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卧龙传记四千字,四分之一出师表!诸葛亮:我比较低调(第2页)
“皇上,我们征讨喝尔丹时,多少决策都是在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中作出的。”“若史官只记录结果,后人又如何能懂其中艰难?”
“史料详略不一,误导后人太多。”康熙转向徐干学。
“徐卿,你主修《明史》,可要引以为戒。”徐干学恭敬地回应。
“皇上英明。修史若只求简略,恐怕会让许多重要细节都湮没无闻。臣必定谨记今日所见
“朕征战沙场这些年,深知战场上瞬息万变。”
康熙眼中闪过一丝追忆。
“正如噶尔丹突然改变进攻路线,若不是亲临战场,光靠传信根本来不及应对。”“是啊,诸葛亮在街亭之败时,怕也是面临同样的困境。”
索额图补充。
“讯息传递不及,战机稍纵即逝。”
“所以说,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结果。”康熙站起身来。
“朕编纂《康熙字典》时,若不把每个字的来源都详细记载,后人如何明白其中根据?”徐干学附和道。
“正是如此。修史也应该如编字典一般严谨,不能让历史人物蒙受不白之冤。”“这番见闻,让朕对修史有了新的认识。”
康熙目光深远。
“不仅要记录成败,更要记录决策时的环境、考虑和对话。这才是给后人最宝贵的经验。大宋位面。
“八千多字与四千字的差距,就让一代名将蒙受如此误解。”赵构神情凝重。
“诸葛亮北伐的详细过程,竟然少记载至此。”
汪伯彦急切地说。
“陛下,现在金人在北,我大宋将帅征战,岂不也该好好记录?”“若像诸葛亮这般,日后岂不也要被人误解?”
“臣以为,不光要记录战事。”
张浚抚须沉吟。
“岳飞、韩世忠、张俊他们行军布阵时的对话,种种决策,都该一一记下。”赵构望着天幕。
“联忽然明白了。难怪世人都说诸葛亮北伐屡败,却不知他每次决策时面临的困境。”“就像我军在应对金兵时,多少计策都是临场定夺。”
“正是如此。”张浚继续说道。
“这些将领用兵时的思路,若能详细记录,对后世何尝不是一笔财富?”“陛下,臣建议立刻派遣文士随军。”
汪伯彦拱手进言。
“让他们跟在诸将身边,记录下平日议事和临阵对答。”
“此事不能拖延,朕不愿看到我朝将帅也像诸葛亮一样,留下太多缺憾。”“传令兵部,即刻选派能文之士,随军记录。”
“应当重点记载将领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决策时的考量。让后人能真正了解用兵之道。”
张浚补充道。“还有一事。”赵构语气急切。
“命史官即刻整理岳飞等人之前的征战记录,一字一句都不可遗漏。”“战况、对话、军令,事无巨细,都要记载。”
“很多人就喜欢拿第二次北伐拿不下陈仓来黑诸葛亮,但是要清楚攻城战历来是最难打的战斗之一。”
“这时候即使你是什么名将,再怎么出奇谋也没用,就得实打实的靠硬实力打下来。”
“之前已经论证过城里几千守军完全可以守住几十万大军的围攻,历史上这种战役简直不要太多。”
“破城很多时候都是城市守军快饿死了,一些人守不下去就里应外合开城投降的。”
“所以一个只打了二十天的军事据点陈仓那说明什么呢?撒退途中还斩了王双,并且这次冬天出征,来年春天立刻攻下武都阴平。”
“三年后的第四次北伐就吸取陈仓的经验,面对太阳石军事据点的祁山堡就只派军队看住这才有了甲首三千和射死张郃。”
“第五次北伐,你怎么知道之前一直被吊打的郭淮,这次久病成医提前拒守渭水北岸呢?遇到这些情况你就是抓瞎。”
“很多人连看个地图都费劲,更别说统领大军了,有什么脸去贬低诸葛亮呢。”
——“攻城战是真的难,不是三下五除二的事”
——“谁说诸葛亮不会总结经验?人家第四次就吸取教训了”
一—“键盘侠连地图都看不懂就开始指指点点”
——“守城方太有优势了,这不得饿死才能打下来”
——“历史上守城成功的案例太多了,专业不对口别瞎评论”
一一“二十天就撤退说明决策很果断啊”
——“打仗哪有百分百的把握,这不是在打游戏”
一—“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能料到所有情况”
大宋位面。
宋仁宗握紧座椅扶手。
“攻城之难,朕深有体会。”
“当年澶渊之盟后,多少次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却被这城池之险阻挡。”范仲淹神情严肃。
“陛下所言极是。臣在西北主政时,攻打西夏城池,即使准备再充分,也常被困于城下。“那些轻易指责诸葛亮的人,恐怕连守城的滋味都未曾体会。”
“这让朕想起庆历新政时的情形。”
宋仁宗目光深远。
“有些朝臣只坐在家中指点,却不知前线将士面临的艰难。”“诸葛亮两次改变战术,这分明是深谋远虑。”
富弼接过话题。
“是啊,就像我们变法,也是不断吸取教训。第一次策略不成,就要及时调整。”“诸葛亮从陈仓之围到祁山之战的转变,可见其用兵之智。”
“朕年轻时也常听人议论诸葛亮北伐无功。”宋仁宗摇头叹息。
“如今看来,那些人连地图都未必看过,就要敢妄加评论。”
范仲淹沉声道。
“所以臣一直主张,治国如同行军打仗,不能只看表面。”“就像陛下支援变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这些人坐而论道,不知兵事艰难。”宋仁宗站起身来。
“朕忽然明白了,为何诸葛亮、岳飞这样的名将,总是被后人指责。那些人只看结果,却不知其中曲折。”
“正是如此。若是让这些评论者亲自上阵,恐怕连二十天都坚持不了,遑论统领大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