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五大流氓,五常副本!如何通关五常副本?第一个难度就拉满了
“一千五百里外就能命中目标,这比朕当年收复xj时用的大炮强了百倍不止。”“倒是那些西洋人,明明早就有了这等战船,现在反倒是连修都修不好了。”
“皇上所言极是,臣听闻这战船不但能发射导弹,还能对抗他国航母。”刘统勋捻须道。
“这等本事,当真是闻所未闻。”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战船都是自己的工匠所造。不像那些洋人,有了船却要靠他国来修。这不正应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和珅附和道。
乾隆望着天幕中的画面。
“朕倒是对那个什么‘电子对抗’颇感兴趣。二十天的较量,这倒让朕想起和准噶尔人周旋的情形。”
“只是如今的战法,已经不是我们那时能想象的了。”古人听闻此等战船的维护都要假手于他国。
不禁想起当年大明水师的衰落。那时海上的倭寇猖獗。
却因为朝廷无力修船。
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在海上肆虐。
如今这后世强国也走上了同样的老路。倒真是有趣。
当年造船工匠代代相传。
一家几代人都在船厂里干活。就算是最简单的维修活计。
也要学上好几年才能独当一面。现在这般情形。
怕是连最基本的修补都难以为继了。令人惊叹的是后人们的造船本事。记得早些年间。
想要造一艘像样的战船都要耗费数年光景。如今不但能造出这等庞然大物。
还能接连建造。当真是长足进步。
那些精妙的武器更是闻所未闻。千里之外就能取敌首级。
比当年的神15臂弓还要厉害百倍。这些本事若是放在当年。
怕是神仙也难以想象。
最让人欣慰的是后世子孙终于站起来了。那些年总是被外邦人欺压。
如今不但能造出更好的战船。还能让外邦人都称赞不已。这般情形。
当真是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拍手叫好。天道轮回。
盛极必衰。
不知道这后世的故事。最后又会如何发展。
“052d是东大建造数量最多的驱逐舰型号,目前还在下饺子中,也是因此还传出了列奥宁州达利安造船厂的绝世名梗。”
“目前已有26艘入列、2艘即将入列、3艘正在海试、2艘正在下水舾装,还有5艘则在加紧建造中。”
“最新批次船体长度达到159米,宽18米,排水量可达7500吨,采用了柴燃交替动力,最高速度可达32节。”
“装配了64个垂发单元,可发射ygji18、hongqi9和yu8等,是否支援ygji21还有待验证,雷达全面升级为有源相控阵。”
“在舰载直升机方面也有升级,支援了最新的海zhi20上舰,综合来说洞五二d型已经是除洞五五和伯克级外的世界最强驱逐舰之一。”
“而35亿左右的造价堪称效能和效费比的天花板,其他型号的一些驱逐舰已不再是主力行列,后续均会陆续退役或转让给海警使用。”
“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956型这四大金刚了,也就是当年从大毛那边买的四艘现代级驱逐舰,曾在东大最难的时候撑起了一片天。”
“至于四艘基隆级,其实没啥好说的,名好的话进军博,命不好的话就一发鹰击改装成潜水型即可。”
“中美之间在舰队规模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按现在的建造速度,在2027年中美两国海军力量实力对比即将迎来历史性的拐点。”
一—“35亿的价效比确实无敌,这配置太值了”——“现代级四da金刚,当年可是顶梁柱啊”——“从买船到自己造,这进步太大了”
一—“相控阵雷达升级,电子装置跟上时代”
一—“这建造速度,工厂是不是都不用休息的”一—“看来老舰要退役了,也是时候更新换代了”
——“达利安下饺子的速度真是太快了”
一—“这发展速度,2027年很期待啊”大明位面。
“当年我派郑和下西洋,一支船队就耗费了朝廷大半国力。如今这后世子孙倒好,一年能造这许多战船。”
朱棣抚摸着龙椅扶手。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姚广孝捋着胡须。
“陛下,这造船速度确实惊人。老衲记得当年建造宝船,光是找齐木料就要耗时数月。”“如今这堪比下饺子的速度,当真让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价格。”
解缙翻开手中的奏折比划着。
“三十五亿,若换算成我朝的银两,怕是比一支船队还要便宜。这等精打细算的本事,倒是继承了祖宗的传统。”
“这四艘从北方买来的战船倒是有趣。”朱棣站起身来。
“当年困难时期买来救急,如今却有了更好的。这般发展,倒像极了我大明从蒙元手中接过天下的光景。”
姚广孝微微颔首。
“确实如此。更难得的是,这些战船不但能造,还能不断改进。”
“从最初买来的船,到现在能自己建造更好的,这进步之大,连老衲也感到惊讶。”“三年之后就要赶上那边了。”
解缙掐指一算。
“这速度比当年我们建造紫禁城还要快。更令人钦佩的是,这些战船一艘比一艘精良。”朱棣负手望向殿外的细雨。
“联曾想过让大明的船队走遍天下,如今看来,后世子孙已经做到了。”“只是这次不再是为了朝贡,而是为了自保。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二与魏征、李靖在太极殿观看天幕。殿外梧桐叶正飘落。
“三十五亿造一艘战船,比朕当征讨突厥的军费还要低。”李二手指轻叩案几。
“看来后世子孙已经掌握了降低成本的妙法。”魏征整理着案上的竹简。
“臣听闻这些战船不但价格合理,还能在海上连续航行数月。便是当年我大唐最强盛时,也未曾有过这等威力的船只。”
“最令臣惊叹的是这建造速度。”李靖指着天幕。
“一年能造这么多艘,若是放在我们那时,怕是倾尽天下之力也难以做到。更何况这些战船的效能还在不断提升。”
李二抚摸着案上的地图。
“这垂直发射装置倒是精妙,一艘战船就有六十四个发射单元。若是用在当年平定薛仁果时,何至于拖延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