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86章 监狱版5+2!比大学食堂还好!比996还人性化是怎么回事?(第2页)

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管理之法。古时的牢狱。

不过是把人关起来。任其自生自灭。

这后世处处都要管着。连吃饭都要受人指挥。

这般日子怕是比古时的徭役还要难熬。徭役尚且能在工余之际谈笑风生。

这后世的犯人。

却连说话都要看人脸色。古人心中暗暗庆幸。幸好生在从前。

虽说古时的牢狱环境恶劣。但至少还能保留几分自在。这后世的规矩。看似人性化。

实则处处透着一股诡异。比起身体上的苦楚。这般精神上的折磨。

才是最让人难以承受的。

“用餐结束后,你需自行收拾碗筷,保持餐桌的整洁。随后在狱警带领下,并然有序的离开餐厅。”

“早晨八点半,劳动改造的序幕悄然拉开,每所监狱的劳动任务各有不同。一般都是踩缝纫机、高考试卷的印刷、制作各类小手工等,任务琳琅满目。”

“而这次监狱将你安排到了服装车间,操作缝纫机。”

“刚开始你可能会要点小心思,有磨洋工的打算。可监狱早就防着你,给你制定了任务量。”

“如果完不成,不仅取消进小卖部的机会,更不能减刑。为此你只能拼了老命,将缝纫机踩到冒烟。”

“不同于外界的模式,监狱内实行的是“五幺麽”制度。即每天五周劳作,休息一天学习一天。”

“这些劳动不仅磨砺了你的意志,还为你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回报。”

“虽不丰厚,却足以让你在监狱生活中添置些必需品。更重要的是这顿经历将成为你刑满释放后,重返社会的宝贵技能。”

——“监狱版五加二,比996还人性化是怎么回事”

——“什么叫任务量?这是监狱版kpi考核吗”

——“这监狱怎么比某些培训机构还靠谱?”

——“看完感觉这哪是改造,这分明是职业培训+生活管理课”

——“任务完不成不给进小卖部,这惩罚措施好温柔”

一—“并然有序离开餐厅,感觉比小学生还乖”

一—“一周休两天,这工作制度比某些公司都香啊”

——“缝纫机都踩冒烟了,这是要开启缝神模式啊”大明位面。

明英宗与王振伫立在文华殿内。望着天幕上呈现的景象。

晚春的微风轻拂过琉璃窗棂。

“这后世的劳改之法,倒是别具一格。”

“朕见那些犯人,竟还能学得一身本事。他们踩着那缝纫机器,比我大明织造工坊里的工匠还要卖力。”

明英宗微微前倾身子。神情专注。

“陛下明鉴。臣观这后世的牢狱,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您瞧那些犯人,不仅能学得一技之长,还能赚些钱财。这比我大明的牢狱高明多了。”王振站在一旁。

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这五休二的规矩,朕倒是第一次听说。”

“他们竟还给犯人安排专门的学习时间,这哪里像是在服刑?倒像是在上那书院一般。”

“朕的这些大臣,怕是都没这般待遇。

“陛下恕臣直言,这劳作虽看似轻松,实则暗藏玄机。”

“您看那任务量的规定,完不成就没有好处。这般精妙的管理之法,比我大明的杖责还要管用。”

“朕听闻现在工部缺少能工巧匠,若是能把这般办法用在我朝,岂不是一举两得?既惩戒了罪犯,又培养了人才。”

明英宗的目光中透着思索。

“陛下高见。这后世的牢狱,与其说是惩罚之地,倒不如说是一所技艺学堂。”“臣看那些犯人,在里面过得比我朝的寻常百姓还要规矩。”

大宋位面。

宋神宗与王安石立于崇政殿中。殿外梧桐叶片随风飘落。

簷下风铃轻响。

“这后世的牢狱,竟成了手艺培训之地。朕瞧着这般规矩,倒像是在帮那些犯人谋出路。“他们在狱中不仅能习得一技之长,还能赚些钱财,这哪里像是惩罚?”

宋神宗眉头紧皱。

语气中透着几分不满。

“陛下,这倒让臣想起变法时的情形。”

“当年我们推行青苗法,许多人也是这般抗拒。但臣以为,这后世的做法未必妥当。”“您看那些犯人,在里面过得如此安逸,日后哪里还会害怕坐牢?”

王安石站在殿下。神情凝重。

“正是如此。朕观这些规矩,处处都透着仁慈。”

“那任务量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真要较真起来,哪个犯人做不完?”“这般软弱的管理,只怕会让那些屑小之徒有恃无恐。”

“陛下明见。这后世的牢狱,表面上看着规矩森严,实则处处留有余地。”

“臣担心这样下去,牢狱非但失了震慑之效,反倒成了避难之所。那些穷苦之人,说不定还会故意犯事进去学手艺。”

“更令朕担忧的是,这般温和的手段,如何能让那些作奸犯科之人知道悔过?”“朕见他们在里面吃得好,住得好,还能学得一身本事。”

“这与其说是惩罚,倒不如说是在养闲人。这后世之人,当真是把仁慈二字用错了地方。宋神宗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赞同。

东汉位面。

刘备与诸葛亮漫步于成都府邸的回廊下。

他凝视着天幕。

指节不自觉地敲打着栏杆。

春日的暖阳穿过回廊的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后世的囚徒倒是有福,不仅能学得一技之长,还能赚钱养家。”“想当年我在荆州时,那些囚犯一个个骨瘦如柴,哪像这般优渥。”刘备微微眯起眼睛。

目光中透着几分感慨。诸葛亮轻摇羽扇。长须微动。

“主公,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些犯人在里面不仅学得一身本事,出狱后还能养家糊口。”

“比起我们只知惩戒,却不管他们生计的做法要高明得多。”刘备停下脚步。

转身望向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追忆。

“你说这话倒是提醒了我。当年我经营贩鞋之时,也曾见过不少穷苦之人为了生计而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