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89章 2450万被屠到400万!科普五胡乱华,北方古人瑟瑟发抖!(第2页)

忽必烈咪起眼睛。

“蒙古贵族养几个儿子是为了壮大部落,可他们倒好,完全是在给朝廷找麻烦。”“大汗英明。这些藩王简直是把咱们的制度学歪了。”

阿合马继续说道。

“我们蒙古人讲究子嗣多是为了部落强大,他们却只顾着享乐。这山西一省的粮食都养不起他们!”

“哈哈,朕倒是想问问他们。”忽必烈突然大笑。

“你们这些儿子,能有几个会骑马射箭?”

“怕不是一个个都只会吃喝玩乐。就这样还想效仿我们蒙古人的制度?”“大汗说得是。他们只学到了表面。”

阿合马接话。

“我们蒙古贵族的子嗣虽多,但个个都要参与军政。”“这些人倒好,光知道生,不知道养,更不知道治。”忽必烈端起酒杯。

目光中闪过一丝戏谑。

“要是让这些藩王去草原上住上一年···看他们还有没有心思整天造人。怕是连自己都顾不上了。”

阿合马看着天幕。也忍不住笑了。

“这些人要是真去了草原,怕是连马都骑不稳,更别说打仗了。”这一幕让古人们不禁感慨这些藩王的荒唐。

山西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

就这样被一群只知道享乐的藩王挥霍殆尽。朝廷的禁令在他们眼中形同虚设。

仿佛皇权在这些王府门前就失去了效力。

这家人倒是把“多子多福”这句话理解得透彻。怕是连民间的普通百姓都不敢这般肆意妄为。一想到那些藩王府里乱成一锅粥的场景。

就不禁让人忍俊不禁。

那些儿子们怕是连自己的兄弟都认不全。走在街上遇到了也只能装作不认识。

更有趣的是那些准备“洗手不做皇粮农”的姑娘们。看来是打算转行去做王妃了。

这倒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只是不知道进了王府之后。

要怎么在众多妃嫔中脱颖而出。看来这老朱的一番好意。

最后反倒成了后患。

本想效仿元朝的藩王制度。

没想到这些藩王只学会了享乐。把守土安民的责任都抛到了脑后。这一代代积累下来的问题越滚越大。最后竟然成了无解的难题。

原来皇权并非永远牢不可破。只要给了特权。

就总有人会钻空子。这山西三个藩王。

怕是要被后人当作反面教材记上好一阵子了。天幕的画面渐渐转暗。

新的影像开始浮现。

真实的五胡乱华究竟有多可怕?看来。

又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历史场景···

......

“史书上一笔带过的五胡乱华究竟有多可怕?”

“如果说你不小心穿越到了那个年代,在北方并且是汉人,那么建议你赶紧先结果了自己。”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以现代人的思维,你根本承受不了那个时代的残酷。”“西晋妖后贾南风乱政,导致了八王之乱,西晋国力走向下坡。”

“到了公元311年,由匈奴、羌族、羯族、鲜卑和氐族组成的五胡攻破晋都洛阳,西晋灭亡。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五胡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屠城,汉人的性命不如猪狗。在135年的时间里,北方汉人从2450万被屠到不足400万。”

“城墙上全是汉人的人头,城外堆满了尸体。可以说当时北方的汉人几近灭绝。”

——“““按暂停!我要退出这个副本!”

——“2450万到400万,这资料太吓人了”

——“穿越者:请问哪里有退票视窗”

——“原来历史课本已经给我们打了马赛克”

“北方人表示瑟瑟发抖”

——“这比丧尸片还可怕啊兄弟们”

—一“突然庆幸自己生在现代”

一—“建议把这段历史拍成纪录片”

大明位面。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五胡之乱?”老朱的声音中带着怒意。

“朕还以为不过是几个异族在北方胡闹,没想到竟然如此残暴!”徐达站在一旁眉头紧锁。

“这些胡人简直丧尽天良,仅仅百年时间就让北方汉人死伤过半。看来当年那些传说都是真的。”

“朕当年在淮河一带讨饭时,就听人说过北方的惨状。但朕没想到会是这般地狱景象。”老朱猛地一拍案几。

“怪不得当年那么多北方人逃到江南,原来是这个缘故。这些胡人,竟然把人头挂在城墙上!”

“这些胡人把咱们汉人当牲口一样对待。”

徐达攥紧了拳头。

“陛下,幸亏当年您起兵,才让我们摆脱了元人的统治。”

“要不然,怕是又要重演这段惨剧。现在想想,元人对我们已经算是仁慈的了。”

“哼,朕倒要问问那些写史书的人。”

朱元镇盯着天幕。

“为何把这段历史写得如此轻描淡写?是不是觉得咱们贫苦出身的人,连这些真相都不配知道?”

“那些史官,一个个躲在南方写历史,根本不知道北方百姓的苦难!”

“陛下息怒。史官记录这段历史时,或许是不忍心让后人看到这般惨状。”“这段历史太过血腥,连我看了都觉得不寒而栗。”

“不,他们就是想掩盖真相!”

老朱站起身来。

“朕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年在北方做乞丐时,总是能听到老人们说起那些可怕的传说原来都是真的!”

“难怪当年那么多北方世家都逃到了江南秆。”徐达叹了口气。

“这些胡人,真是比猛兽还要残暴。他们哪里是来建立政权,分明就是来灭绝我汉人的!

“传朕旨意!从今以后,凡我大明边关将士,必须时刻警惕北方异族。绝不能让这样的惨剧在我大明重演!”

老朱目光如炬。

“朕就是累死,也要让我大明的百姓免受这种苦难!”

大秦位面。

“此等惨事,令朕不寒而栗。”

秦始皇目光灼灼地望着天幕。手不自觉地攥紧了龙袍。

“陛下所见,正是五胡乱华时期的惨状。”

李斯站在一旁解释道。秦始皇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