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妙玉和邢岫烟(第2页)

所以这丧事办的不小,前面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虽说牵扯到贾敬和玉阳的事情,但雍和帝都下了罪己诏了。

再加上贾珏现在还在外掌王旗,所以还是有不少人前来的。

后宅。

王夫人并没有在荣庆堂露面招呼各家前来吊唁的各府诰命夫人,其实就连贾母也只是露个面就回去了。

实在是这婆媳两个现在都心如刀割,全都病倒了。

贾母还稍好一些,见惯了大风大浪,还能勉强起身。

但王夫人这会儿连床都起不来了,这一天一夜不知道哭晕过去多少次了。

薛姨妈守在床边,握住王夫人的手轻声安慰道:

“姐姐还是要保重身体才是,你还有元春呢,她大了,也是时候考虑以后的婚事了。没有姐姐你做主可怎么办啊?”

王夫人的眼睛都哭的红肿,现在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她张了张嘴,嘶哑的声音断断续续的说道:

“宝玉….....宝玉没了,我活着也没意思了.......”

虽说之前宝玉的言行让她有些心寒,但到底是她的亲生儿子,而且疼爱了这么多年。

不,说是溺爱更为恰当!

如今宝玉突然死了,她这个做娘的哪里会不心痛?

尤其是那个害死宝玉的凶手,如今竟然也要让贾家来操办丧事!

一想到那个小畜生的棺材就在东府前面摆着,她就愤怒的不行!

谁都知道,这是雍和帝故意恶心贾家的!

你贾敬不是忠心耿耿么?

不是抚养旧主之子么?

不是想着扶持旧主之子未来登上皇位么?

不是算计朕么?!

那朕就让这个玉阳在你贾家办丧!

虽说有不少官员都出声反对,但雍和帝却是一意孤行。

他实在是太憋屈了!

被人算计的名声臭了不说,还有人想要谋夺自己的皇位!

若是不出了这口气,他那口血都白喷了!

当然最重要的也是玉阳的身份没办法完全证实,证明只靠着一枚玉佩是不够的。

如果玉阳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那自然是没什么说的。

但现在人就这么死了,靠着一枚玉佩说是先太子的遗腹子?

闹呢?!

只要皇室不承认,满朝文武也只能发发牢骚,背后不满罢了。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大干内忧外患。

雍和帝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这些官员也不敢在节外生枝,怕被当做了典型…………

王夫人和贾母,就是因为这个旨意才会病的这么严重,若不然不至于如此。

杀了宝玉的凶手要贾家操办丧事,还不能坏了规矩,还要自家出钱,谁不憋屈?

王夫人哭的厉害,又咳了起来。

薛姨妈赶紧接过宝钗送来的参茶,小心的舀起了一勺喂王夫人喝下。

好姐姐,现在你若是坚持不住,岂不是让宝玉不孝了?我知道姐姐心里难受,可也不能这般作践自己的身子。

王夫人摇着头不说话,依旧哭着。

薛姨妈见状只能咬了咬牙,低声道:

“姐姐,你这么多年过来,难道是容易的?如今你若是真的出了事,最高兴的是谁?到时候二老爷会不会扶赵姨娘上位?还是在娶一个年轻的做续弦“?”

“到时候若是在生下个嫡子,那宝玉还有谁记得?!只有姐姐好好地活着,才能让宝玉也跟着姐姐的记忆活下来,若不然等大家都忘了宝玉,宝玉才是真的没了!”

王夫人怔了一下,随后眼中出现了一些生气儿。

薛姨妈见状有效,顿时也激动起来。

就王夫人这个性格,她是真的担心人就这么没了!

这一天一夜,她一直都在这里守着,就是怕王夫人想不开。

可劝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一直都不管用。

王夫人那眼里没有半分生机,全都是求死之意,

就这参茶,若不是她强制喂下去,怕是王夫人都不会喝的。

见到这么说有用,薛姨妈咬了咬牙,心说对不住了姐夫!

“姐姐,你和二老爷之前的事情闹得这么不愉快,现在二老爷又要在外三年。三年时间啊!他现在就算是想回来,都是有心无力!”

“就算是他现在还会因为宝玉的离世而伤心,明年呢?后年呢?二老爷去的地方虽

是偏远,但也有书香世家,有想要攀高枝的。”

“若是姐姐想不开,就这么没了,那岂不是正好给人家挪地方么?!姐姐是什么人?是咱

们王家的嫡长女,万千宠爱于一身,甘心这样么?”

“再说只要姐姐还在,宝玉就会一直都在姐姐的记忆里。若是姐姐也不在了,谁会每天都记着宝玉?二老爷会么?他会有新的夫人,新的孩子……”

王夫人闻言也不由得顺着薛姨妈的话往下想,眼中的生机和怒意越来越重……

想想当初英年早逝的贾珠.......

是啊!

除了自己和儿媳妇,谁还会时常记着呢?

若是自己也没了,那谁还能记得宝玉?

就算是有人记得,又能记得多久呢?

而且她觉得妹妹说的对,如果自己真的死了,元春怎么办?

那时候会有一个年轻的女人坐自己的位置,享受自己的生活。

她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哪怕是和贾政没有了感情,对贾政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了,她也不会让别人夺走自己的东西

况且,她还有个亲生女儿呢…

见到王夫人挣扎起身,捧着参茶碗喝了起来,薛姨妈终于松了口气。

宝钗在一旁也不由得惊讶,她都想不出薛姨妈能这么‘劝人’!

看着王夫人憔悴的样子,宝钗也不由得内心感慨道:

“若是珏哥哥在家,绝对不会出这么多的事情。说到底家里还是没有撑起门面的爷们在。”

宁国府,前院。

一个偏僻的小院里。

贾珏在离开之前,就从辽东调回来了一些人手。

戚镇,戚家军火枪骑兵队的千总,这次回来的就是他。

不过他并没有露面,就算是昨天刺杀的事情也都是那些细作们出面的。

没办法,

暗杀和冲锋陷阵完全是两回事,论战场表现肯定是他们更好。但是论暗杀,论布局,论栽赃陷害,肯定是细作们更顺手...

戚镇看着手下的几个队长,沉声道:

“叮嘱好弟兄们,这段时间好好的潜伏下去,前面不要露面。咱们几个是以家丁的身份进来的,就暂时先保持住,不要给主上招惹麻烦。”

就是因为他们会火器更了解。

“哈哈哈,这次大干的这些大人物怕是都吓坏了,今天来吊唁的,身边各个带着护院呢!

“哈”说是护院,就是挡枪的!只要听说过咱们加特林的威力,谁不害怕?!”

“我还是喜欢手榴弹!威力大,一个扔出去就能炸死一群!”

“这要是让余江川知道咱们有这么多好东西,怕是眼睛都要红了!”

“哈哈哈,他们还在江南一刀一刀的拼呢,咱们都用大杀器了!”

“可惜这次不能把咱们的m1897炮给带来,要不然咱们这些人就能直接把这神京给打下来!”

“不过话说回来,为了主上起的名字都这么怪?加特林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爱慕是什么意思?1897什么意思?”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明显都很兴奋。

辽东的那个庄园在机械化的运作下,不仅电力被运用了起来,火器的制造也越来越熟练。

虽然现在产能并不大,而且铁矿、铜矿、火药的消耗都极大,但产出来的东西是真的好!

作为火器骑兵队,他们几乎是第一时间就都配备了击发式后膛步枪。

虽然也是一次只能装一发,但是比火铳填充子弹的速度要快数倍!

而且稳定性更高,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

最重要的还是火炮、加特林和手榴弹的出现,真的是重新整理了这些精锐的三观。

只不过现在的产量太少,在真正的大规模战场上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杀伤力。

这一次他们回来的时候,将十五架加特林拆成零件带了回来。

至于手榴弹和子弹都是藉着‘献粮’的由头,掺进粮食、海货、山货等东西里面运回来的。

戚镇敲了敲桌子,严肃道:

“都收一收,别太自大了!咱们现在人手不够,步枪也没带进来。加特林威力虽大,但现在不能暴漏,都小心一些,别得意忘形!”

“这都是主上以后收复天下,开疆扩土的杀器!现在暴漏了,以后主上怕是会有麻烦!都做好你们自己的事情,管得住自己的嘴!”

和荣国府不同,宁国府这边的丧事虽然也早操办,但是来吊唁的人也就没那么多了。

大部分都是一些辞官的老人或者是受过先太子恩惠的,或是一些只来祭拜贾敬的。

因为东府这边的主子几乎都走了,所以是后街的几个族老在这里操办。

他们可不知道贾珏的事情,戚镇可不想因为自己管教无妨泄露了什么讯息,给贾珏造成困扰。

苏州府,玄墓,蟠香寺。

如今整个江浙一带都受到乱民和漕帮的影响,几乎每个府县都不消停。

但蟠香寺还稍好一些,毕竟这是在山上,而且还是个尼姑庙。

现在的乱民都是流民组成的,所有人都是奔有吃的地方走。

不会有人爬山来尼姑庙抢女人的....

慧慈师太看了看手上的信件,有抬头看了眼面前站着的人,不由得皱眉道:“侯爷如何知道小徒妙玉的?又为何要派你们来保护她?”

信自然是贾珏派人送来的,不仅送来了信,还来了一百人!

信上说这些人是来保护妙玉和邢岫烟的,这些人会留在蟠香寺一直等到贾珏过来。

师太这就是在为难在下了,在下只是听命行事,如何敢揣度侯爷之意?!况且如今世道这么乱,有我们保护,蟠香寺也能安全一些。

这人正是背嵬军的一员,只听命行事,从不问缘由。

别说贾珏是让他们保护妙玉和邢岫烟了,就算是让他们保护慧慈师太,他们也会奋不顾身的.

慧慈师太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

“非是贫尼不知好歹,只是自从苏州府周围起民变之后,粮食就送不上来了,如今我们也只是勉强果腹。这山上是在是没有多余的粮了....”

背嵬军精锐面色不变,依旧是铿锵有力的说道:

“不怕,我们这就下山去找粮食,有我们在,庙里不会有人挨饿的!”

慧慈师太愣了愣,她倒是没有怀疑这些人的身份,只是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这么好说话。不过听到他们要去找粮食,慧慈师太也不由得一喜。

其实这庙里倒是不缺钱,但现在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甚至都不敢下山去!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后门出探出两个小脑袋。

两个姑娘都极美,只不过一个面色高冷,眼神高傲,一个面色温婉,眼神柔和。两个姑娘对视了一眼,悄悄的退了出去。

这正是妙玉和邢岫烟!

邢岫烟见妙玉还在端着,不由得掩口轻笑道:“难怪当年你父母一定要送你来这里带发修行,原来你的姻缘在这里呢!”妙玉一下子没端住,脸色微红的啐了一声。

两女还不知道,那信上不只是有妙玉,还有她邢岫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