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五常剧本重新分配,古人看乐了,剧本拿错了?全员串戏现场!(第2页)
“这些国家互换剧本,倒像是在演一出新的大戏。不过这戏看起来,怕是没那么简单。”“也不知这天下,究竟会变成什么模样。”
朱棣望着天幕若有所思。
这一幕让他想起了当年自己改朝换代时的局势。天下大势。
从来都是此消彼长。此起彼伏。
姚广孝抬头看着天幕上不断变换的画面。
“陛下,这世间,或许再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了。”大汉位面。
汉武帝刘彻站在天幕前。
身旁的张毒正在细细解读这幅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
“五个大国轮番转换立场,像极了匈奴与大月氏之间的争斗。”刘彻手指轻扣案几。
“只是这独立宣言所言,倒是新奇。造物主赋予人民权力?朕一直以为,是上天赐予君主权力。”
“陛下,臣曾出使西域,见过诸多国家更选。这些国家转换立场,或是为了在新的天下秩序中寻求生存之道。”
张骞拱手道。
“漂亮国要发展实业,如同当年开发盐铁专营。”刘彻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只是他们竟然要让产业回流,这倒是出人意料。朕设立盐铁官营,便是要加强朝廷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至于熊国谈论人权,倒当年匈奴单于口中的游牧自由。”张骞沉吟片刻。
“这世间,果真是无常。”
刘彻凝视着天幕上闪烁的文字。
“朕派你出使西域,为的就是结盟抗匈。如今这些国家互换立场,莫非也是在寻找新的盟友?”
“天下大势,瞬息万变。”张骞抬头望着天幕。
“就像陛下开创的丝绸之路,谁能想到会让天下商贾络绎不绝?”“这些国家的变化,或许也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刘彻的目光渐渐深远。
“朕倾尽天下之力开疆拓土,就是要让汉家江山永固。但看这天幕所示,天下之势,远比朕想象的更加复杂。”
“这些国家之间的博弈,当真令人期待。”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漂亮国的立国之本只保证自己人。”
“因为在这个原则下,当一个主权国家内部出现了侵犯人权的现象,那么其他国家就可以越俎代庖地越过别国主权,名正言顺,天经地义的干涉别国。”
“实际上就是动武,比如漂亮国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现在的利比亚。”“漂亮国就是用人权高于主权,给自己向利比亚动武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以前的漂亮国太强了,谁不听他的话,他就可以用这个东西当借口跟别人比划比划,所以别人都怕他。”
“但是打了这么多年以后,有些国家慢慢发现漂亮国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就算打不赢拖个十几年,也能把漂亮国拖垮。”
“除了某些特别地区,漂亮国现在不再敢跟别人动粗了,因此他们不再高喊人权高于主权了。”
——“玩个鬼的人·权,说白了就是自己想打谁就打谁”
——“等等,所以是谁给漂亮国改的剧本?这反差太大了吧!”——“典典典典典!经典案例都来了”
——“别国:打不过就拖,拖到你破产[狗头]”一—“此处应该有Bgm:《战争与人类》
——“为什么我突然觉得世界名画《自由引导人民》有点讽刺了?”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二倚靠在案几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案几另一边。魏征正襟危坐。
而房玄龄则不自觉地摇着头。“这便是漂亮国的把戏?”
李二的手指停下了敲击的动作。
“打着人权的旗号四处攻伐,倒像极了隋炀帝南征北战时的作为。”房玄龄轻轻抚过衣袖。
目光依旧停留在天幕上闪烁的文字。“陛下,这便是夷狄之道。”
“当年突厥称霸时,不也是仗着强大的铁骑四处征伐?只是他们打着的旗号不同罢了。”“但是这拖延之计···倒让臣想起高句丽的手段。”
魏征的神情突然认真起来。
“明明不敌唐军,却靠着长期消耗,最终让我军功亏一篑。”李二听完站起身来。
“朕当年平定天下时,便知道光靠武力是不够的。漂亮国怕是也要明白这个道理了。”他抬头凝视着天幕。
“不过这些弹幕倒是有趣,‘拖’?这倒是个妙招。”“陛下说得是。”
房玄龄微微一笑。
“兵法有云,持久战必须量力而行。”
“这些小国虽然打不过漂亮国,但只要能拖住对方,就已经算是胜利了。魏征忽然开口。
“臣记得陛下曾说过,治国如同烹小鲜。漂亮国怕是把火候用过了,才会落得如今这般境地。
“有趣,漂亮国现在的处境,让朕想起了隋朝末年时的情形。”李二挑起眉毛。
“表面上看起来强大,实则内里已经开始松动。只是不知道,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模样。”
大宋位面。
宋仁宗赵祯端坐在御案前。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上的玉佩。
范仲淹站在一旁。
眼神中透着几分深意。文彦博则揹着手。
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上的画面。
“这般说来,漂亮国用人权之名行战争之实?”
赵祯放下了玉佩。
“他们口中的人权竟成了动武的由头,此等虚伪,着实让人不齿。”范仲淹微微摇头。
“漂亮国这般行径,与那些倚强凌弱的霸主并无二致。只是这些小国的应对倒是别出心裁,以拖延消耗对方的国力。”
“弹幕说得妙,躺平战术确实高明。”文彦博捋着胡须。
目光闪动。
“这些小国明白自己力量有限,便选择以守代攻,消耗对方的耐心与财力。”赵祯的目光在天幕上游移。
“这满屏的弹幕倒是有趣。人人都能看透漂亮国的把戏,却无人能阻止。这种无力感,朕深有体会。”
“陛下,这世间的强权从来都不讲理。”范仲淹指着天幕上的画面。
“但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再强大的帝国,也总有力有不逮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