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32章 巫蛊之祸,皇二代的宫斗修罗场!刘彻傻眼:朕要未雨绸缪!(第2页)

“这其实是所有农民起义面临的共同困境。只是你别忘了,宗教除了可以被反抗者用来煽动群众,还可以被统治者用来麻痺群众。”

“它具有天然的约束人性的色彩,黄巾军的八州三十六方制、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德国农民起义的禁欲主义风气都是例子。”

“恩格斯评价道:“这种严格的禁欲主义风气,一方面是要面对着统治阶级树立起斯巴达克式的严格平等原则,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必经阶段。如果不经过这个阶段,社会的最下层是决不能发动起来的。””

“就这样,你借助宗教戒律和道德说教,使信徒暂时建立起了那么一点组织性、纪律性和战斗性。”

“准备齐全,民心可用,是时候起义了。”

“恰巧今年饥荒,你振臂一呼:“打土豪,分田地!等贵贱,均贫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从小组长到教主,这职场晋升也太快了吧!”

——“管理学难题:如何让十万个刺头愿意听你的?”

——“笑死,这不就是龙国特色原始puA吗?”

——“什么叫专业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导师恩格斯亲自点评好吧”

——“禁欲主义:这能让我的教众更有精神!(狗头)”

——“感觉自己仿佛在看某农民起义创业教学影片···”

大清位面。

“弘历,你且来看这个。”康熙招来弘历。

“这管理之道,倒是有几分意思。”弘历垂首答道。

“确实有趣。不过孩儿觉得,这人说到底还是没有真本事,竟要靠宗教来约束人心。”

康熙捋着胡须笑道。

“你这就想得太浅了。朕治理天下这些年,深知宗教之于统治的妙用。”“治理之道,无论是用于造反,还是用于统治,其实都是相通的。”

“这光幕中虽说的是造反之事,但那些约束人心的法子,朕这些年何尝不是在用?只不过朕用得更高明些罢了。”

从一个小组长成长为统领数十万人的领袖。康熙暗自思忖。

这倒是有几分像当年自己少年称帝时的处境。不过自己那时可是真有治国之才。

而不是靠什么宗教那一套。“对了。”

康熙突然问道。“什么是小组长?”弘历一时语塞。

也不知该如何解释这个新奇的词汇。大汉位面。

刘彻转头对着张汤道。

“倒是个有趣的东西,这造反也要讲理论指导了。”

张汤躬身答道。

“此人借宗教之名行管理之实,倒是颇具心机。”刘彻捋须沉思。

“这人用宗教约束民心,倒是写那些招摇撞骗的方士有几分相似。”

“朕这些年来追求长生,广纳方士,其实何尝不是在利用这种手段安抚百姓?”

“不过朕是为了巩固统治,这人却是想要造反。”

刘彻突然想到什么开口问道。“你们说这人最后能成事么?

殿中众臣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答。

毕竟谁都知道,在这位雄才大略却又多疑的帝王面前,这等问题可不好随意回答。

刘彻轻笑。

“也罢,且看这光幕后面还有什么有趣的内容。

“朕倒要看看,这个借宗教来造反的人,最后会落得个什么下场。”

“农民起义part.02朝廷对策,揭竿而起。”

“正如单方面恋爱是舔狗,双向奔赴才算成功。想要发动一场成功的农民起义,不求神样的队友,但求猪一样的对手。”

“是的崇祯,我骂的就是你。”

大明位面。

熹宗朱由校正在御花园里研究如何给鸟笼镀金。看到这光幕立刻怒气冲天地对着身旁太监道。“快宣我儿由检来!”

等崇祯急匆匆赶到。熹宗指着光幕。

“看看,你被后世的人骂成什么样了!这是要拿你当典型反面教材啊!”崇祯一脸郁闷。

“父皇,这事儿还没发生呢,您怎么现在就开始数落儿子了?”

“朕早就看出来了,你这性子,迟早要被人拿来当教科书式的反面典型。”

“你看看,人家造反还专门点名道姓说你是猪一样的对手,这让朕的脸往哪搁?”崇祯委屈巴巴。

“父皇,您老还是先管管您自己吧。您这一天到晚研究鸟笼子,朝政还不是得儿子来收。”

熹宗瞪眼。

“怎么?你这是嫌弃父皇只知道玩物丧志?”

“好歹朕还懂得及时行乐,你倒好,整天愁眉苦脸,最后连反派都不愿意跟你多打几个回合,直接骂你是猪队友。”

崇祯欲言又止。

“父皇,这光幕怎么一说起农民起义,就拿儿子打比方啊?”熹宗突然严肃。

“这说明你以后当皇帝怕是要倒大霉。朕觉得吧,你要不就别当这个皇帝了,让朕再多活几年?”

崇祯连忙摇头。

“算了吧,您还是继续研究您的鸟笼子去吧。”这时光幕又有了新的内容。

父子俩赶紧凑上前去。

生怕错过什么新的精彩内容。

“农民起义的火焰刚刚点燃,你非常担心强大的朝廷会迅速派遣精兵强将将自己镇压。所以接下来我们转换一下视角,看看此时的封建政府如何应对。”

“相信臃肿的国家机器运转得一定非常灵敏,腐朽的上下管院一定视你为大患,醉生梦死的皇帝一定会非常焦虑··吧。”

“用赵构的钩子想也知道不可能,我们挨个说。皮”

“地方官员唯恐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担心朝廷追究责任遭到严厉制裁,又幻想来年秋收以后饥寒交迫的农民会自动解散回乡。”

“于是他们采取了掩耳盗铃的鸵鸟战术,禁止各府县报告“叛乱”的讯息。”

“不统计民变=没有民变=形势一片向好=赢”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在你们的影响下全国各地都涌现出新的起义。农民起义的声势越发高涨。”

“地方官只好硬着头皮向朝廷报告,但在兵部前来核查时地方官又发动了传统艺能:踢皮球。”

“耗时数月,详细资讯终于传到了中央。这下总能引起皇帝、宰相、大将军的重视了吧?”