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再见王子腾(二)(第2页)

教坊司里面的姑娘都是官宦人家的,从小都是知书达理培养起来的,而且还有教坊司调教。

各大家族都喜欢从教坊司采买女孩儿回来做丫鬟,不过也要看运气。

毕竟教坊司也不是一直都有年轻漂亮的女孩儿,而且也不是什么女孩儿都能卖的。

李纨怔了一下,摇头道:“何必这么麻烦,家里这么多丫鬟挑几个出挑的也不难,何必去教坊司?那里的女孩儿纵然都是调教好的,心气儿也是高的很,再说也贵的很......”

王熙凤哈哈大笑了起来,打趣道:

“你这大奶奶还心疼银子?你这一年攒下的银子怕是比太太都不少了,几百两总是有的吧?还这般小气?”

李纨轻啐了一声,然后垂着眸子没有说话。

她现在宁可别人说她小气,也是要好好的攒银子的。

谁让自己夫君没了,只剩下孤儿寡母的?

别的不说,

现在就看贾政、王夫人这对公婆对她和贾兰的态度,她心里就没底。

而且她也知道,荣国府将来肯定不会落在自家孩子身上。

所以想着多攒一点银子,将来儿子贾兰出去开府也好轻松一些。

王熙凤也没意识到李纨的情绪,继续说道:

“你当我愿意这么奔波?还不是为了这两位小爷?!宝兄弟就不必说了,他那性子你也该知道的。再说自从那块通灵宝玉有了裂纹,二太太便是护的厉害。”

“我若是不给她挑两个好的,怕是二太太那边也过不去。不过也不能真的挑太好看的,要不然二太太那边也过不去,嗨,说来说去都是难办..

“再有那个侯爷你当是个好相与的?今儿看着他和老太太说的开心,应付的大太太、二太太和姨太太都高乐,可他那眼睛里却是半点笑都没有!”

“无外乎花点银子采买几个丫鬟罢了,看不看得上还两说呢。”

“再说他是个正儿八经的侯爷,以后要掌管东府的。能先卖个好儿,还是先卖个好儿吧!她也没说这银子花的也是公中的,又不是花自己的......

而且这事也只不过是张张嘴,又不用她真的出面去教坊司,直然有下人过去办了此事。

贾珏这个侯爵的身份,如今是整个贾家爵位最高的。

将来能走到哪一步不知道,那也不耽误现在将关系处理好了啊!

以后要是真需要这小侯爷帮个什么忙,也有开口的余地不是?

李纨怔怔的看着王熙凤,没想到她竟然考虑的这么多。

“凤丫头,你这心思转的真快,我都未曾想过这么多。”

王熙凤白了她一眼,虽然两人一个是大房的媳妇儿,一个是二房的媳妇儿,但是利益并不冲突。

一来李纨虽然是二房的儿媳,可如今贾珠没了,而且贾宝玉极为受宠。

二来看现在贾母的态度和对她的放权,尤其是如今二房遭受沉重打击,可见贾母将来还是会把管家大权都放回大房的。

她要考虑的只有王夫人的态度和未来贾宝玉媳妇儿是什么出身,其他的不用太过在意。

“嗨~要我说你也该考虑考虑了,兰哥儿虽然还小,可也得考虑以后不是?你既有让他习文习武的心思,不如就让兰哥儿和珏哥儿走近点。”

再加上李纨也的确是有点难挨,这么年轻就守寡了......

听王熙凤这么一说,李纨也陷入了沉思。

她是希望贾兰能走文路的,但也知道身体是本钱。

可她一个女子,如何懂得什么习武的事情?

所以一直都耽误着,只是抓紧贾兰读书的事情。

现在贾兰才六岁,却也是每日早起晚睡的读书,王熙凤看了都有些心疼.

王熙凤伸手点了点李纨的腰,李纨瞬间一个战栗,啐道:“你这凤丫头怎么老是这般的不规矩?!”

王熙凤坏笑着说道:“那我也不知道大嫂子的这腰是这般的...”

“呸!还说!

“好好好,我不说了!说正事,我方才说的你考虑考虑,珏哥儿年少有为,若是有他带着兰哥儿,将来大有益处啊!”

王熙凤说的正经,其实心里也有点自己的小算计。

“那我想想......”

李纨倒是没想那么多,点了点头说道。

王熙凤闻言翻了个白眼,无语道:“这还想什么,除了眼前这个侯爷,你还能给兰哥儿找到更好的靠山?!要我说珠哥儿和珏哥儿可是一个辈分的,让兰哥儿认他做干爹也认的!”

“呸!凤丫头你个烂了嘴的,在胡说!”

“哈哈哈,好嫂子,我不说了,快饶了我这一遭吧……”

晚宴一直吃到了十点多,贾珏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些喝多了。

因为王子腾和史鼎史鼎都在,晚宴上男女分桌,而且姑娘们都离开的比较早。

后面贾政明显喝高了,频频劝酒。

这个时期的酒水已经有很多高度数的了,而且酒香醇厚,再加上出门见了风就更难受了。

贾珏也算是能喝的了,但是没想到王子腾、史鼐史鼎都是能喝的。

值得一说的是贾赦今天依旧没有出现,无外乎身体实在不舒服之的借口。

“今日劳烦二嫂了,都这个时候了,二嫂嫂辛苦。”

王熙凤指挥着两个丫鬟扶着贾珏出来,也没想到贾珏会说这么一句。

不由得一怔,心里有些暖意~

嫁过来这些时间伺候家里老的小的,每有宴席都是在一旁布菜,从未上过桌。

从来没有人说一句辛苦,体会过她的难处。

就像是今日伺候贾母吃好之后又伺候姑娘们,最后等贾母和太太、姑娘们吃完,她也不能走。

还要在一旁等着贾珏他们这一桌喝好,最后让丫鬟婆子都收拾好了才行。

别以为她不用干活就能轻巧,实则也是累的不行。

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里都不能错了一点,要不然可就丢了人了。

而且要一直站着,没看在荣庆堂里都是站的么?

在婆婆跟前站规矩,还要管事,还要伺候老的小的,这一天下来腿脚都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