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50章 杀鸡儆猴,直击干碎西门子!杨广感慨:高明!

“part4.走了就别回来!”

“先介绍下本次谈判的主角们。外方:得国西门子、枫叶国庞巴迪、发国阿尔斯通,以及包括川崎重工在内的六家倭国企业组成的倭国企业联合体。”

“龙方:南车集团的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北车集团的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谈判还未开始庞巴迪就晋级了,不是因为他技术水平高,而是因为早在1990年就己

经跟南车四方成立了合资公司,根本不用为资格担心。本来在这四个里面,它的业务水平就是最差的。没想到直接躺赢。保送下一轮。”

“另外三家外企争夺两家龙国企业。北车首选得国西门子,南车首选倭国大联合。阿尔斯通比较尴尬,脚踏两条船。”

“南车跟倭国谈判比较艰难,由于对方十多家企业联合,其中任何一家有异议,谈判就很难进行。”

“双方你来我往,谈判最艰苦的时候竟然连续谈了三天三夜。谈判人员说着对方突然不回应,原来翻译坐在那里睡着了。我方谈判人员透过揣摩对方心理,见招拆招,牢牢把主动权握在手里。”

“一次双方围绕一个细节展开辩论,谁也不肯让步。一个倭国代表直接起身想要离开,威胁要退出谈判,意在给龙国施压。就跟买衣服砍价一个道理。”

“谁知龙方代表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杯子一摔,表示对方今天走出这个门就不要回来。强硬气势一下子震住了倭国人,对方尴尬的笑笑走回了座位。”

一一“躺赢选手庞巴迪已加入聊天室”

一—“发国传统艺能之脚踏两条船”

——“这气势,赢麻了属于是”

一—“摔杯为号,打出gg”

——“龙国代表:让我康康谁敢走?”

——“不愧是商战教科书,我直接跪了”大清位面。

康熙皇帝注视着天幕。

嘴角渐渐547浮现一丝笑意。

作为一个曾力主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的帝王。他对这种谈判手段格外欣赏。

索额图忍不住感叹。

“陛下,这龙国官员倒是有几分当年您力挫俄国使臣谢列梅特的气概。”

康熙轻抚御案。

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这倭国商人还当真是天真,以为用这种伎俩就能让龙国屈服,简直可笑。朕当年在尼布楚谈判时,可不是这般软弱。”

明珠附和道。

“这些外邦商人怕是没想到,龙国官员竟敢如此强势。”康熙大笑。

“竟连翻译都累得睡着了。三天三夜的谈判,倒是比朕当年跟葛尔丹周旋还要激烈。”徐干学道。

“陛下,这些商人为了利益,怕是要争得头破血流了。”康熙点点头。

“这些龙国官员倒是有几分血性,一个摔杯子就把倭国人唬住了。”

“不过这庞巴迪倒是个聪明人,早早就布局,现在才能安稳坐收渔利。”索额图又道。

“这些外邦商人,怕是想不到龙国的胃口这么大。一次就要买这么多铁车,确实让人眼红康熙站起身来。

负手而立。

他要看看这些商人最后谁能笑到最后。这场较量。

比朕当年跟鳌拜斗智斗勇还要有趣。徐干学笑道。

“依臣看来,这些外邦商人已是上了龙国的套,现在想抽身都难了。”康熙微微颔首。

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且看这些商人如何表演。这场戏,怕是还有的看。”大宋位面。

宋高宗赵构望着天幕。

不禁想起当年自己南迁时的窘境。

如今看到后世子民竟能在谈判桌上如此强势。心中既是惊讶又是欣慰。

“张相,你看这后世子民,倒是有几分咱们大宋朝廷的风骨。”张浚拱手道。

“陛下,这些商贾比金人还要贪婪,为了利益连祖传技艺都要献出来。”赵构轻叹一声。

“可惜当年我大宋没有这般气魄,不然也不至于被金人逼得南迁。”

汪伯彦也插话道。

“这哪里是什么谈判,分明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赵构却笑了。

“这些后世人倒是聪明,三家抢两个名额,自然斗得你死我活。”

“那个早早下手的庞巴迪,倒是有几分商贾的精明。”

“瞧这些夷人还想讲价还价,殊不知已经被人家算计得死死的。”

“摔杯子的那一下,当真是解气。”

赵构难掩兴奋之色。

“比当年朕对付金人的使臣还要痛快。”

秦桧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道这后世人行事之果决。

连他也自叹不如。

“秦爱卿可有高见?”赵构问道。

秦桧微微躬身。

“只怕这些商贾还不知道,他们已经成了案板上的鱼肉。”赵构捻须大笑。

“这局势比当年朕在临安城布局还要精妙。倒要看看这些商贾如何出这个局。”殿内众臣也都露出会心的笑容。

这场谈判比大宋任何一场外交都要精彩。明明是和气生财的买卖。

却打出了兵不血刃的战役气势。

“与侵国人的难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尔斯通的谈判代表,发国人对于我方提出的条件不但全盘接受,那价格更是低的让人心疼。”

“首先相较于倭国企业和西门子,阿尔斯通的技术逊色很多,真要竞争来根本比不过。其次,阿尔斯通此时正处于经营困难时期,甚至刚刚申请了破产保护,急需一笔大订单来救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阿尔斯通的核心技术属于动力集中型的列车技术,前面说过本次招标铁道部追求的是动力分散型的列车技术。”

“为了满足龙国招标条件,阿尔斯通拿出了sm3型动车组,但该款动车成熟度和稳定性都比较差。尽管阿尔斯通如此谦卑,谈判的专家还是对他们的技术有些嫌弃。之所以谈下去也是为了给得国和倭国施压。”

“得国人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他们来龙国前搜集了各种资料并得出结论,他们的产品才是铁道部最中意的目标。”

“因此有恃无恐的得国人开始膨胀,给出的报价依然是之前的天价。并且在谈判桌上非常强硬,半步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