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143章 古人看电力穿天山!心疆不允许“孤岛”存在!南北从此不分家(第2页)

一—“跨越天山,这工程难度堪比‘蜀道难’啊”

一—“南疆:终于不用担心太阳躲起来了[松了一口气]”一一“南北从此不分家!”

大清位面。

康熙正与索额图在御花园闲谈。天幕突然亮起。

看着画面中巨大的钢铁巨塔穿越天山。康熙不禁握紧了手中的茶盏。

那些高耸入云的铁塔。比任何一座城楼都要高。

输电线路如丝绸般在空中飘荡。跨越了他曾亲自巡视过的天山。

“这便是后世之能?竟能让如此庞然大物立于天山之上?”康熙放下茶盏。

目光紧盯天幕。

“联领兵平定准格尔,在天山周边驻扎月余,深知此地地势险要,风沙肆虐。”“这般工程,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索额图也看得出神。

“皇上,您看这些铁塔,能让北疆的‘火力’支援南疆,犹如运河之水贯通南北。”“此等壮举,怕是连当年隋炀帝修大运河也要自愧不如。”

“此言差矣。”

“朕更关心的是,这些‘电力’究竟为何物?”康熙轻抚御案。

“北疆的煤炭如何便能化作光明,又是如何顺着这铁塔流向南疆的?若能参详明白,或可为我大清减少些许劳役之苦。”

看着天幕上一盏盏明灯次第点亮。

康熙不禁想起自己在南巡途中见过的江南水利。那时他便在想。

若能让天下各处都如江南般富庶。该是何等景象。

而今这画面中的景象。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索额图,你且记下这些图景。待会要细细研究这些铁塔是如何竖立的。”“这后世子孙,到底用了什么法子,竟能让山川沙漠,也为我所用。”

大秦位面。

秦始皇正与李斯、蒙恬在咸阳宫中议事。天幕忽然展现出心疆大地的画面。

望着那连绵不绝的钢铁巨塔。

秦始皇死死盯着天幕。

面色阴沉。

“此言荒谬!区区铁柱,如何能渡天山之险?”秦始皇拂袖而起。

“朕多次征伐匈奴,深知天山之地,终年风暴肆虐。”“那些铁柱在狂风中,必如草芥般倒塌。”

蒙恬却不这么认为。

“陛下,臣曾多次率军穿越天山,这些铁塔的根基怕是比城墙还要深厚。”“更令臣惊叹的是,它们居然能把北疆的力量输送到南疆。”

“北疆的煤炭之力?”李斯抚须沉思。

“陛下,此物或许比我大秦的驿站传递还要迅捷。若能掌握这等技艺,何愁天下不一统?秦始皇注视着天幕中那些银色的电线。

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天下一统?哼,此物确能让偏远之地也享受中原繁华。”“但这些‘电力’究竟为何物?能让千里之外的力量瞬息而至,莫非真有御风而行之术?”

这时天幕上显示出心疆大地被点亮的景象。

秦始皇紧握双拳。

他想起自己为统一度量衡。

打造驰道时的壮志。

而今天幕中展现的奇迹。

却远超出他的认知。

“李斯,着人将这些图景详细记录。朕虽不信这铁柱能立于天山之巅,但若此术当真存在

必将胜过千万驿站。”

铁塔穿云。

电线如龙。

这等奇观在民间掀起一片哗然。

古人们纷纷议论。

有人惊叹这比天宫还要高耸的铁塔

也有人感慨这远超鲁班造物的技艺

“这哪是铁塔,份明是擎天柱噻!”

古人们脑海中浮现出当下运送物资的景象。动辄便是数月光景。

若是能有这等神物。

岂不是能让天南海北的物资瞬间而至?

“就是就是,定是天庭派仙人下凡建的。”

骡马成群结队。

商队跋山涉水。

那些常年缺盐少布的偏远之地。

或许再也不愁物资匮乏了。

“依我看,这定是神仙借法,凡人哪能造得出来。”

“莫要胡说,定是后世能工巧匠想出的法子。”

许多人不禁联想到自家院里那盏昏暗的油灯。想必都要欢天喜地了。

若是有了这等奇物。

夜晚岂不是也能如白昼般明亮?

那些靠着微弱烛火做工的绣娘、书生。

还有那些常年被沙漠困扰的地方。

若是也能点亮。

那该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真想去摸摸那铁塔是何等材质。”

“嘿,就怕你还没爬上去,就被天山的风给刮跑喽!”

人们哄堂大笑。

但眼中依然难掩震撼。

在他们的想象中。

这等壮举怕是连当年的禹王治水也要自愧不如。

虽然不明白这究竟是何等道理。但这般能让天地为人所用的手段。

着实令人向往。

“理论上,最佳路线当然是直线。”

“但借助卫星和三维扫描技术,我们能清晰的看到这片区域的组成。”

“宽广的河流,险峻的冰川,脆弱的古迹……”

“这里危险和宝藏遍布,暴力透过注定是不可取的。”

“让我们开始绕行……(画面开始急速倒退展示)”

“这样的路线带来了大量的转角,转角处的输电塔既要承载导线自重,更要承载导线转弯时的张力。”

“那么以下几种形状的铁塔(酒杯型、干字型、猫头型)哪种最适合转弯呢?”

唐太宗:猫头型最合朕意,

此形状活似突厥战马昂首。又可左右回转。

既能前后腾挪。

朕征战四方。

瞧那婀娜多姿的曲线。

深知此等灵活之势最为取胜。

宋徽宗:依朕看。

还得是酒杯型。

与我瘦金体的用笔何其相似。

此塔若建成。

必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朱元璋:什么猫头酒杯的。

太过繁琐!

老子就选干字型。

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

又便宜又结实。

都给我省了!

乾隆:三种皆可用。

但要镀金!

朕观这铁塔虽高。

但太过朴素。

不如依照圆明园的样式。

让工匠在塔身雕些祥云绕凤。

再点缀以金粉。

方显皇家气派。。

“现在揭晓答案,“干字型”铁塔不仅能平衡导线的横向张力,还因造型简洁而大大降低成本,成为了“转角塔”的最佳选择。”

“虽然输电塔已经就位,我们和天山的交锋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