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平儿姐姐留下吧?!

湘云狐疑的看了看黛玉,心说这天儿虽好,却也不热啊!

正在她要说什么的时候,元春上前对着宝琴母亲笑着说道:

“姨太太瞧着这边可还好?若是有什么觉得不舒服的,只管和我说。凤丫头这会儿不在,我就越俎代庖了。”

现在荣国府管家的就是凤姐儿,元春虽然是二房的大女儿,但也不好插手太多。

若不是凤姐儿这会儿不在这,她都不会说这些话。

其实她也不太想管这些事情的,她很累,是无法言说的累。

在宫里那么长时间,她见到太多的阴私诡计了。

所以她只想安安稳稳的,踏踏实实的。

但不行啊!

就是因为在宫里的时间太久了,她才知道很多事都是要小心谨慎的。

现在贾家看似烈火烹油,但那也只不过是一时而已。

贾家的问题太多了,纵然已经处理了一些,但还有很多事情让元春担心。

但她不会在外人面前表露出来,只想着都理顺了之后和贾母谈谈。

宝琴母亲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已经很好了,很麻烦你们了。”

宝琴在一旁欢喜道:

“大姐姐,这已经比家里都要好了,我很喜欢的,谢谢大姐姐,谢谢老太太。”

元春莞尔一笑,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荣国府是敕造国公府,比正常的国公府要大,建造规格和一些摆设也都要更高一个级别。

就比如靖国公府...

宝琴家里这样的皇商,纵然是再有钱,也没办法和荣国府比。

湘云看着宝琴这般欢喜的模样,也忘了方才黛玉的不对劲了,好奇的问道:

“姨太太,琴丫头,那梅家是什么人啊?”

姑娘们只是方才在荣庆堂上听了个梅家这个名字,但具体的事情不太清楚。

薛姨妈见宝琴母亲有些不好开口,便笑着说道:

“梅家啊,原本迁都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五经博士,才是个正八品的小官罢了后来因为和宝琴父亲交好,一路上有她父亲帮忙,这才官运亨通。”

“现在已经是从五品的侍读学士了,是翰林院的二把手,也是清流之中的砥柱。而且家中嫡子次子都已为官,也算是书香门第了。”

“梅翰林的幼子今年虽然才十一岁,但已经有了才名。据说五岁时便能写诗,也是人人称赞的才子。当年梅翰林和宝琴父亲为两人定下婚约……”

这最后一句没说完,宝琴就红着小脸羞道:“伯母...”

薛姨妈哈哈一乐,点了点她的眉心说道:

“还害羞什么啊,都是早就定下的婚事了。”

她是知道宝琴一家来京里肯定是为了什么的,现在看来应该是婚约出了变故。薛姨妈和宝钗都知道原因,但肯定是不能说出来的。

姑娘们也都是跟着偷笑,但元春看到了宝琴母亲的神色,不由的蹙了蹙眉。

一来这事压根不确定人家梅家是有意拖延还是因为什么缘故断了联络,二来也是因为这到底是宝琴家的家事,没确定之前不好跟着说什么。

所以元春也是这会儿才猜到了原因,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别看梅翰林只是一个从五品,而且是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才升上来。

可是要知道翰林院的学士才是正五品,已经是最高的官职了!

翰林院和都察院一样,都是典型的品级低,权力大!

大干的翰林院不止要掌编史册,科举考察,还要起早诏书!

这相当于社会科学院的位置,再加上一个皇帝秘书!

而且翰林院和都察院一样,都是清流聚集之地,名声显赫!

元春心想梅家既然已经爬到了这个位置,却还是和宝琴家断了联络,多半是已经打定主意

毁婚了!

不过这个年代娃娃亲悔婚也是很正常的,这和正式定亲不一样。

既没有三书六礼,也没有四聘五金。

只有小时候两家交换的庚帖,只要两家都同意退婚,将庚帖互相还回去也就罢了。

再者梅家退了这样一门亲事,说不得还要被清流称赞呢!

毕竟薛家只是一个皇商,没有一个有功名的子弟。

探春上前拉着宝琴打趣道:

“哎呦呦~没想到琴丫头还是带着使命来的呢!”

宝琴羞得啐了一声,她现在还不是很清楚梅家的事情。

她母亲也没有和她说这件事,就是担心她自尊心受不了。

宝琴虽然年纪也还小,但已经看得出是个美人胚子了。

纵是和宝钗黛玉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在颜值上还隐隐能胜出一些。

“三姐姐快莫要拿我取笑了,难道你们将来就没有这一日,今儿你们取笑我多少,以后我可得加倍还回去的!”

宝琴从小就跟着父亲母亲天南海北的到处走,见到的事情多,人也多,倒是不会怯场。

而且姑娘们也都是善意的,她自然感觉的出来。探春掩口偷笑道:

“那你到时候先还云丫头和林姐姐的,她们快的很呐!”

黛玉和湘云纷纷呸了一声,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什么都没说还躺枪了!

宝琴母亲有心和薛姨妈说些事情,便开口道:

“宝琴带着姑娘们去你房间看看,以后也好常来玩。我和你伯母好久没见了,叙叙旧。”

不管梅家是什么态度,她都会带着薛蝌和宝琴回应天府。

按照宝琴母亲的想法,是不想在贾家久住的。

她和薛姨妈不一样,只是打算小住几天就走。

薛姨妈是为了宝钗参选才人赞善来借势的,而参选的事情要两年之后才开始……

她就想知道梅家的态度,打算这几天有时间就让薛蝌登门拜访去了。

等姑娘们都进了后面,宝琴母亲才一脸苦恼的说道:

“嫂子,这梅家今日若是在不派人来,怕是真的要悔婚了!”

薛姨妈刚想劝慰,忽然脑中灵光一闪道:

“若是真的悔婚了,还是个好事呢!”

要说现在神京城内谁是最炙手可热的人,那必然就是贾珏了。

文官那边还好一些,但是武勋这边的阵营和一些豪商都有意亲近。

薛姨妈自然也不列外,再加上贾珏上次在荣庆堂救了她们,也算是薛家的恩人。

可惜宝钗要参选才人赞善,这个名已经上报了,是不可能撒回来的。

况且就算是想办法撒回来了,她也清楚以薛家的身份地位,宝钗是做不了侯爵夫人的。

无他,门第差距太大!

别看薛家也是四大家族,可薛家就只是贾家、史家、王家的钱袋子罢了。

这些年也是王家在和其余三家联姻最多的,就是因为王家的地位不如贾家史家!薛家作为钱袋子,王家作为桥梁,史家作为辅助,贾家作为领头羊。

这是从百年之前开国时便已经确定下来的地位!

说是娶妻娶低,但贾家也不至于低到娶薛家的女子。

最低也就是史家、王家这个级别了...

薛姨妈又很是疼爱宝钗,在不是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她实在不想让宝钗做个妾室。

但她还想让薛家和贾家搭上更进一步的关系,从而让宝钗在参选才人赞善的事情上可以借更多的力!

宝钗不能做妾,但是宝琴可以啊!

宝琴不仅从小就见识多,而且长得也极好,甚至比宝钗还要强一些。

若是宝琴去了宁国府,她们家也一样可以借力。

也莫要说薛姨妈心眼坏,喜欢算计。

且不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单说薛家现在就靠着她一个女人撑着,已经是万分辛苦了。能借力打力,让家族平稳的度过薛蟠长大懂事的这段时间,她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再说这本也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贾珏得了个好看的女人,薛家两房都能得到好处。

至于梅家?

算个屁!

薛姨妈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宝琴母亲,她甚至都没有隐藏这件事对自家也有好处。直接实话实说,显得有些‘坦荡’。

宝琴母亲闻言连连摇头道:

“不行不行!这肯定不行!就算是琴丫头和梅家的婚事毁了,也不能做一个妾室。她父亲活着的时候最是疼她,我若是这么做了,怎么对得起老爷在天之灵!”

薛姨妈摇头失笑道:

“你啊,就是没有想明白一件事。我问你,如果梅家真的悔婚,这件事就算是不闹大了,是不是也藏不住?”

宝琴母亲默然,的确,就算是两家私下谈好悔婚的事情,这件事也瞒不住。

毕竟梅家的幼子按照年岁来算,今年就算是不定下亲事,明年也要定下了。两家的婚约虽然是娃娃亲,但是也有不少人知道的。

毕竟宝琴父亲活着的时候也是一号人物,再说那时候宝钗父亲也还活着呢,薛家还没没落到现在的地步。

到时候梅家幼子定亲必然广传喜讯给亲朋好友,这俩家婚事毁了的事情是想藏也藏不住。薛姨妈继续说道:

“你想想,梅家这样的清流都已经悔婚了,到时候指不定传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到时候宝琴一个小姑娘会不会名声受损?”

“就算是不会传出什么来,可琴丫头她在选择夫家还能找到更好的么?梅家不过从五品都这个态度,其他官宦之家呢?难道你想让琴丫头嫁到富商家去?”

宝琴母亲摇了摇头,轻叹道:

“嫂嫂说的我都明白,我来的路上也想过了。就算是梅家真的这么做了,了不得等几年风声过了再说。”

“反正琴丫头还小,再等个四五年也就没人记得了。到时候也不奢望什么官宦人家了!

我想着不如到时榜下捉婿,或是找个寒门子弟培养一下,到时候琴丫头也不至于受欺负。这个时候榜下捉婿还是很正常的,很多苦读的寒门子弟都不会过早的成亲。

因为过早成亲不仅选的女子都门第不高,还会因为女色耽误苦读。只要金榜题名,到时候想找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

而很多大户人家也想着自家能跨越阶层,所以有提前资助寒门子弟的,有去榜下捉婿的。

宝琴母亲其实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了!

她在来神京之前,就已经让家里的管家寻找合适的寒门子弟接济。能接济多少就接济多少!

到时候只要有一个出挑的,那就赚了!

虽说寒门子弟中榜之后很难有发展,但她们家别的没有,就是有钱啊!

只要到时候打点一下,还不是官运亨通!

可薛姨妈闻言却是摇了摇头,哭笑不得的说道:

“梅家的前车之鉴就在这,当初宝琴父亲不也是这个心思么?花了多少的人情和银子,才把梅家推上去,然后呢?”

“你就算是从寒门子弟里面选,让宝琴嫁过去,可谁能保证几年后人家发达了,对宝琴会是什么态度?当官的,尤其是文官,没好人!”

宝琴母亲蹙了蹙眉,疑惑道:“那侯爷就不一样了?谁能保证几年后他对琴丫头也是好的?”薛姨妈语塞,但还是开口道:

“贾史王薛四家是什么?是百年老亲!夫妻恩爱这种事情谁能保证?但最少看在这百年老亲的份上,琴丫头不会受委屈不是?”

但这话明显劝不住宝琴母亲,毕竟在她看来自家女儿是有资格做一般官员正室的!

心里还是盘算着梅家不悔婚最好,真的悔婚的话,那就从接济的寒门子弟里面选,或者是榜下捉婿去。

薛姨妈见她不再说话,心里却是开始盘算了起来乞。

反正时间还早,现在也不能确定梅家是不是真的要悔婚。

不如先给贾珏和宝琴创造下机会,说不得琴丫头自己就愿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