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朝堂闹剧

其实贾珏挺‘佩服’沈丞这个老阴逼的,这家伙一辈子没上过战场,却能成为元平一脉的主导人!

他当年虽然是靠着舔太上皇上位的,可手段的确是很强。

不仅开国一脉深受其害,就连元平一脉也有不少家被坑的满门屠尽。

他这个人虽然武力为零,但政治智慧很高。

每次动手的时候都是挑在最合适的时间点,还能将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若说真要类比的话,他与和珅是一样的人。

这样的臣子,其实若是换做贾珏做皇帝也会宠信的......

沈丞的国公之位,就是靠着一步步‘查抄叛党,纠察叛逆。平杀暴民’升上来的。

如此就可知这个老家伙身上有多少血案了!

这也是为什么元平一脉现在都对沈丞怕大于敬的原因,尤其是最近不过几天时间就又朝着自家下手了。

这些天贾珏虽然没有出面,但也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太子审查城门一案虽然遇到了不少的阻力,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文官那边下马了不少,武将这边也不差。

开国一脉因为在城内外有权的人太少,基本上没受到牵连,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但元平一脉就惨了!

当时的城门守将蔡恒就是沈丞的门生,而蔡恒的妻族也是元平一脉。

这一连串的查下去,沈丞其实也是不得不动手了。

一来太上皇和雍和帝的态度很明显,他不得不‘让’出来一些位置。而且还是得对雍和帝感恩戴德的让出来!

二来就是如果真顺着蔡恒和他妻族这么查下去,整个元平一脉几乎都要被连根拔起了!

吃空饷,欺压百姓,残害人命,倒卖兵器...

当武将的,这些条罪状总是能贴上一个的!

所以沈丞下手虽然狠辣,却也是最合适的做法。

不过佩服归佩服,贾珏却做不到这样蝇营狗苟的。

“和本侯说忠君爱国,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本侯在辽东厮杀的时候,你怕是连辽东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吧?外敌你御不了,内乱你倒是信手拈来!本侯听说你还主张和谈,荒谬!”

“本侯率领京营大败鞑子拱卫边疆是爱国,接受君命唯命是从是忠君。你呢?在这里摆着岁数辈分,压着你的门生故吏不能出头,给你儿子谋福利,自私自利之辈也配和本侯说忠君爱国?!

贾珏到底是年轻人,再加上脑子转得快,嘴也快,一张嘴就不停下来了。

沈安沈宁气的直突突,指着贾珏就破口大骂。

史鼐史鼎他们也不甘示弱,于是很快演变成了两脉对喷口水。周围群臣早就习惯了,围成一圈看热闹,就差嗑瓜子了...

沈丞双眼微眯的看着贾珏,眼中既没有被骂的愤怒,也没有被揭穿遮羞布的羞愧。

很平静,但很渗人。

贾珏也不甘示弱,依旧笑眯眯的看着他。

两人都没有在说话,仿佛周围的对骂和两人没有什么关系。

“够了!你们当这里是什么地方,成何体统!都给本王住嘴!”

忠顺亲王一声大喝,让两边的人都逐渐安静了下来。

贾珏余光扫过,心说这家伙都这个岁数了,怎么还这么中气十足的?忠顺亲王见贾珏‘斜眼’看他,皱眉道:

“肃毅侯,你虽未及弱冠,却也是名门之后。怎么能在宫门前对长辈恶语相向?!纵有大功,也不该如此狂妄!”

贾珏挑了挑眉,呵笑道:

“王爷果然是好眼力,不错,本候的确有大功,陛下也金口玉言本候有大功于社稷!”

忠顺亲王愣了一下,心说你说啥呢?!

牛头不对马嘴啊!

然后就听贾珏继续道:

“至于说什么长辈,王爷怕是看错了。本侯的长辈是诸位有功于社稷,有劳于天下百姓的诸位大臣!是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边关将士!是十三年如一日勤政爱民的陛下,是开创盛世被称作圣君的上皇,但绝不是这窃国之贼!”

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再加上贾珏的表情一本正经,让不少官员对贾珏的印象拔高了不少。

沈丞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不是因为贾珏说他是窃国之贼。

他活到这个岁数,言语攻击对他压根没卵用......他脸色难看是因为忠顺亲王站出来了!

可还不等他说话,忠顺亲王的脸色一黑,沉声道:

“窃国之贼?靖国公虽未上过战场,却对军政了如指掌,多次制定军事行动,平江南盐乱,斩河北暴民!太上皇亲封国公,怎么到你嘴里就是窃国之贼了?!”

贾珏正要继续,沈丞忽的摆手笑道:

“王爷怎么还和一个孩子较真起来了?我和肃毅侯不过是说笑几句,哪里当得了真?王爷稍安勿躁,诸位诸位,快各回位置,快要开宫门了。”

这番唾面自干的本事,让贾珏都有些咋舌。说实话,如果换做是他,他肯定是忍不了的!

就连忠顺亲王都有些惊愕的看着沈丞,他当然不是好心的给沈丞出头。

就是为了分化沈丞和雍和帝之间的关系,别人看不出,他又怎么会看不出沈丞对元平一脉动手的原因?

所以他站出来的目的压根不是为了拉拢!

可沈丞都这般了,他哪里还能说什么?只能对着贾珏甩袖道:

“肃毅侯如此目无尊长,巧言令色,勇武之说想来也是三人成虎!”

贾珏可不惯着他,毕竟两边的关系已经很恶劣了。

再说他和忠顺亲王闹得越大,雍和帝就会越对他倾斜资源.....

“呵,王爷不信也无妨,哪日本侯有空上门拜访,亲自给王爷展示一下。想来王爷府邸门口有石龙.....哦不对,王爷家门口只能有石狮子,哎,瞧我,哪壶不开提哪壶!”

与此同时,贾珏脑海中响起一道提示声:“宿主怒怼忠顺亲王,恭喜获得......”

忠顺亲王本来是打算找个台阶,顺便给自己方才出头找个理由。

结果现在脸色更黑了!

这小家伙怎么说话这么戳人肺管子呢!

他咬了咬牙,正要说话的时候宫门大开,一个小黄门尖声道半:“上朝~~!!!”

贾珏虽然是第一次上朝,但昨天已经有内侍去宁国府和他说过上朝的礼仪和站立的位置了。

因为他是侯爵,所以站着的位置是相当靠前的,也只比沈丞落后一位。

朝臣们进了大明宫后,也没有立刻上朝,依旧是三三两两的在小声交谈着。

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有内侍高声‘陛下到~!!!’,群臣才急忙站好。

大干和前世的清朝不一样,不需要动不动就跪下的。

皇帝上朝,百官也只是躬身行礼罢了。

“诸位爱卿平身!”

随着文武百官起身,雍和帝并没有直接议论政事,而是对着贾珏问道:“贾爱卿身体可调养好了?”

贾珏闻言站出来行礼道:

“多谢陛下关怀,臣已经调养的差不多了。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即刻便可为陛下上马杀敌!”

雍和帝轻笑道:

“爱卿忠君爱国,朕很欣慰。不过还是要先调养好身体,才能为朕,为天下做事。”

贾珏应喏后回到原位,刚站回去,兵部尚书康浩就站出来沉声道:

“陛下,诸位同僚,昨晚接到边关急报,蒙元大军朝着满金方向开拔。同时大同、宣府等重镇外有蒙元大军压境,做出攻击态势。”

“蓟州镇守将聂常中伏身死,八万大军溃败,暂时估计死伤超过三万人!其余几镇追击大军虽未受伏,但进展不大...”

六部尚书都没有什么表情,他们昨天就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但是其他文武百官却是才知道的,顿时朝堂之上闹哄哄的一片。

“荒谬!这怎么可能!八万大军如此轻易的溃败,还是在追击的过程溃败,聂常该死,该死!”

“聂常坏我大计!八万大军溃败,蒙元大军逼近,好好的形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些废物!一个个都说自己勇武无双,到了真格的时候,各个没有进展,废物废物!”

“派去蒙元谈判的礼部和鸿胪寺官员是怎么回事!这才谈了几天就拖延不住了?!”

“一群只知道耍嘴皮子的,肃毅侯年纪轻轻就能纵马草原,大败八旗之一正红旗,后来更是斩杀鞑子汗王。他们却连追击都做不到!”

朝堂之上愤慨的官员极多,他们要么是兵部的,要么是吏部的,更多的是武将这边。

明明大好的一片形式,虽然不指望能灭了鞑子,但至少在砍死几个鞑子大将或者皇子吧!再不济,最少也得灭杀几万鞑子大军,然后收获一些战马吧?!

结果现在不仅搭进去一个提督和几万兵马,其他几路也都没有太大进展!

不过有愤慨的,自然也有理性的。

“话也不能这么说,鞑子虽然退兵,但也不会是不顾尾巴的逃跑。有伏兵是必然的,进展不大也是可以预料的到的。”

“蒙元这边一开始就知道拖不住,现在能拖延这么多天已经很不错了。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现在生死未卜,作为同僚也该嘴上积德!”

“蒙元忽然朝满金行军,在想拖延是不可能了。现在该议论的是之后怎么办,而不是在这里怨天尤人!”

“如今满金已经退入草原龟缩盛京等地,在追击的话可能损失更大,而且收获更小,得不偿失。依我看最好还是退兵....”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朝堂上的官员不管怎么说,站在哪方面说,都有自己的理由。

之前贾珏大破努尔哈赤大军的时候,战机对大干极为有利,所以主战是必然的。

但现在战机已逝,不少官员的理智回归,都认为不该继续追击了。

肃静!!!肃静!!!肃静!!!

随着夏守忠的三声肃静,朝臣们逐渐安静了下来。

雍和帝缓缓道:

“当初父皇和朕都认为应该继续出击,未曾想如今战局反倒不利。诸位爱卿,蒙元推进即是警告,也是寻找机会。若蒙元和满金结盟,接下来是否会对边关继续用兵?”

其实昨晚上六部尚书就已经在养心殿开了一晚上的会了,基本上所有的猜测和接下来的布置都已经定下来了。

朝会继续谈论此事,首先是要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想法,大家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其次也是要就事论事之后将事情定下来,满朝配合。

沈丞虽然没有抬头,但也察觉到了雍和帝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于是站出来沉声道:

“陛下,如今优势不在大干,就该考虑接下来的事情。满金虽然看似损失不小,其实损失还不足以彻底伤筋动骨,无力回天。他们虽然连番攻城以及数次野战之中缺粮了,但也死了很多的鞑子。”

“人口少了,粮食就够了,剩下的也都是精锐,而且还削弱我大干很多兵力、武备。虽然他们的损失更大,但却应该能熬得过今年了。”

“再加上蒙元这边很可能会和满金结盟,所以现在该考虑的是如何防备,如何分化!蒙元这些年对大干很少动作,应该也是不想和大干真的血拼。”

“如此一来就有了余地,依臣看来接下来最重要的突破口还是在蒙元这边。满金接下来数年都没有余力犯边,只要能抻得住蒙元,那么危机可解!”

雍和帝点了点头,他虽然不甘,但这也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满金缺钱粮,大干也缺!

之前那么好的机会,所以太上皇和他才会全力支援。

但奈何鞑子能够在东北雄踞一方这么多年,也不是废物,纵然努尔哈赤殒命沙场,可依旧人才辈出。

边关将士也的确是差了些...如今先机已失,懊悔已是无用。

兵部尚书康浩有些脸色难看的问道:“靖国公可有什么想法拖住蒙元?”

康浩其实也知道打不下去了,虽然户部这边筹备的粮草还有。但的确是在打下去没有什么意义,只会浪费后勤。

可他也实在是不甘心....沈丞轻咳了一声说道:

“老夫觉得倒是可以和亲....”

“放屁!”

贾珏的一声大喝,虽然让朝堂肃静了一瞬,但也没有太多人在意。

不要以为朝堂上和影视剧里面一样,都是规规矩矩的。

再加上开国一脉和元平一脉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组团开骂,大家早就都习惯了。

贾珏对着沈丞怒目而视,—愤慨道:

这些人吵起来也是各个不留情面,尤其是文官们骂人都不带脏字的。

“我大干以武立国!太祖太宗两位皇帝开辟乾坤,驱逐异族于关外,周边宵小莫敢不从!如今满金鞑子犯我大干边关,蒙元作壁上观,你这老贼不战也就罢了,还敢口出和亲二字!”

“将来若是蒙元满金入关,怕是还没走出十里,你就要在神京归降称臣了吧!我大干边关将士百万,四万万黎民哪有一个软骨头?哪一个会推女人出来摇尾乞怜!难道我大干再无男儿乎?!”

怒骂了沈丞后,贾珏也不给他说话的机会,转头对着雍和帝行礼道:

“陛下!大干边关百万将士枕戈待旦,为的就是保家卫国,护大干百姓妻儿!若真让女子和亲换取和平,那是对天下将士的侮辱!是对大干列祖列宗的侮辱!”

“今虽边关有败,但大干男儿血性尚在,边关尚有将士!蒙元虽然压境,却未必真敢继续动作。满金败犬退入草原,焉敢在来!”

“若陛下和诸位大人不放心蒙元,臣愿意在往边关,带兵出击,必给陛下在带回几个人头,壮我大干天威!陛下乃是天子,合该威震六合,统御八方,如何能被这区区异族威胁!”

说完重重的行了一礼,高声道:“陛下,臣请战!”

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不少臣子都面色激动,尤其是兵部尚书康浩。

他昨晚上就主张蒙元根本不敢继续进攻,只是给大干压力。

所以和谈也要往大干有利的方向谈!

雍和帝也是有些激动,他内心的想法和贾珏说的差不多。

他自认为自己有圣君之资,就该统御八方的!

“爱卿......”

就在雍和帝要说话的时候,吏部尚书岳默站了出来,捋着胡须说道:

“肃毅侯忠君爱国,吾等佩服。只是有时候不能只靠着勇武,还要考虑得失。我朝天灾人祸十余年,国库空虚,且还有百万灾民等着救助。”

“况且肃毅侯就能保证一定能打得赢?好,就算是能打得赢,然后呢?蒙元、满金都身处草原,斩获无外乎牛羊,得不偿失啊!”

“现在最重要的依旧是和平,只要让我朝有休养生息几年,才有可能再去想平定蒙元满金之事。最重要的其实是满金那边已经造不成威胁了,蒙元这边又能谈,何必打呢?”

“岳尚书说的极是,满金现在只剩下几个皇子,他们接下来必定为了皇位争夺不休,互相攻击。我们完全可以作壁上观,甚至是派人参与进去,让他们狗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