代名词,伴着那些空落落的院子,在揉皱的时光里,滞留在穷乡僻壤的死角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