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陛下大喜啊!
人性很复杂,但也很简单.....
抓住大部份人的弱点,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局面。
贾珏将御案上的几幅折叠的地图交给夏守忠,夏守忠连忙接过下去交给白肃等人。
这就是几个属国的详细地图,都是从系统兑换的高画质地图,山河湖泊,大道小路清晰无比,有了这个,行军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看着群臣齐齐跪地高呼陛下圣明的时候,贾珏也有了很大的满足感。
不过他还是很快恢复了冷静,认真的说道:
“国内这边一定要快速铺垫,引导舆论。朕会让报社配合各部,尽快将民心安抚住。大晟新立,百废待兴,老百姓必然是会担忧的。”
老百姓会担忧什么?
自然是担忧朝廷加赋税!
贾珏可不想被有心之人利用,煽动舆论。
所以早就设立了报社,可以引导天下的舆论。
<!---->
只要让老百姓知道,朝廷不会加他们的赋税,拿他们的粮食,他们就不会有过重的焦虑感。
而等到秋收之后,这天下将稳固无比!
而且那个时候,各地战况都会有捷报传来,民心也会更快的凝聚,自豪感也会生出。
六部尚书纷纷应喏,知道眼下才是最考验他们的时候了!
百万大军出征,大战在即。
内外一切事宜都会和海啸一般的压在他们的身上,但压力,在这个时候都转化成了动力!
贾珏随后又拿出了一个册子递给了夏守忠,然后抬了一下下巴。
夏守忠瞬间了然,小跑下去交给了户部尚书崔磊。
就从这一点上来看,夏守忠察言观色的能力就极为出众。
哪怕是贾珏挑选出来的曹安也是比不了的,没办法,运气这种事很难说。
现在后宫的内侍足够多了,贾珏也不可能再召唤几千太监出来,看看能不能出个郑和、高力士那样的太监出来。
所以现在夏守忠的地位,多少是有点无法取代的意思。
崔磊好奇的展开册子看了看,随后眉头慢慢的皱了起来,疑惑道:
“陛下,没必要这般做啊。就算是朝廷不奖赏,老百姓也会多生子嗣的。这个时候谁家没五六个孩子的?”
“若是朝廷以这个多生政策来奖赏的话,短期内还好,但是长时间之后,可能会造成很大的财政负累。”
众人还没有从对外开战的兴奋中回过神呢,听到崔磊这么说,纷纷问起怎么回事。见到页珏点头,崔磊才将册子给康浩道:
“陛下的意思是由朝廷来制定一个鼓励多生的政策,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的多生孩子。生三个以上的,之后孩子医疗、教育都由朝廷负担。”
“而且不仅每个新生儿都能得到口粮田,在十四岁之前,每年都会有一笔专门的养育费。虽然不多,但陛下有些低估了华夏百姓对于多子多孙的执念了。”
在崔磊看来,这种事情完全没必要催促。
只要能安定下来之后,又有了口粮田和地方工厂,老百姓不必担心饿死,那么造小人的心思也就更多了....
毕竟这个时代可是没什么娱乐的,寻常老百姓天黑了之后,除了这点事还能干什么?
康浩看了看册子后,也点头说道:
“陛下,臣也认同崔尚书的观点,这种事不用催。眼下老百姓还没安稳呢,等今年秋收之后,天下同庆,人口的增长是必然的。”
众人闻言也明白了怎么回事,都觉得这事真没必要。贾珏有些无奈的摇头道:
“你们说的朕都明白,可你们想过没有,大晟接下来几年未必能真正的休养生息,对外扩张一旦开始,就很难在停下来了。”
“到时候咱们大晟百姓的数量不够,对很多政策都有一定的阻碍。比如迁徙问题,迁徙到新开拓疆域的百姓太少,就会拖慢同化的进度。”
“而且眼下大晟的人口,也的确是太少了!你们看看这些国家,以后都会是大晟的疆域。难道只有官员,没有我大晟的百姓么?”
“如今大晟的百姓不足三万万,实在是太少了!朕希望百年之内,人口增长至八万万,甚至十万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占领这些地方!”
贾珏也知道这个时期根本不用操心人口的问题,只要有时间,只要天灾退却,只要有高产粮种,人口增长是必然的。
但贾珏要的不只是人口增长,而是人口爆发!
打败甚至是占领一个国家都不难,难得是如何消灭他们的文明文化,同化他们认同华夏。贾珏要的不是奴役,而是天下大同!
若只是奴役,那可就简单了。但随即而来的问题也就更多了!
等到问题积攒的越多,爆发的也就越狠!
他活着,自然有自信镇压一切。
但以后自己的儿孙呢?
所以同化其他国家的百姓,是必然的!但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口,海量的人口!
众人闻言纷纷反应过来味了,能站在这里的没有傻子,寻思了一下就明白了贾珏的想法。
崔磊愁眉不展的在心里默默算了起来,心疼的说道:
“陛下,要好多钱啊!而且时间越久,要的钱就越多啊....”
贾珏失笑道;
“这只是权宜之计,是要让老百姓能‘投入’进去。三五年之后,这个政策就取消了。要是让朝廷一直拿银子出来,哪里受得了?”
“至于口粮田的事情不必担心,以后打下的疆域会很多,只要以开荒、迁徙为政策分田分产,就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了。”
现在大晟方立,又刚经过天灾人祸。
所以很多灾民和老百姓心里对于故土的感情是最盛的时候,不愿意北上开荒是正常的。当然也有故土难离,人离乡贱的原因。
但接下来大晟的发展会越来越快,生产力也会越来越高,老百姓的见识也会逐渐开阔。五年十年之后,再想迁徙百姓就简单的多了,甚至都不需要强制和道德绑架。
只要将好处摆在那,自然就会有人走出去。
崔磊闻言松了口气,只要不是一直送就好。
方才听到贾珏希望是十万万人口的时候,他都觉得天塌了!那么多人,每年得有多少新生儿?
得拿出多少银子来?!
好在只有三五年,这三五年就算是人口发展的快,只要地方府衙能配合在补助一些,在大力发展一些产业,倒也伤不到根本。
“陛下圣明!”
贾珏哈哈一笑,随后摆手说道:
“好了,诸位爱卿,方才所商量的事情,在明日朝会上会正式颁布圣旨。你们先回去准备一下,明日上朝的时候在仔细商议。”
方才虽然主要出战的人员都安排好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要仔细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