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杨家村

正午十二点,温度计的水银柱在零下六十度的刻度线上艰难颤动。肆虐了整夜的暴风雪终于偃旗息鼓,却将天地间堆砌成一片惨白的坟场。

鹭江表面凝结着两米厚的坚冰,在惨白日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冷光,宛如一具倒扣的巨大水晶棺。

鹭江之上,杨家村的村民们裹着层层厚实的衣物,如同笨拙的北极熊般缓缓现身。

杨家村的村民们裹着三层羊皮袄外加狗皮护膝,脚蹬缀满铁钉的牛皮靴,活像一群笨拙的北极熊,在村头老槐树下缓缓聚集。

他们身后跟着五六只雪橇犬,清一色的阿拉斯加和哈士奇,这些本就拥有厚实毛发的耐寒犬种,此刻也被披上了特制的棉衣,只露出一双双警惕的眼睛。

雪灾末日降临后,杨家村对这些雪橇犬的照料堪称细致入微。在南方地区,它们几乎是唯一能承担畜力运输的动物。

曾经憨态可掬的雪橇犬,如今眼神中透露出凶悍的戾气,嘴角露出尖锐的獠牙,皮毛上还沾染着尚未干涸的血迹。

这些变化,见证着它们在残酷环境中的生存蜕变。

由一个年近五十的一个黑壮汉子带队,一群人来到了冰面上。

黑脸汉子在冰面上来回走了几圈,有时候又趴下来往冰层深处看的同时,又在冰面上面敲了敲。

过了好一会儿,他采用手里面的棍子敲了敲某处。

“就这里了,开挖,捞鱼!”

带头的黑壮汉子摆手招呼了一声之后,那些带狗过来的连忙把狗给带了过来。

村民们迅速行动起来,将雪橇犬牵引至指定位置。

众人合力抬起沉重的破冰器,随着一声闷响,冰层应声而碎。

冰窟窿中,十几条冻僵的鱼呈放射状卡在裂缝中,它们保持着生前最后挣扎的姿态,仿佛被时间凝固的雕塑。

冰封后的江河中,氧气含量急剧下降,鱼群为了求生纷纷上浮,却最终在冰面下窒息而亡。

这些冻鱼成为杨家村在末日中的重要食物来源。只需破开冰层,撒下渔网,便能收获大量高蛋白的食物。

杨大柱作为村里唯一精通捕鱼技艺的人,凭借这一技能,从昔日不起眼的小渔民,逐渐成为了杨家村的实际领导者。

就像是现在,他只需要指一个地方,自会有人跑过来来干活。

毕竟现在在整个杨家镇里面,只有他杨大柱才能够让整个杨家镇在活下去的同时,能够吃得饱饭。

但是这个时候想要像在末日之前能够吃得好,晚上早点睡,梦中什么都会有的。

“黑子,把绳子收紧些。“

杨大柱拍了拍最壮实的那只阿拉斯加,布满老茧的手掌在犬类厚实的毛皮下摸到突兀的脊梁骨。

雪灾持续了一个月,连这些天生耐寒的雪橇犬都瘦了一圈。

他抬头望向对岸的别墅区,那些往日里象征着财富的豪华的建筑,此像被撒了层盐的蛋糕,但是又不失优雅。

其中一个养狗的杨富贵走了过来,和杨大柱攀谈起来。

“唉,大柱哥,你说啊,现在这么的冷,那些城里人是不是全部都被冻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