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请陛下退位

牛继宗心里格登一下,但又不敢在这个时候推诿。

现在只能自认倒霉,到时候拖慢一点行军速度....

“这次由你挂帅,率六万大军驰援鞍山关卡。朕不需要你立下什么汗马功劳,只要固守住鞍山或者盘锦,等待边关十万大军合围,就是大功一件!”

“若是行军过慢,或者在大军到达之前失守,哪怕是一天,也是大罪!朕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立下大功,朕亲自为你庆功!”

雍和帝没说如果没有立下大功怎么办,但牛继宗心里却是明白。这个时候的雍和帝,其实已经有些‘疯’了

“臣,领命!”

雍和帝又看向沈安,这位靖国公的儿子。

“沈安!”

“臣在!”

沈安其实在方才雍和帝点将牛继宗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也跑不了。

毕竟三大营除了神机营外,就是他和牛继宗分别掌管。

而开国一脉的王子腾才叛出大干,雍和帝肯定不放心。

再说贾珏也是开国一脉的!

点牛继宗不仅是因为他有和异族作战的经验,也因为这是在安抚开国一脉。

“朕任命你为此战督军,有监察之权!此战一定要配合牛爱卿和礼部官员,进退有度!不得失守,也不得逼迫太甚!记住,此战的唯一目的是拦住鞑子大军,逼迫他们和谈!”

“臣,遵旨!”

沈安和牛继宗一样,现在都是亚历山大.....

随着两人领了虎符和圣旨离开之后,礼部这也开始继续商量起了和谈的事情。

现在大干是占优势的,怎么谈,肯定是要有个说法的。

最初提出意见的李源隐在人堆之中,低头装作思考的模样。

实则在算计着还有什么可以拉拢,重新回到忠顺郡王的麾下.....

宁国府,前院。

李振山摇着羽扇,呵呵笑道:

“这忠顺郡王果然是和他爹一样的角色,这般的谨慎。不过城外三大营的兵马调出去,也是一件好事!”

程乐羽满脸慈悲的轻叹一声,不忍道:

“这一次不知道又要有多少无辜之人卷入,李将军,真的不等侯爷回来?”

李振山摇了摇头,起身看着窗外,也露出一丝疲惫。

“侯爷如今在最紧要的关头,绝对不能前功尽弃!只要草原异族被灭,侯爷的声望就能达到最高。到时黄袍加身,也是轻而易举,无人反对!”

“如果现在回来,虽然各地死伤都会减少,但很多事情就做不到尽善尽美了。我会让各地黄巾注意一些的,程先生放心吧。”

程乐羽沉默着,他如何能放心?

李振山不大开杀戒,他就阿弥陀佛了!

“忠顺郡王并不是一个安定的因素,很难说最后他会不会将侯爷说出来,或者是说漏了嘴程乐羽担心忠顺郡王在造反的时候,用贾珏的名头来震慑这些人。

这样的话,纵然没有人相信,也会被皇室拿捏住一个把柄。李振山轻笑了几声,老神在在的说道:

“放心吧,早就都安排好了。到时候他不说侯爷倒也罢了,若是真的说了,反倒是给了侯爷一个‘清白’!”

数日后。

朝会。

自从前几天三大营的精锐被调走,城门封锁之后,雍和帝就一直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虽然又重新稳固了宫防,可他依旧有些心惊肉跳的。

他眉头微皱,环视了一圈后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心想着莫不是肃王出事了?

等不到和谈了?

可以前从没有过这种父子之间的心灵感应啊!

就在群臣平身之后,兵部侍郎李源竟然抢先站了出来,走到了文武中间。

要知道以前都是六部尚书先站出来,将昨天或者今早在养心殿商议过的事情拿出来说一说“陛下,臣有本奏!”

雍和帝也有些好奇的看着李源,疑惑道:“爱卿有何事要奏?”

李源站的笔直,肃声道:

“陛下,臣认为此时此刻,陛下不应该召肃毅侯回援!此乃大错!”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虽然很多人都这么想,但都知道其实贾珏已经有些功高盖主了!这是忌讳!

虽然有些人心中不满,却不敢说出来。

而且也有一部分人,一样不想看到贾珏坐大的。雍和帝眉头一皱,缓缓无奈道:

“李爱卿,你在说什么?”“臣说陛下错了!”“李源!”

“陛下!错就是错!陛下乃是一国之君,一言一行都是天下表率!陛下如何能因为肃毅侯功高,因为贾家功高,就如此忌惮?!”

李源像是一个黄金斗士一般,直接顶撞雍和帝。

这让雍和帝都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李源就是个兵部侍郎!

在百姓的眼里是高高在上的,但是在朝中却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换掉的人!可谁知道李源不仅顶撞了,而且还在继续顶撞!

“陛下之担忧,吾等身为臣子自然也清楚。可如今正是剿灭草原异族的最佳时机,若是错过,再无机会!肃毅侯一路征战,为国奔波,还不需朝廷提供后勤~”

“如今蛮子大军被赶到了蒙元的地盘,鞑子地盘全都已经清理过了。此等千载难逢的机会,只需肃毅侯继续推进,便能真正的剿灭祸患,开疆扩土!”

“蒙元一灭,边患之祸再也不会祸及儿孙!届时只要安抚好国内,便是内外和平,盛世再来!可陛下因为私心,却要召回肃毅侯,此乃大错!”

雍和帝被这番话气的有些发抖,他知道自己的打算是瞒不过去的。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傻子。

可即便他们知道了,也没有人敢说,这事就不算暴露!

李源说的对,他就是在忌惮贾家,忌惮贾珏。

贾家一门不过两代,就出现了三个国公!

再到贾珏这一代,如果在立下平定草原的大功,封国公都不够!

就凭着眼下贾珏接触边关危机,将巴特尔赶出边关,就足以封国公了。若是真的平定草原,只能封王!

而且贾珏的军中威望会提高到极致!

一个军中余荫甚高的贾家,一个平定草原的王爷,一个仅凭着‘名声’就能募兵数万的武将。

他如何能安心!

可如今这一切都被李源给挑明了,等于将他从阴暗中拽到阳光下!

“李源!你是在指责朕么?”雍和帝声音冰冷,显然是在压抑着怒气。

李源沉声道:

“臣非是在指责,而是为天下计,为大干国运计!肃毅侯平定草原就在眼前,大干百年之忧解决之法就在眼前,肃毅侯决不能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