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22岁统一北方,完美封建帝王!比演义还精彩!(第2页)
“李渊气的头都绿了,下令召见两位皇子。次日李二在玄武门撞见两位皇子。李元吉心虚搭弓射向秦王,三箭未中。李二反手一箭就射死了太子。”
“诛杀兄弟后,李二的坐骑受惊,带着他跑进树林摔下了马。李元吉看中机会,冲上前去就要勒死他,却被赶来的尉迟恭一箭射死。”
“得知玄武门发生兵变,太子和元吉手下的两千党羽冲往玄武门展开混战。尉迟恭拿起两位皇子的人头,吓得这帮人马四散奔逃。”
“李二借口担心李渊受惊,让尉迟恭去给李渊当警卫,实则是将父亲软禁。李渊正在湖里划船,看见尉迟恭手持长矛,浑身是血,手里还提着两颗人头,预感今天要完。”
“可尉迟恭并未动粗,只是告诉他太子和齐王造反,秦王杀了他们,劝李渊立秦王为太子李渊马上回应这就是自己所想。三天后李渊立秦王李二为皇太子。”
“李二武德年间不讲武德,吓得李渊几天都不安宁。再不挪屁股就要变先皇了,干脆颁布诏书先给自己封了个太上皇。”
“两个月后他又苦劝李二,皇帝这行水太深,爹年纪大了把握不住,还是你来吧。可李二却严词拒绝,第二天李渊又苦苦相劝,李二只好勉为其难答应了他。”
——“画面逐渐从历史剧变成宫斗剧···”
——“史书:这一切都是和平交接。弹幕:我们都懂的,都懂的”——“李二:我不想当太子。李渊:不,你想。”
——“李渊:皇位太重了,儿啊,接手吧。李二:不要。李渊:求你了。李二:好吧。”——“讲道理,李二这么能打,送匹烈马想摔死他,这不是给他送装备吗?”
——“玄武门外箭法对决:李元吉三射未果vs李二一发入魂。”一—“李渊:今天的船怎么划得这么慌张。”
大唐位面。李渊端坐在案前。面色阴晴不定。
李建成、李二和李元吉三兄弟分立两侧。各自神情复杂。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这天幕上都是些什么胡言乱语!”李建成先打破沉默。
声音中带着几分慌乱。
“父皇明鉴,儿臣岂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李二冷眼看着天幕。
嘴角微微上扬。
他倒要看看这后人如何描绘这事。李元吉坐立不安。
时不时偷瞄李建成和李二。额头己见汗珠。
这天幕怎地如此邪门。
竟将未来之事都能显现。
“荒谬!”
李渊猛地拍案而起。
“朕的儿子怎会自相残杀!还说什么软禁朕,简直是无稽之谈!”
李建成连忙附和。
“正是,父皇英明。这天幕定是妖人所为,故意挑拨离间。”
“这些不像汉字的文字是何意?”
李二突然开口。目光依然盯着天幕。
“还有这弹幕,说话倒是有趣。”
李元吉看着画面中自己的结局。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
暗自思忖要不要先下手为强。李渊注意到儿子们的异样。心中暗叹。
这天幕当真是可恨。好好的一家人。现在都疑神疑鬼。“父皇。”李二忽然起身。
“儿臣觉得这天幕说得不无道理。”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
李建成和李元吉同时站起。手已按在佩剑上。
李渊也猛地转头看向李二。
“您确实该享享清福了。”
李二微微一笑。
“不如···”“住口!”
李渊厉声打断。
“都给朕退下!”
三兄弟行礼退出。
各怀心思。
大明位面。
崇祯坐在御案前神情凝重。周围大臣们个个噤若寒蝉。“真是好手段。”崇祯目光如炬。
“这李家兄弟,演的一出好戏啊。魏忠贤小心瞥了眼皇帝。
试探着开口。
“皇上,这玄武门之变......”
“朕知道你要说什么。崇祯打断道。
“李二确实有才,但这等夺嫡手段,实在是一旁的袁崇焕却道
“陛下,臣倒觉得此事另有深意。天下大乱之时,太子与齐王不思为国,反倒结党营私秦王起兵诛乱,也是无可奈何。
“陛下,臣观这段史实,倒觉得李渊处置得当。身为人君,有时顺势而为,未必是坏事。”
温体仁忍不住进言。
崇祯目光一凛。
“温卿是说,朕该向李渊学习?”殿内气氛顿时紧张。
温体仁忙道:“臣不敢。只是感叹李渊识时务,才有贞观盛世。”“盛世··”
崇祯轻声重复这个词。眼中闪过一丝苦涩
“可朕这大明,却是内忧外患。李二尚目能以五百骑破五千敌,朕的将士却连区区流寇都剿不清。”
王承恩躬身道:“陛下勿忧,只要...”
“行了。”
崇祯摆摆手
“这天幕倒是有意思。朕倒要多看看这贞观之治是如何开创的。也许··”只是无人敢说。
大唐与大明的情况。
到底有多么不同。
那盛世的希望。
恐怕只能留在天幕中了。
“公元626年八月初九,李渊禅位李二,李二改武德为贞观。”
“当了皇帝的李二也并不独断专行,文武百官争相上谏,光是魏征就上奏两百多条。连隋炀帝时期在朝堂上摸鱼的滚刀肉封德彝,在他手下也变得能言善谏。”
“李二远征高句丽时俘杀二十余万人,因天气转凉没有准备冬季作战,选择保全手下将士,放弃了丰功伟业。”
“可这样惜民爱兵的举措,却在泡菜国电影中被他们描述成一箭射瞎了唐太宗,唐军被大韩吓退,原来泡菜国的历史书真的可以随便编。”
“唐初连年战火,人口数量锐减。李二鼓励寡妇再嫁,自己就作为表率娶了几个,其中还有嫁过几次的萧皇后。因陪伴过六位皇帝,人送外号“六位帝皇玩”。”
“李二还下令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死刑必须上报朝廷。在整个贞观年间,全国被判死刑的才29人。贞观6年死刑犯较多,李二让他们全部回家安顿后事,第二年秋季再来受刑。”
“结果死刑犯们如期而至,无一人逃亡。太宗大喜,下令大赦。”
“人常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唐太宗却主张万民平等。被他征服的可汗都允许带武器上殿,叫太宗一声天可汗。他还在战场上用嘴帮突厥将领吸出箭伤脓血,感动14名可汗。”
“在他及后世的统治下,国家逐步走向巅峰。盛唐版图巅峰时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
“公元649年,千古一帝唐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勇冠三军的李二却因善于治国,被谥号为文皇帝。他满足了人们对完关封建帝王的一切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