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上钩的雍和帝(第2页)
“若是这个时候城外灾民在出现乱子,就算是肃毅侯能在边关建功,然后呢?继续屠国内百姓?知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是无辜卷入的,不是真正的乱匪!”
“耽误的时间越多,就有更多的老百姓被卷入其中!到时候难道都杀了不成?!派谁去?之前派出去的那些将领,到现在都没有回哺朝廷,可见其贪!”
康浩的这句话就相当于开地图炮了,那些派出去的将领身后的那些人自然坐不住。纷纷站出来和康浩对线!
其实大家都清楚,这些派出去的人到底都做了什么。
都在学贾珏大肆屠戮,但却没有安抚百姓乱民的本事。
他们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贪!
但到现在为止,他们这些人也的确是没有往回运送钱粮。而且乱民的呼声越来越高,反抗也越来越激烈。
到现在已经有七位‘提督’被杀了!
不过大家的目光和注意力依旧都在边关,依旧认为只要边关无恙,这些乱民都不值一提!眼看着下方的争吵越来越激烈,雍和帝沉声道:
“都住口!朕还没死呢!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将这里当做什么地方了?!”不过短短几天的时间,雍和帝就发现这些臣子越来越不受控了!
而且他的两个儿子,也开始不在遮掩的扩大自己的势力。
这让他越来越不安了!
他知道,这是上次下了罪己诏,再加上太子身死之事一直调查不出结果的缘故。他的名望,已经降到了最低!
虽然很多官员背后的家族势力都被屠戮一空,但他也一样位置越来越虚了!
尤其是在二皇子和三皇子纷纷站出来拉拢人心的时候,他这个做皇帝的,反倒是成为了最弱的一方!
康浩转身向雍和帝行礼道:
“陛下,肃毅侯能征善战,勇武无双。有他出马,不日便能传来捷报!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安抚百姓!是分化乱民,镇压暴民!”
雍和帝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力,他又何尝不知道乱民的危害?
虽然也和群臣一样,认为主要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边关,但也知道内部的腐朽才是最不可忽视的。
可现在朝廷国库空虚,别说是调粮了,就算是再想强制纳粮都没有这个实力了!而且漕帮余孽一直在运河各处捣乱,就让水路交通出现了更大的麻烦。
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一刻雍和帝心累到无以复加!
就在这是,一个都察院官员眯着眼寻思了一下,忽然站出来高声道:
“陛下,臣风闻一件奇闻,言及肃毅侯贾珏并非是贾家人,而是当初其父母暗中抱养的孤儿!也有人说,其实贾珏之母红杏出墙,他绝非贾家血脉!!若是如此,肃毅侯并无资格继承宁国府!”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
心说你就算是要栽赃陷害,也有点脑子好不好?!
就算是都察院有风闻奏事的权利,也不是什么事都能拿出来扯犊子的!可这官员不但没怕,反倒是继续高声道:
“因此无论是爵位还是家产,都不该是肃毅侯的!这样宁国府后继无人,这些家产理应收归国有!”
雍和帝的嘴角抽了抽,心说你脑子有泡吧?!
朕这个时候就算是没收靖国公的家产,也不能没收贾珏的家产啊!
这回就连一向暴躁的康浩都没搭理他,转而继续说起乱民的事情。就在这时,一个传令官飞奔到殿外高喊:
“陛下,前方八百里加急,肃毅侯率军于鞍山阻敌大捷!满金七位皇子被斩,蒙元巴特尔被肃毅侯斩断一臂!元金大军溃败,斩首七万有余!”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随后爆发出更大的欢呼!
雍和帝激动的都站起来了,连声道:
“快进来!呈上来!夏守忠,快,快念!”
传令官手持一封奏功司的密折弯腰入内,夏守忠连忙下去接过密折。
“奏功司密折!肃毅侯以一万青壮在盘锦外四十里处埋伏,以火药、火炮等火器伏击四万鞑子大军,全歼!七个皇子人头就在路上!”
“随后肃毅侯一路招收青壮和散兵、逃兵,在鞍山诱敌深入,牵制蛮子大军,派兵绕路而行偷袭辽阳镇,辽阳县!于十二月二十二日火烧两座县镇,阵斩蒙元大皇子四皇子!杀敌四万余!”
“十二月二十三日,肃毅侯率领两万军民出城迎战,一路直冲中军,阵中射落王旗,阵斩巴特尔一臂!蛮子大军溃败,一路被新首四万有余!如今正在带领大军追击!”
随着夏守忠慷慨激昂的念出密折上的话,满朝文武都是大喜,但有不少人的喜色只在面皮之上,有的眼中忌惮,有的眼中深思,有的眼中阴冷。
雍和帝大喜,连声道:
“好好好!边关之危解矣!来人,快传朕的旨意,边关各镇即刻出兵,配合肃毅侯围剿巴特尔大军!”
就在满朝文武恭喜雍和帝的时候,先前站出来的那个都察院官员然高声道:“陛下!肃毅侯此等大功,臣认为应该封为国公!”
这话一处,雍和帝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心里不断的盘算得失,最后灵光一闪说道:
“战事未完,此事不急轮调。况且刘爱卿说肃毅侯身世未明,就暂且记下战功,等此战结束之后,一起封赏吧....”
他却没有看到,那刘御史底下的脑袋闪过一丝冷笑。上钩了!
雍和帝并非是个傻子,他知道贾珏此战只要赢了,就一定要封!
但到底是封王,还是封国公,这一点他其实也有些忐忑。
他当然希望贾珏能全歼蒙元满金大军,甚至希望贾珏能将草原所有部落都给屠了!
可他也知道,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地步,贾珏就功高盖主,一呼百应了!
所以他不想给贾珏封王!
他必须将功劳压一压,于是才顺着刘御史的话说了下去。
最重要的是贾珏只靠着名声,就能一路‘招揽’两万甚至更多的青壮和逃兵,这威望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