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161章 63岁圆梦太励志!简直人生赢家!(第2页)

班超深知西域之路的艰辛与危险。然而此刻看到天幕中的画面。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理想得到延续。那些为国效力的热血与执着。

那些为和平奔波的艰辛与付出。都将在下一代身上重现。

他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目光坚定而温柔。此时的班超。

既是一位功勋卓着的将军。

更是一位看到儿子未来有所作为而欣慰的父亲。

这一刻。

他感受到了比征战沙场更深刻的情感触动。那是一种血脉相连、精神相承的永恒力量。

战国位面。

齐威王正与晏子在宫中品茶。

“这便是汉朝名将班超?竟能以如此微末之师,成就如此丰功伟绩!”齐威王放下茶盏。

目光炯炯。

“他的儿子班勇也随军征战,颇有乃父之风。若是寡人的儿子也有这样的将才,何愁不能开拓疆土?”

晏子轻抚长须道。

“臣观此人,既有胆识,更有谋略。他深知西域诸国互不相服,便以计离间,各个击破。“其子班勇年纪虽轻,却能继承父志,在军中历练成才,实在难得。”

“更难得的是,他竟能说服朝廷支援远征。”

“寡人麾下虽有勇将,却少有如此善于经略之人。班超既能以文服人,又能以武慑敌,难怪能使远邦宾服。”

“陛下所言极是。”晏子说道,“臣以为,班超此举不仅开疆拓土,更重要的是打通了西域商道。齐国虽居东方,若能有这样一位善于经略四方的大将,必定能使列国来朝,商旅云集

齐威王凝视着影像中班超训诫儿子的场景。

若有所思。

“班超教导其子,既重武略,又重仁义。难怪班勇能够承继父业,在西域立下赫赫战功。“寡人观其父子,皆是国之干城。”

“陛下明鉴。”晏子道。

“班超此番功业,不在于杀伐,而在于怀柔远人,开通互市。”“其子能够理解父亲用心,继而光大其业,实在难得。”

“若陛下能得此父子,何愁齐国不能成为天下商货所聚之地?”齐威王看着影像中班超父子征战沙漠的场景。

不禁想到自己统领齐国多年。也曾励精图治。

但要想完成如此功业。

光有雄心壮志还远远不够。

这位来自数百年后的汉朝将领。竟能凭借三十六人的微末之师。成就如此伟业。

实在令人钦佩。战国另一位面。

“西域诸国竟如此反复无常!那李疑本是班超亲自扶持,却转眼就勾结车师,意图颠覆汉军。”

“更令人愤慨的是,郑王背信弃义,暗中联合北匈奴谋害汉使。这些小国之主,当真不知天下大势!”

楚怀王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怒火。屈原立于一旁。长叹道。

“大王所言极是。然细想之下,此事与我楚国何其相似。当年齐、秦、魏三国合纵连横,表面许我和好,实则图谋吞并。”

“班超此举,确有可取之处。他深知西域各国势单力薄,故而因势利导,以汉朝声威震慑四方。”

“卿所言不错,班超不愧为汉朝名将。”楚怀王思索片刻。

继续道。

“然而属下以为,班超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深谙‘远交近攻之道’。”屈原目光深邃。

“西域诸国虽小,却能为汉朝牵制匈奴。”

“此番平定叛乱后,班超不仅未曾赶尽杀绝,反而妥善安置降者,使其心服口服。这正是

立足久远之计。”

“说起远交近攻,张骞凿空西域,班超继之开疆拓土,汉朝竟在我们无法企及的远方,开

创了新的天地。”

“若能亲眼目睹这西域风貌,必定令人大开眼界。”

“是啊,这西域万里之遥,当真令人神往。”

“班超此举,不仅为汉朝开拓疆土,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屈原感慨道。

“只可惜,我楚国未能看到这般盛世。”

此时天幕继续变换。

影片标题:“在大清做官一年要赔多少钱?”

“甲午一战后我们开启了最黑暗的篇章,究其原因大家大部分都把责任归为满清腐败无能,或者老佛爷挪用军款修园子。”

“总而言之,夷狄妇孺误我中华也。”

“但承千载封建之余毒,遇百年未有之变局。”

“甲午一战丧师辱国天朝沦灭,此江山倾颓之责可全赖于此乎。”

大清位面。

慈禧太后正襟危坐在天幕前。

随着画面的展开。

她那张施了粉黛的脸庞逐渐变得铁青。

当看到“老佛爷挪用军款修园子”这几个大字时。

她猛地拍案而起。

凤眼圆睁。

怒火中烧。

“混账!大胆!这些后世无知小儿,竟敢如此诋毁哀家!”

她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难道这江山倾颓之责,就全要推到哀家一个人身上不成?”

座下众臣默不作声。

低垂着头。

李鸿章欲言又止。

最终还是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荣禄偷偷瞥了眼太后狂怒的面容。

急忙低下头去。

生怕对上她的目光。

“这些后人,可知天下之大,非一日之寒?”

慈禧冷笑一声。

“西洋船坚炮利,千年未有之变局,岂是轻易可以应对?若非哀家主持大局,只怕大清早已......”

她突然停住。

似乎意识到这话不该说下去。

殿中一片寂静。

只听得太后急促的喘息声。

那些曾亲历甲午战争的大臣们。

此刻心中各怀心事。

他们都清楚。

北洋水师覆没、威海陷落的惨状。

何尝不是朝廷积弊已久的结果?

军费挪用、官员贪腐、改革不力。

哪一样不是切肤之痛?

“传旨!着内务府记下这些大逆不道之徒,待查明来历,定要株连九族!”

慈禧厉声道。

随即又想起这不过是后世影像。

懊恼地挥了挥手。

荣禄见状。

连忙出声打圆场。

“老佛爷息怒。后人不明就里,妄加评论,实在不值得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