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59章 灵活口径,古人傻眼了(下)

康熙摆摆手。

“这不是好学不好学的问题。你们想想,当年联测绘全国地图时,要是有这种精确制导,该省多少事?”

索额图听出了康熙话中的兴致。

“要不要让工部的匠人们研究研究?”“且慢,朕倒是想到另一个问题。”康熙露出思索的神情。

“这么远的射程,一炮下去得耗费多少火药?这成本···”众人听到这里都笑了。

康熙即便是在谈论如此先进的武器时。依然不忘计算成本效益。

“不过说真的,这技术确实了得。”康熙的目光又转向天幕。

“朕虽然跟西洋人打过不少交道,但他们最好的火器,也不过是这个的零头。”

“虽然航空航天大佬都做出了火箭炮,但最强的还得是我国真正的地面武器装备龙头企业,龙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它更擅长于弹道导弹。”

“龙国兵器工业集团一出手,就展现出了作为一个老牌军工企业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生产实力。”

“横空出世的sr5型远端火箭炮采用了模组化设计,能够透过更换发射模组快速切换四种不同口径的火箭弹。甚至可以将两种不同的火箭弹混装在一台发射车使用。”

“这款火箭炮在2019年10月的阅兵式上正式亮相,编号为phL191,191本身没有固定的发射管,只有模组式导弹箱,任何只要能够装入发射箱中的火箭都可以正常使用。”

“实际上按照我国军方的讯息,191一共可以相容四种不同口径的火箭弹。也就是说,我在橘子洲发射一枚“火龙”480型火箭弹,说要打中在神农架景区男厕所门口的你,就绝对不会打中正在女厕所中的她。”

“按照国际公约,限制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导弹出口,而国际上现今已经有不少国家正在询问我国关于191出口版本的事宜。”

“可能有些国家的人会问,750毫米不是导弹了吗(带口音版)?射程达到了480千米,竟然还不是导弹?命中精度小于30米,不是妥妥的精确制导巡航导弹吗?”

“不,他是火箭炮。国际上禁售的是导弹,不是火箭炮。”

——“所以这就是传说中的薛定谔的导弹吗?”

——“橘子洲到神农架,笑死,这地理梗玩得妙啊”

一—“禁售导弹?不好意思,这是火箭炮”

一—“模组化设计,这波工业水平有点东西”

一—“国际公约:这届火箭炮不好管啊”

——“各种口径随意切换,这操作也太灵活了”

一—“看到最后一句,我懂了,都懂了”

大明位面。

明成祖朱棣立于天幕前。姚广孝和解缙恭立两侧。

这位靖难功成的帝王目光凌厉。看着天幕上展示的内容。

朱棣突然冷笑一声。

“四百八十里射程?当年攻打南京城时,要是有这火箭炮,何需围城月余”

姚广孝轻声回应。

“陛下说得是。这火箭比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的佛郎机炮强太多了。”朱棣听到郑和的名字。

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倒不是因为火器的威力。

而是这模组化设计勾起了他的兴趣。当年建造宝船时。

他就强调过要讲究灵活多变。解缙看出皇帝的心思。

“陛下,您看这火箭炮能装四种不同的火箭,比当年您率军南下时的行军布阵还要灵活。朱棣负手而立。

眼中精光闪动。

当年他打仗时就最爱出其不意。

没想到后世的火器也讲究这么多变化。一边想着。

一边扫视着天幕上飘过的弹幕。竟看得津津有味。

“这些人倒是聪明,知道钻公约的空子。”朱棣咪起眼睛。

“说是火箭炮,实则威力不输导弹。”姚广孝捋须笑道。

“正如当年陛下挂着靖难的名义,实则···”话未说完。

朱棣瞪了他一眼。但嘴角却微微上扬。这老和尚。

还是一如既往的伶牙俐齿。“三十米的精度···”

朱棣越看越是入神。

“若是在土木堡有这等火器,鞑子还敢来犯?”这句话说完。

他自己先愣了一下。随即摇头苦笑。解缙见状。转移话题道。

“陛下,您看这兵器工业集团,倒是和当年您建的军器监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棣点点头。

继续观看天幕。

这位驰骋沙场的帝王。

此刻倒像个热衷新奇事物的少年。时而点头赞许。

时而若有所思。

殿内的气氛渐渐轻松起来。

只听见他们三人不时的议论声。

和天幕上此起彼伏的弹幕。

大汉位面。

汉武帝刘彻凝视着天幕。司马相如和张赛站在一旁。

刘彻的眼神十分专注,不时轻叩龙椅扶手。

“四百八十里···这比辽东到长安还远。”刘彻忽然笑了。

“我倒想问问东方朔,这算不算是仙人之术?”张骞看着天幕上闪过的弹幕。

回道。

“陛下,这可比当年微臣出使西域时见过的任何奇器都要精妙。”刘彻站起身来。

“朕倒是觉得有趣。这些后人,竟然玩起了文字游戏。说是火箭炮,实则比神臂弩还要厉害千百倍。”

司马相如正要开口。刘彻却陷入沉思。

当年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他曾派人遍访方士。如今看来。

后人追求的不是长生。

而是让华夏永世不衰的力量。

“陛下可还记得霍去病破匈奴时的场景?”张骞提起往事。

“若是有这等火器,何须将士冒着风雪跋涉千里。”刘彻摆手打断。

“去病若在天有灵,怕是要说我们太过依赖这些器械了。不过···”他露出玩味的笑容。

“朕倒是想看看,这火箭若是落在贰师城外,匈奴人会作何感想。”“陛下说笑了。”

司马相如道。

“这等利器,恐怕连上林苑的铸币官都要叹为观止。”刘彻听罢。

目光又转向天幕上那些戏谑的弹幕。这些后人的才智。

倒是让他想起了淮南王刘安。那些寻仙问道的方士。

怕是做梦也想不到。

真正的神通就藏在这些精巧的机械之中。殿内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

连总是板着脸的张骞都被那些诙谐的弹幕逗笑了。大家看着科技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