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重大打击!上皇危(第2页)

“甄家甄士隐德行如一,忠君爱国,加封太子太师,辅助太子德行。暂时全权负责江浙一地纳粮之事,事了后回京!”

“孔康辉身为孔圣后人,一心治学,于国有益。其报国治民之心,朕颇欣慰。封孔康辉江浙左布政使!望其施展才学,报国报民!”

戴权连忙躬身行礼,在心中默念了一遍,确定完全记住后连忙出去了。

这是口谕,他还需要去兰台寺找人草拟圣旨,美化词句,然后回来盖印......

前面两个任命,雍和帝完全能够理解。

加封贾珏并非是太上皇顾念贾家,而是拿着这份封赏希望贾珏在江浙一带拼命!

其实就算是到了现在,在太上皇和雍和帝的眼里也不过是一颗好用的棋子了。

爵位这就算是给到头了,回来在封也不会封到国公,而是给其他的官职或者是加深本身京营节度使的权柄。

......

当然即便是加深京营节度使的权柄,也是要在皇室的可控范围之内的。

赐下王旗,只是因为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只靠着两淮总督的权柄做事了。

甄家就更简单了,这完全就是给甄家的一个保护符。

什么太子太师完全没有卵用......

但有了这个名份,至少再过两代皇帝,甄家也能享受荣华富贵。

当然权利也自然是收回来了!

这一点雍和帝也不在意,富贵这种东西,只要天下无碍,给了也就给了。

再说老太妃还在边上呢......

但是最后一个封赏,则是完全出乎雍和帝的意料了!

孔康辉!

这是和衍圣公一个辈分的人,是南孔之中最负盛名的一个!

和衍圣公孔康明的胡作非为不同,孔康辉的声名极好,不仅学富五车,而且言行如一。

雍和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孔康辉竟然会站出来接受朝廷的封赏!

要知道南孔和北孔其实都有着自己的使命,南孔很少接受朝廷的册封,也很少入朝为官。如今孔康辉站出来,再加上衍圣公府没了,他就是圣人!

只要他出现,那么江南诸多世家、学府乃至所有的读书人,都无法在扯大旗了!

甚至对很大一部分的灾民,都有着极强的安抚作用!

这才是最后一张底牌!

太上皇很是疲惫,说完这些喘了好一会才继续说道:

“赈灾钱粮之事,严查!凡事参与者,无论是何身份,夷三族!此事有幕后之人操纵,要时刻关注江浙乃至天下所有灾民,凡事有鼓动百姓者,杀无赦!”

雍和帝点了点头,这种事都不用太上皇吩咐,他就会这么做。一开始下旨发放赈灾钱粮的时候,就说过类似的话。

就在雍和帝要说什么的时候,夏守忠急匆匆的小碎步走了进来。

“陛下,八,八百里加急...还是两封!”

听到又来了两封八百里加急,雍和帝的眼前就是一花。

实在是方才给他的惊吓太大了!

就算是太上皇方才连下三道圣旨,他都有些拿不准贾珏、甄应嘉、孔康辉三人能不能稳住局势!

江浙一带就是鱼米之乡,又是世家最多的地方,也是灾民最多的地方!

一旦此地出事,对大干的打击极大。

眼下又来两封八百里加急,这若是真的在有什么坏讯息,雍和帝都怕是接受不了了!

他这么多年殚精竭虑的,皇位依旧没有坐稳。

要是大干就此出现什么问题,这身后骂名是躲不掉了!

太上皇虚弱的睁开眼,有气无力的说道:

“呈上来!”

雍和帝也回过神,连忙起身接过了两封密折。

先是开启一封看了看,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但是并没有慌乱。

“父皇,山东锦衣府密折。”

太上皇费力的挣扎起身,拿过密折仔细看了看,脸色也很是不好。锦衣府密奏,山东衍圣公府之事‘疑似’和忠顺亲王府有关!

这个疑似用的很是巧妙!

到底要不要藉着查下去,怎么查,查到什么地步,全都在这‘疑似’两个字里面。

太上皇自然懂这些人的心思,本来他是不想在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兄弟阅墙的。

但一想到那么多的赈灾钱粮是在山东地界没了,不由得也猜忌起了忠顺亲王。这就是皇帝..

“严查!”

短短的两个字,虽然依旧有气无力,但其中已经隐约夹杂着一丝杀气了!雍和帝心中惊喜,但还是故作迟疑的说道:

“父皇,此时若是深究,怕是会牵扯太大......”

太上皇抬眼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道:

“这不就是你希望的么?”

这话一出,雍和帝直接跪在了地上。

他跪,温皇后也紧跟着在不远处跪下了。

老太妃、皇太后和温皇后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必然是前面朝廷的大事,所以压根没有上前。

只有温皇后在竭尽全力的侧耳倾听,想听听到底有什么讯息。

若是能得到一星半点有用的讯息,那么传给贾珏,必然是会对贾珏有帮助的。

想想但是贾珏对自己做的事情,温皇后虽然恼怒,但也知道贾珏是她现在唯一可以‘合作的人了。

贾珏好,她才能好!

雍和帝低着头解释道:

“父皇,儿臣绝无此意!儿臣曾对父皇立誓,此生绝不沾染兄弟性命血债!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或是以后,儿臣都不会这么做!”

当初太上皇因为先太子的事情一病不起,眼看就要撒手人寰了。

选来选去最后还是选了雍和帝,也让他跪在病床前立誓。

今日雍和帝在说出来这件事,太上皇也沉默了。

其实太上皇心里清楚,誓言对于皇帝来说没有任何的束缚作用。若不然那些年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文武大员或被杀或郁郁而终了!但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起来吧,此事必须严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传旨给山东千户所,此事要秘密查验,不可声张。若真是他做的,查清赈灾钱粮始末和被运到哪里去了。”

他没说若是查到不是忠顺亲王做的会如何,但雍和帝知道太上皇这是在怀疑他!怀疑这封密奏是他设计的!

不过这会儿雍和帝一点也不慌,因为这件事压根和他没关系!

他现在觉得这事儿就是忠顺亲王做的!

若不然谁还有这么大的能量,能让那么多的赈灾钱粮都消失了?押运官员?

漕帮?

这些小人物,压根就没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温皇后听到了这些字眼,脑海中瞬间将事情的始末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心中暗道:

“赈灾钱粮出事了!难怪要如此加封贾珏,这是要他做刀,在江浙一带大开杀戒啊!不行必须尽快将讯息传出去,这是危机,也是绝佳的机会!”

贾珏身负两门爵位本就非常人能及,如今又有王旗在手,可谓是权势滔天!

只要能操作的好,完全可以和她打一个配合,助她在前面朝廷或者是地方上培养起来几个人手!

雍和帝起身后,展开第二封密折,随后满眼愤怒,暴怒道:“胆大包天,胆大包天!”

太上皇皱眉问道:“怎么了?”

雍和帝沉声道:

“礼部尚书赵遵南下途中‘遇到歹人”,一应官员、护卫、随从全部被杀!”

此言一出,屋里的几人都惊讶的看着他,就连太上皇都一样。

这可是六部尚书之一,虽然是礼部,但也是尚书!

况且礼部掌管天下书院、考试,甚至是学子的福利,还有诸多职责,简单点说就是现在的外交部部长兼文化部部长和教育部部长等等等等

这样的大员,再加上一应官员都被杀了,还说是遇到歹人?!

什么歹人能一次杀掉千余人!

这里面还有五百名五军营精锐作为护卫呢!

这已经不是命案了,这是挑衅,这是在打朝廷的脸!

太上皇双眼微眯,轻声道:

“原本计划是不必赵遵亲自去,是朕点了他。他遇到劫杀,只能有一个缘由,看来是有人对朕挑选的过继人选不满意啊!”

雍和帝也想到了这一点,这衍圣公府没了,要过继南孔的人过去。

这人选一开始是打算让南孔自己挑的,但后来太上皇下旨强制纳粮的时候,又亲自点了人选,还让赵遵亲自带队南下。

“父皇,会是谁做的?这衍圣公府虽然重要,却也不过是个摆设门面,谁过继过去重要么?”

太上皇摇了摇头道:

“是谁做的不重要,为什么这么做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是那些灾民,不,是那些乱民做的!”

养心殿内。

老御医犹豫着低声道:

“陛下,太上皇已经油尽灯枯了。若是没有今天的事情,最少还有两三年的时间。可今日血气逆冲,心脉受损,怕是,怕是......”

在宫里做御医,最怕的就是遇到这样的事情。若是帝王和皇后遇到什么病症,不严重的还好。

一旦涉及到死亡,那很可能御医一家都要跟着陪葬。

雍和帝沉默了几秒后,缓缓问道:“还有多长时间?”

“至多半年,甚至,甚至不足三个月...”

老御医的话一出,雍和帝皱了皱眉。

他本以为至少也会有一年的时间,没想到只有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他虽然想要尽快掌权,但绝对不是这种方式。

因为他已经察觉到太上皇在缓缓放权了,现在太上皇忽然寿元所剩无几,那么接下来难免有些动荡。

“下去吧,此事不许有其他人知道,包括父皇!”

老御医劫后余生,连忙跪地谢恩。

等到老御医退出去后,雍和帝沉默了片刻,开口呼唤道:“夏守忠!”

在外面守着的夏守忠连忙小跑了进来,知道这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吩咐了。

“让人即刻前往山东千户所,告诉他们,忠顺亲王的事情要‘严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现在太上皇已经这样了,他不能再等了!

太上皇的状况必须瞒着,然后快刀斩乱麻!

太上皇还没死,他不能现在就动手杀人,但完全可以废掉忠顺亲王的爪牙!

夏守忠依旧低着头等着吩咐,果不其然,雍和帝又沉吟了一会儿继续道:

“传旨给礼部,将赵爱卿等人的死讯告诉他们,让他们立刻选择新任人选南下。传旨三千营牛继宗,挑选两千精兵护送!”

“传旨刑部,派人随行,到事发地仔细勘察,看看是否能造出蛛丝马迹。一旦发现和此案有关人等,即刻逮捕,就地审讯!”

“传旨给户部,继续调拨粮草,这一次要官船押运,配备精兵。用最快的速度将粮草押运到江浙等地,同时立刻查清各路赈灾粮草情况。”

“传旨各部三品以上要员,立刻入宫,商议边防战事。传旨鸿胪寺,传旨都察院,传旨锦衣府......”

雍和帝的大脑快速转动,一道道口谕快速说出。

这个时候,他不能慌,也不能急!

必须稳住朝堂,稳住忠顺亲王!

眼下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忠顺亲王,让山东千户所那边‘彻查’,也不过是顺手而为。

现在最重要的是边关!

一旦江浙地区出现大规模叛乱,很可能会引起其他各地效仿。

到时烽火四起,蒙元和满金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夏守忠记下所有旨意,见雍和帝不在开口,这才倒退着出去。

雍和帝看向门外的高墙和天空,心里既有激动也有一丝紧张。

激动的是天有二日的局面终于快要忍过去了!

紧张的是眼下的局势太过危险,一个不好就是国破家亡!

“贾珏,甄应嘉,孔朝辉,不要让朕失望啊......”

应天府。史家旧宅。

被‘寄以厚望’的贾珏,此时正悠哉悠哉的逛着这史家的侯府。

不得不说,贾史王薛四家在开国的时候,的确算得上风光无限。

贾家也就罢了,两个国公爷亲兄弟,配得上敕造国公府。

可这史家的侯府,也是敕造!

湘云揹负着小手,时不时的抬眼看一下贾珏,然后抿了抿嘴笑笑,又扭过头去。

她也是前两日才回来的,在分家几个长辈的带领下回家住几日。

当然,让她回来住肯定不是目的。

毕竟修缮旧宅这种事情并不麻烦,只要有主家的人开了口,分家的人自已就做了。

让湘云过来,是这些个长辈家的夫人太太要轮番教导湘云为妻之道

毕竟贾珏的身份已经算是同辈最高的了,在史家的人看来,贾珏是最适合联姻的物件。可贾珏又是兼桃两爵,也就是说有两个正妻。

这会儿大家也知道那个位置是黛玉的了,拼文化底蕴,史家肯定是拼不过林家的。

林家四世列侯,耕读传家,没几个比得上的。

但这样的人家有个缺点,就是不耐俗务!

所以史家的人开始发力了,不仅教导湘云如何管家如何拿捏男人,甚至还教她厨艺......

还有的夫人太太,私下里传授她一些未来用的上的‘绝学’和‘偏方’。

贾珏回头看了看,皱眉道:

“这么多人跟着作甚?!我和云妹妹见面,还用你们来看着?!”

身后的丫鬟婆子吓了一跳,却又不敢都离开。

她们不全都是湘云带来的,讲究的规矩也很大很多。眼下贾珏和湘云的亲事还未曾定下,算是外男。

能来这后宅已经算是坏了规矩了,若是在孤男寡女的在一起,出了事怎么办?更担心的是湘云未婚先孕......

湘云笑嘻嘻的回头说道:

“行啦行啦,他不是吓唬你们,他就是不喜欢人跟着,也不喜欢人围着。在家里吃饭也是这个模样,都不让太多人伺候的。”

“你们去忙你们的吧,我陪着他转转就去前面了。不用担心,他虽然傻乎乎的,但也是个好的。行了行了,都去吧!”

这些丫鬟婆子互相看了看,最后也只能先退开了。

贾珏哼哼了两声说道:

“谁傻乎乎的?”

湘云促狭的眨了眨眼睛,然后看着天边装作无意的说道:

“谁问就是说谁呢呗!你说你都来了,把她们也都带过来多好?我自己在这里好没意思的!她们又不让我这么早回去,好无聊啊!”

贾珏嘿嘿一笑,低声道:

“我就是故意不带她们的,因为我想和云妹妹单独相处呢!”

“啐~鬼才信你呢!”

湘云脸蛋微红的啐了一声,但是眼中的喜意却是越来越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