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117章 古人看秦始皇的遗产:龙国文明接力赛,换个面板继续玩!(第2页)

“唐朝的李二,是胡人血统,他得了天下后非要认李耳当祖宗。”

“这个李耳就是鼎鼎大名的老子,李二说自己是李耳的直系后裔,借此来巩固政权。”

“元朝由蒙古人建立,作为正统汉人出身的老朱推翻元朝后,建国时释出的第一道诏书就很经典。”

““朕惟龙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起于沙漠入龙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虽然跟元朝打了半辈子,但他依然承认元朝是中华正统。”

“每次改朝换代,新王朝都会先确认前朝的正统性,再证明自己是前朝最合法的继承者。“这就是龙国的规矩,连元朝都这样,便别提前面的隋唐时期了。”

“不管你是什么族,只要来了,就是龙国人。”

“你说龙国怎么灭?这肯定灭不了啊。”

一—“老李家祖上找得可真远,直接认老子当祖宗了”一—“这哪是改朝换代,这是文明接力赛啊”

一一“这波啊,这波是文明传承大师”

一一“周武王:龙国这词是我先发明的,版权费记得给我”——“突然明白为啥叫礼仪之邦了,造反都这么讲究[笑]”

——“打归打,但咱们还是一家人[滑稽]”

——“谁都可以来,但必须入乡随俗哦”

一—“破案了,这就是为啥灭不了的原因”

“为什么历朝历代非要承认自己是龙国,而不是另立国统,这就要说到秦始皇了。”

“赢政被称为始皇帝,那是名副其实,他统一龙国的时间很短暂,但却留下了极其宝贵的体制遗产。”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秦始皇把黄帝依赖三千年积累的东西统统打包到一个框子里,制定框架。”

“从此以后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在这个框子里活动,生在龙国,死也要死在龙国。”“只要承认自己是龙国人,就不能有闹分裂的想法。”

“在秦始皇的年代,这是从来没人做过的大事业,虽然很多人不认同,秦始皇依然横下一条心做了。”

“他统一文字,得罪了知识分子。统一车道,得罪了贵族阶层。”

“他修建道路,接连龙国各地。他让天南地北的人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建立文化认同感。

“但这不是秦始皇最牛的地方,他最牛的地方在于给后人树立了统一的模板,让后人知道,窝草,这也行。”

一一“统一文字这波操作太强了,古代版本简体字推广”

——“得罪知识分子和贵族,这属于是先得罪了所有up主[狗头]”——“修建道路这波是古代版本的高速公路网”

——“这框架打得太稳了[牛批]”

——“这波操作我愿称之为远古版本的国家标准化”一—“得罪知识分子?得罪贵族?青史留名?”

一—“这波操作叫做标准化建设,is09001认证”

大唐位面。

武则天与狄仁杰、上官婉儿一同观看着天幕。这位打破千年传统。

建立周朝的女帝。正陷入深深的沉思。

“狄卿,朕改国号为周,建立新朝,本以为是打破常规。如今看来,这龙国之道,倒是让朕有了新的认识。”

狄仁杰正色回应。

“陛下英明。您虽改国号,但朝廷典章制度、文化传承从未改变。这正印证了龙国文明的包容。”

“确实如此。朕以女子之身登基称帝,也曾担心天下人不服。”

“但这天幕让朕明白,治理龙国,不在于是男是女,而在于是否能延续这份文明。”上官婉儿提笔记录。

“陛下所言极是。您设立科举,广开言路,创立新字,这些都是在传承和发展龙国文明。

“朕本想效仿秦始皇,创立新制。现在才明白,不是要推倒重来,而是要在这个框架内创新。狄卿,你觉得呢?”

狄仁杰捋须沉思。

“正是。陛下创立的官制,虽有创新,但都在龙国传统框架之内。这反而让治理更有成效“这些弹幕说得对,龙国从不在意统治者是谁,只要能延续文明就行。”

“朕之前太过执着于改朝换代,现在想来,继承和发展才是根本。”武则天站在殿中望着天幕。

她终于明白。

自己的使命不是要打破传统。而是要在传统中开创新局。

这个认知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仿佛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

龙国的包容。

让她这个开创历史的女帝找到了真正的定位。大明位面。

老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刘爱卿,天幕里说得不错。朕推翻元朝时,第一道诏书就承认了他们的正统。现在看来,这才是最高明的。”

刘伯温点头赞同。

“陛下此举,既稳住了人心,又彰显了龙国文明的包容。您看那些弹幕,后人都懂得这其中的道理。”

“朕年轻时在皇觉寺当和尚,也曾怨恨元朝。”

“如今坐在这个位置上,才明白这江山不是一家一姓的事。徐达,你说是不是?”

“陛下英明。当年您说要‘驱除胡虏’,但登基后却以仁义待他们。这才是真正的龙国气度。”

“朕定国号为‘大明’,立祖制,兴文教。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要让这文明永续。看来后人都明白朕的用意。”

刘伯温捧起竹册。

“陛下高瞻远瞩。这天幕里的弹幕,说得都是实话。”

“龙国从不排斥任何人,只要认同这份文明,就都是自家人。”

“朕让徽州人走南闯北做生意,让各地百姓互通有无。这跟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道理是一样的。

“不单单是为了一统天下,而是为了让这文明流传得更远。”三人望着天幕中闪烁的文字。

老朱不禁感慨万千。他曾走过千山万水。如今终于明白。

自己不只是大明的皇帝。

更是这绵延数千年文明的传承者。

这份领悟。

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看着天幕上的内容。

百姓们心中五味杂陈。

原来这龙国一词渊源如此久远。

从周武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倒是让人不禁感叹这文明的绵长。不少读过史书的文人暗自点头。心中盘算着历朝历代的更选。

以前总觉得改朝换代不过是你争我夺。现在才明白这其中自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